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十一長假後資金歸隊 陸股可期

由於大陸十一長假消費數據十分亮眼,加上市場對於「十四五規劃」的憧憬,使得十一長假後A股表現強勢,後續因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控管好貨幣閘門」的談話,使得市場開始擔心貨幣政策轉向,引發獲利回吐,10月份滬深300以及創業板指數上漲2.4%以及3.1%。

然而,2020年大陸雙11節提早開跑,爲刺激消費,天貓雙11比往年多三天,11月1日到3日是第一波,11月11日爲第二波,首日就傳出成交額破人民幣(下同)1億元的銷售佳績,2020年雙11的銷售金額能否再創下驚人里程碑,值得樂觀期待。

宏觀數據來看,大陸官方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1.4,仍舊維持3月以來的復甦趨勢,其中新訂單以及新出口訂單仍維持高峰,顯示除了防疫物資的出口以外,大陸產品的競爭力提高帶動新訂單數據維持高點,9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成長13.5%,主要因爲政府債券發行連續兩個月處於高峰,其他經濟數據如9月份汽車出貨數據亮眼,帶動社會零售持續復甦。

易綱10月21日發表「貨幣政策須把好貨幣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的波動」的談話,引發市場擔心流動性收緊的疑慮。若觀察大陸從2008年以來三次貨幣政策的轉向,通常會看到經濟過熱導致通膨升高,或是人行發表貨幣政策轉向的言論

從9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分別爲1.7%與衰退2.1%來看,展望2021年,因爲生豬出欄逐漸增加,預估2021年上半年CPI短暫回升後,下半年將進入回落週期,通膨壓力並不高,而人行的發言認爲適度平滑宏觀槓桿率,主要是要透過GDP的成長去降低槓桿率,而不是直接降低槓桿金額,管控好總閘門則是將因應疫情的逆週期政策進行適度的退出,並非更改2019年以來的寬鬆政策。

10月下旬召開的中共第19屆五中全會,制定大陸2035年的遠景目標,第一點,希望人均GDP於2035年達到已開發國家約當2萬美元的水準。根據目前的水準換算,約當未來15年的複合成長率需要達到3%~4%水準。第二點,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強調科技創新以及綠色環境的重要性細節將於2021年3月「兩會」進行最終討論。

資金面來看,第一點,10月份的資金面相對於9月有所改善,主要因爲外資結束賣超且融資券額度有所改善,公募基金2020年前9月的發行規模已經超過上波牛市2015年前9月的數據,且偏股以及股票型基金的發行比重提高,持續看到大陸居民財富搬家的效應

第二點,螞蟻集團原定於11月5日在「A+H股」同步掛牌,但受到大陸最新的網貸政策影響,上市突然宣告暫緩。原本市場擔心大型IPO會分流市場資金,但

是因爲螞蟻集團戰略配售的比重相當高且需要鎖定一年,因此預估後續即使重新掛牌,對於資金分流的影響性相對降低。

大陸經濟目前微處於轉型的重要時刻,未來不論是在消費升級、工業躍進,或是生活品質的追求,都將是政策及趨勢發展重點之所在。此外,第三季季報整體A股獲利成長,消費產業如汽車獲利恢復成長,帶動主板的獲利由負翻正,建議佈局未來受惠於經濟復甦的週期產業及「十四五規劃」受惠的綠色能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