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安徽“家居一哥”的時間不多了

業內向來將廣東省視爲家居行業的大本營,在A股的家居上市公司中,廣東的企業佔比超過20%,歐派、顧家、索菲亞三家營收破百億的企業裡,廣東佔了兩家。

這些數據都意味着,外地家居企業想要在廣東市場“搶食”不是一件易事,但這家安徽企業卻偏向虎山行。

0 1

加碼華南

近期,志邦家居更新了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募資申報稿。公司計劃募集資金不超6.7億元,其中62%將用於清遠智能生產基地(一二期)建設項目(下稱“清遠智能項目”),對應投入金額約4.2億元。

清遠智能項目是被志邦家居寫進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點項目,公司在2021年完成了項目的簽約落地。按其所言,清遠智能項目可以擴大公司廚櫃、衣櫃產品的產能,在良好的市場前景和效益預期下,新增產能可以得到較好的消化。

這一動作暴露了志邦家居對華南市場的深耕決心。

早在2019年,志邦家居就成立了廣東志邦,後又在2021年成立了清遠志邦,後者擁有一塊證載面積將近12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這宗地大概率就是用於建造清遠智能項目,目前處於被抵押的狀態。

一個問題是,雖然將加碼華南市場提上日程,但從上述兩家子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志邦家居在華南市場不算吃得開。

2023年,廣東志邦、清遠志邦合共實現營收約1.06億元,不過兩家淨利潤皆爲虧損狀態,是八家境內全資子公司中最不掙錢的兩家,合共虧損974.75萬元,虧幅較上年有所收窄。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2021年年報中,志邦家居曾明確提到,華南市場增速在30%以上,2022年對於該區域的表述變爲“獲得不同程度的增長”,2023年則是“基本持平”。

這些表述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志邦家居在華南市場的不如意,深入大本營與包括歐派、索菲亞在內的龍頭企業“肉搏”,顯然沒有料想的容易。

0 2

銷售費用翻倍

華南市場之外,志邦家居對營收規模也有執念。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志邦家居官宣了“三年百億”的發展目標,如今進度來到最後一年,其距離百億仍有不小的差距。

2023年,志邦家居營收同比增長13.5%至61.16億元,若按此計算,要達到百億元,其2024年的營收同比增幅需要達到63.5%。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2017年上市那年,該公司創下了37.38%的營收同比增幅,此後該指標雖然一直保持增長,但增速起伏變動,再未超越過當年。

淨利潤增速表現同樣如此。去年,志邦家居的淨利潤爲5.95億元,創下新高,同比增速約10.76%,超過2022年,但不及此前。

這樣的營收、淨利潤轉化也意味着志邦家居的淨利率水平不高,爲9.73%。對比歐派、顧家、索菲亞來看,這三家的淨利率均超10%,其中歐派最高,爲13.28%,索菲亞11.34%,顧家家居10.5%。

銷售費用是吃掉利潤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其中的細分項廣告營銷費用。

2017年上市後,志邦家居頻繁與知名演員、主持人等合作,先後簽約了蔡康永、陳小春、楊爍、王耀慶等人爲品牌嘉賓,並在2019年簽約周杰倫爲品牌代言人。

這些動作加大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也直接助推了費用的增長。2017年,志邦家居的銷售費用爲2.93億元,該指標在2023年增長至8.9億元。

去年,由於廣宣費投入及銷售薪酬增長,志邦家居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了近7%,其中廣告裝飾費同比增長40%至2.13億元。

03

難解的應收款

有合作伙伴花錢,也有合作伙伴的錢“收不回來”。

近些年來,志邦家居與包括朗詩、藍光、陽光城、金地等在內的多家大型房企合作,這部分業務屬於大宗銷售模式中的一種,開發商採取按進度付款的方式進行貨款結算。

2023年,大宗銷售業務爲志邦家居帶來了超20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21.22%,營收佔比爲32.84%,是志邦家居的重要收入來源。而隨着開發商資金緊張,來自開發商客戶的應收賬款的收回風險加大。

截至2023年末,志邦家居應收賬款進一步攀升至2.25億元;另外合同資產也增至12.7億元,算上應收票據,這部分賬面價值佔營收的24.78%,佔同期資產總額的23.74%。

同期,公司前十大應收賬款(含合同資產)逾期客戶所涉及的逾期金額合共爲2.22億元,它們的逾期佔比達到39.17%。

另一方面,受開發商“爆雷”影響,不少客戶用樓盤項目抵債。截至2023年末,志邦家居工抵房相關抵債資產前十大樓盤的賬面餘額合計2.8億元,合共144套房源,佔工抵房相關抵債資產餘額的比例爲68.94%。

地產下行週期裡,這些房源成爲了志邦家居“甜蜜的負擔”,其表示會持續關注工抵房的建設進度,並加快推進工抵房的處置工作。2023年,志邦家居已銷售工抵房59 套,銷售套數佔比爲19.67%,已銷售工抵房的金額佔比爲15.89%。

對於這部分情況,記者向志邦家居溝通,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記者吳典

編輯孫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