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加強赴大陸農業投資審查

圖爲臺灣農業專家詹富翔(右)與貢井區四月陽光家庭農場負責人鍾玉淋交流種植技術。(中新社

對於大陸昨對臺提出《農林22條措施》,農委會陸委會皆批評是:「名爲惠臺實則利中」,其目的磁吸臺灣農業人才、資本及技術,協助大陸振興鄉村、解決農業發展困境,並作爲對臺統戰手段。陸委會強調,將加強赴陸農業投資審查管理,農委會則指出,將滾動式檢討禁止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類農業產品項目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大陸近年因爲非洲豬瘟、秋行軍蟲以及洪患疫病天災,導致糧食安全出現危機,因此透過這次的《農林22條措施》只是要吸引臺灣人纔到對岸解決糧食問題。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臺灣的「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禁止類農業產品項目」總共有409項,而鳳梨產業就是其中之一,也有必要滾動式檢討調整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從鳳梨事件到中國自稱的「惠臺農林措施」等,皆可看出這是中國單方的刻意操作,更是企圖矮化臺灣,其相關補助、補貼措施也隱藏諸多風險,呼籲國人要有所警覺。至於外界擔憂的技術外流,陳駿季指出,技術是搭配品種,除非連品種都帶到大陸,否則從研究的角度來看,我方技術要調整到適合當地品種起碼也要2至3年。

陳駿季說,面對大陸的利多挖角,我方已針對核心農業技術做管制,所有參與研發的人員只要赴陸都要經過覈准試驗改良人員出國也要透過許可制,學術研究單位人員若涉及核心科技也視同管制人員。人員管制只針對公部門,一旦退休後就屬於一般人士,也不再歸屬管制名單內,選擇赴陸也無法可管。

陸委會強調,政府對於陸方片面所提對臺措施,將持續關注,並審慎研議應對方法。針對農產品品種及技術流失,將加強赴陸農業投資、種苗輸出、涉敏技術人員赴陸、兩岸農業合作之審查及管理,以維護臺灣農業及農民整體利益。提醒國人若擬利用《農林22條》赴大陸投資農林業或進行相關合作,應遵守《兩岸條例及相關規定,並注意相關風險,避免損及自身及臺灣農業利益。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這是大陸一貫的「養套殺」手法,一面拉攏,一面打壓,明顯是政治目的,這就是統戰的手法。

鍾佳濱認爲,任何惠臺政策都是要創造更多容易控制的管道,「套養殺」可以設定技術或是依賴等目的,過去大陸是採取偷技術,如果技術偷不成就挖人才,而現今大陸發展強大,對臺農業惠臺措施就是政治目的。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則表示,《農林22條措施》有不少是吸引臺灣農民及企業到大陸農鄉村參與農村建設、研發創新及技術服務。這很有可能是在對我農產技術人員招手,農委會應該密切注意我相關技術、品種及技術人員外流風險。

呂玉玲提醒,大陸對臺灣水果的寬鬆規定讓臺灣水果在大陸的價格很好,但是農民希望的是一個穩定的市場,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在產季宣佈停止進口對農民的傷害很大,《農林22條措施》對農民外銷吸引力不大,但是會吸引我農業赴陸投資,農委會必須密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