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里夫柴賽金獎 誤打誤撞彈鋼琴
2015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馬斯里夫來臺記者見面會。馬斯里夫現場陶醉演出。(陳信翰攝)
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金獎得主馬斯里夫(Dmitry Masleev)首次來臺,今、明兩日在臺北、臺南舉行音樂會,首場「鋼琴協奏曲之夜」即安排兩首重量級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和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將與臺灣指揮家林勤超、NSO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大家不知道,其實在彈琴之外,我還有個小小的興趣是演話劇,但現在很忙,不可能再演戲了!」現年28歲的馬斯里夫,外在冷酷、內心溫熱,昨(6)日抵臺記者會,現場聚集不少粉絲、音樂系學生,爭相目睹大賽金獎得主。面對學子諸多提問,馬斯里夫帶着笑容,明快而俐落的簡短回答。私底下他是個靦腆的大男孩,但一彈起琴來,馬上展現爆發力,用音樂感染現場民衆。
「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等俄國音樂家,都是俄國人的精神指標,這次演奏的兩首鋼琴協奏曲,觀衆所聽見的優美旋律,不只是好聽而已,還有深刻的情感表達。」
俄式音樂情感表達
馬斯里夫去年拿下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金獎,獲得俄國指揮大師葛濟夫讚譽。他表示,自小對俄國音樂情有獨鍾,在贏得金獎之後,除了開啓世界巡演機會,也更加有機會爲各國聽衆演奏俄國音樂家作品。
「在俄國大多數的小朋友都會學音樂,我原本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手風琴,另一個是鋼琴,當時個子太小了,拿不動手風琴,只好彈琴,一切都是誤打誤撞,完全沒想到彈琴會變成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好幸運。」
分享參賽心路歷程
馬斯里夫自小展露高度音樂天份,他出生於俄國烏蘭烏德市(Ulan-Ude),8歲學琴,10歲舉辦獨奏會。在2006年至2014年間就讀莫斯科音樂院,師承米哈伊爾‧佩圖霍夫(Mikhail Petukhov),馬斯里夫表示:「由於我是個安靜的人,我老師擅長用說故事的方法上課,讓我受益良多。」
馬斯里夫的「鋼琴協奏曲之夜」,今(7日)晚在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行,明(8)日到臺南新營文化中心舉辦「音樂種子計劃在臺南」鋼琴獨奏會。音樂會結束,馬斯里夫也會與雲嘉南地區的音樂學子見面,分享他參與大賽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