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率不到3%!政大「創新國際學院」今年首招400人搶破頭

▲創新國際學院印度籍副教授。(圖/政治大學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今年首招生,政大指出,雖僅招收10名本籍生及12名國際生,卻吸引近400名本籍生,以及來自東南亞東亞中東中南美洲等多國學生報考。其中,外籍生以東南亞學生佔七成最多,其次爲中南美洲。

創國學院院長杜文苓指出,創國學院爲政大第十個學院,致力培育全球視野、跨領域知識學習能力的菁英人才,並以「三創新」、「三國際」爲特色。「三創新」分別爲學程創新、整合創新、課程創新,「三國際」則爲國際招生、國際治理、國際連結。該院新生不論本籍外籍,均擁有優秀的第二外語專長,也不乏於數理統計資訊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及大衆傳播有優秀表現的學子

在學程創新方面,杜文苓說明,創國學院於大一大二不分系,大三再進行專業研討突破傳統專業領域限制。除着重實務性專題研究院生也須進行至少一學期的國際交換,使院生能借此與全球發展動態密切銜接。而整合創新方面,創新國際學院則作爲政大拓展國際化的基礎建設,讓創新國際學院作爲一個新品牌,爲政大對外開拓市場,最終的資源與各院系所共享。

▲政治大學創國學院院長杜文苓。(圖/記者崔至雲攝)

在課程創新方面,杜文苓進一步分析,內容橫跨全球治理、亞洲研究、資訊科技與創新,以議題導向的特色課程爲主,並設計中英文雙語課程,提供院生全球與亞洲區域視野。

此外,學院課程也連接跨校跨域教學資源,如「人類世界與地緣政治」課程將與臺北市立美術館雙年展結合,並與國際學者、橫跨五校師生合作。爲配合雙年展的活動,授課地點也會從校園內移動到與公衆互動的北美館。「全球衛生治理」課程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從公共衛生社會學法學傳播學的不同視角出發,反思全球衛生治理架構

杜文苓提到,創國學院目前已經與日本、韓國德國四川等地區的大學確定合作,未來將持續增加合作對象,達成「國際連結」的目標,並借重國內外姊妹校合作優勢,以達到培育學子掌握全球脈動的全方位國際治理人才的設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