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大甲-先民的小鎮媽祖酥餅

酥餅」原爲大甲地區的訂婚喜餅,如果問起大甲當地人:「訂婚與拜媽祖用酥餅的習俗是從何而來?」多人回答:「咦?這是既有的習俗,並不知道源由耶。」

認識大甲小鎮,要先確定「大甲火車站」位置,出了車站,筆直的正前方「蔣公路」是座標X軸線(Y軸線就是順天路,搞清楚就不會迷路)。話說蔣公路是爲紀念鄭成功部將蔣毅庵而命名,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期間,曾發生臺聯候選人誤以爲路名是紀念蔣中正,強烈要求更名爲「媽祖路」烏龍事件。順着路往西,會看到大名鼎鼎的「鎮瀾宮媽祖廟的側面,難怪好事者要改名爲媽祖路。

早年此地是平埔族卡斯族(Taokas)的大本營漢人陸續遷移到這裡,習慣以「道卡斯」來稱呼本地,閩南語「大甲」便是由這譯音而來。漢人移入時間,約是永曆二十三年,1669年,明鄭部將劉國軒派遣副將駐守大甲鐵砧山實施屯墾。今大甲國中附近之「營盤口」及鐵砧山之劍井」,即爲當時屯墾留下來的遺蹟,國姓廟即建於此時。鎮瀾宮(大甲媽)則於雍正年間開始有了香火,乾隆卅五年,1770年改建,始稱天后宮,後來以媽祖能「鎮海安瀾」改稱鎮瀾宮。(位於順天路158號)

位於文武路116號的「文昌祠」(小鎮的重要古蹟),這是光緒年間所建立「義塾」建築,位於道光年間的「大甲城」西門(又稱觀海門)的「舊大甲街」西側。說說當年大甲城,應該說是個土堡,不過四座城門俱全,城內主要市街呈現十字型,其南北大道即是今天的順天路,當時稱爲「大街」,城內市街中心點,即是鎮瀾宮,座東朝西,那是媽祖眷顧的大海方向。

媽祖廟周邊有甚多小吃香客多,食客衆,我也來湊熱鬧。官方旅遊指南聲稱「大甲三寶」:大甲媽祖、大甲帽席、大甲奶油酥餅。酥餅?我打開史料研究酥餅的故事:

大甲小鎮以「裕珍馨」、「明香珍」等爲當地知名奶油酥業者。「酥餅」原爲大甲地區的訂婚喜餅,早期以「豬油」製成,現在多改爲奶油。如果,問起大甲當地人:「訂婚與拜媽祖用酥餅的習俗是從何而來?」多人回答:「咦?這是既有的習俗,並不知道源由耶。」

這個關聯,從先民渡過「黑水溝」的時代說起,以木船航渡臺灣海峽的危險層度,有俗語:「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爲證,所以,戰戰兢兢的先民爲了求心安渡海之前,人們就會帶着「閩式燒餅」去拜媽祖、求媽祖保佑一帆風順,行舟平安。這些祭品,在航程途中成了撫慰的糧食,「拜酥餅有庇佑、吃酥餅保平安」。

所謂「閩式燒餅」,就是異於北方燒餅(餅皮上多有芝麻)的「甜味薄餅」,人們以豬油加麪粉做成油酥皮,包入麥芽糖當是內餡,再經過烘烤而成的多層次(因爲麪皮經過多次摺疊所致)薄餅,口感軟酥鬆脆,即使放涼了也不會變硬韌。而這閩式燒餅就是酥餅的前身,有了平安、祝福的含意,於是成了「臺中海線的鄉鎮們」的吉祥傳統點心,甚至成爲指定的訂婚喜餅選項。當時的婚嫁習俗,訂婚時,男方通常都必須送給女方「酥餅與肉餅漢餅,南部人稱之大餅)」,女方將收到的酥餅祭拜神明、稟報祖先,再分贈給親戚好友饗食,接受祝福。這是大甲小鎮美麗的溫暖習俗,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