馬總統與馬主席

洛杉基

最近在立法院發生了一出引起公憤的<會計法修正案>烏龍事件。兩黨立委爲了讓特定人士除罪,置攸關國計民生的立法大事不顧,偷偷的閉門協商、大搞暗度陳倉爛戲。毫不意外地,道歉成習的馬總統立刻鞠躬如儀,向人民道歉。

許多民衆不能諒解,這立法烏龍事件,與總統何關,爲甚麼要總統出面道歉? 殊不知馬總統的另一個身分是黨主席,他必須要爲那羣與反對黨同流合污黨籍立委向人民道歉,以示負責。就像不太習慣於道歉的民進黨蘇主席,爲了這個烏龍事件也只好勉爲其難地彎腰道歉以示負責,免得被黨內外反對派羣起攻訐

如果就事論事,這個修法案尚未呈報總統頒佈實施,馬總統實在不需要對這個未背書的法案負責。但是身爲國民黨主席,就得爲黨籍立委的脫序演出道歉。

這事正好體現了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 身兼黨主席的馬總統,在主席與總統兩種身分之間如何拿捏? 何者優先? 已經產生了立場上的衝突

如果把國家利益置於黨派利益之上,那麼站在總統的高度,就必須學習今年美國巴馬總統因爲參議院未能通過<槍枝管制法> 而怒斥參議院說:「這是華府最可恥的一天!」那樣,也痛斥立法院「可恥!」

我們都知道,2008年馬英九剛當選總統時,本來不願接受黨主席的位置。講究憲政分際的他,只想站在第二線,後來因礙於民意的壓力,稱選他當總統就是希望他站出來當領頭羊不能躲在後面,他被罵到臭頭,才跳到第一線來。風水輪流轉,五年後又有民意反對馬主席出來競選黨主席。馬總統兼或不兼任黨主席,似乎都有人批評。

以美國爲例,民主共和兩黨的黨主席,最大的作用恐怕只是在選舉時出來募款及推舉候選人,平時幾乎無人會記得黨主席是誰。在臺灣就不一樣了,黨主席成了權柄的象徵,當總統又能當主席,才能黨政一把抓,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如果馬總統此後不再兼任黨主席,就可以放膽地進行政府組織改造,不用擔心公務員反彈;也就能夠堅持核四完工,不用擔心反核團體唱反調;也就敢大膽開徵證所稅與奢侈稅,不怕財團反撲。反之,如果有選票考量,就會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馬總統如果希望在歷史上留名,就不能過分顧慮到黨的利益與黨的選票。

馬總統每日國是倥傯、南北奔波,忙到開會都會忍不住打瞌睡,結果不但民調低迷,國家競爭力下滑,連投資金額亞洲國家中幾乎墊底。 如此成績,還要勉強自己去擔任黨主席職務,恐怕兩樣工作都做不好。

或許馬總統該重新考慮他當初憲政分際的主張,不再兼任黨主席,將所有的精力專注於如何扭轉日漸衰弱的國家競爭力、改善兩岸關係、政府組織改造與縮小社會貧富差距。至於與總統業務及政績無關的黨務,就讓有能力駕馭黨籍立委及三教九流黨員大內高手去擔任黨主席吧。

作者洛杉基,北市,博,專業經理人。簡介表示,他出生於臺灣北部漁村,留美博士,曾旅居美國、中國,現長住臺北市。如蒙轉載、剪貼,需事先徵求作者同意。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