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的老公和敗走中國的Esprit|隕落的商業巨頭EP10

林青霞老公和敗走中國的Esprit|隕落商業巨頭EP10(來源:清流

出品|清流Plus

作者|張生婷 主編|趙妍

清流Plus,資本是本故事書

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便宜兩塊五。大家好,我是雙十一規則一級退堂鼓選手清流君。此刻的清流君正在一邊聽着《川保久玲大戰山本耀司》來防止剁手,一邊追溯當年潮流品牌Esprit的無限風光

沒錯,本期《隕落的商業巨頭》,故事主角就是Esprit。很多年輕人或許對這個流行在港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品牌很陌生,但說到林青霞,相信你肯定不陌生,Esprit就是由林青霞的老公邢李原,帶到亞洲並發展壯大的。

我們都知道,在北半球,越往北,山脊北面的日照時間就越短,氣候也越寒冷嚴峻,對於登山運動來說,也更具有危險性和挑戰性。站在這個立意出發點,1966年,登山愛好者Doug與Kenneth在一次因爲器材不足登頂失敗後,在舊金山的一個小漁港創立了戶外運動品牌北面(the North Face)。1968年,北面開始品牌經營策略,並推出了全新品牌Esprit,瞄準的是年輕女性對於時尚和簡單款式服裝的需求。

善於發現並抓住機會的人,才能坐着都有落地桃子吃。1971年,21歲的邢李原跨入成衣業,在一家織造廠學做生意,也就是在這家工廠,他結識了北面創始人Doug。1972年,邢李原抓住這個機緣,成爲Esprit香港原料採購代理商,成立思捷遠東有限公司

但是,做代理商,說到底也只是“喝湯”,在險惡的市場上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經營自己的品牌才能吃上“肉”,才能做大做強、問鼎高峰。成爲代理商短短兩年後,邢李原就開始盤算吃“肉”。1974年,他和Esprit創辦人各出資一半,成立了香港分公司,拓展Esprit在亞洲地區的業務,開始在攀登人生巔峰的路上打怪升級。

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2000年,作爲中國內地和世界經濟溝通的橋樑之一,香港藉助改革開放的東風,經濟發展也是一路騰飛。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賺到機會財的邢李原,再次憑藉自己敏銳嗅覺聞到了“肉”味。

1981年,他在香港銅鑼灣開設了第一家Esprit零售店,這也是Esprit全球第一家零售店。之後,新加坡、中國臺灣和內地也相繼開設了零售店,把Esprit品牌帶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彼時的Esprit,可以說是美國精神小夥最喜歡的服飾品牌之一了,從這一點來看,邢李原已經站到了比美國Esprit還高的地方。

強者恆強。1993年,邢李原帶領Esprit亞洲的業務和資產在港交所上市;1995年開始,邢李原先後買下澳洲Esprit、歐洲Esprit,並更名爲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1996年,Esprit創辦人夫婦離婚之後,邢李原買下美國Esprit63%的股權,2002年回購了剩下的37%。至此,邢李原“一統大業”,完成國際化佈局。1998年年底,思捷環球在倫敦實現二次上市。

再回到亞洲業務來看,1992年,Esprit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1994年,得益於邢李原與林青霞結婚,Esprit屢次被新聞提起,張國榮陳百強也曾下場親自帶貨;1997年香港經濟在金融風暴中迎來凜冬,邢李原不僅減緩擴張速度,反而趁香港店面租金大跌,快速擴張,開了好幾家大型的Esprit品牌店。印證了前面說的,善於發現並抓住機會的人,才能坐着都有落地桃子吃。

依舊是1997年,思捷環球與華潤集團合資組建華潤思捷,在中國大陸開展Esprit品牌服裝的零售業務。據報道,Esprit是國內第一個實行VIP制度的品牌,也是第一個實行產品系列化陳列和使用靠牆高架貨架結構的品牌。昂首闊步挺進大陸市場的Esprit,不僅爲內地帶來了一陣時尚的春風,其創新管理模式也爲內地企業提供了新的品牌經營門道。

彼時,港派服飾潮流正在內地興起,再加上自帶美國和歐洲血統,被視爲時尚風向標的Esprit業績一路瘋漲,一時風光無限。可以說,Esprit當年行業稱雄的時候,還沒有Zara、H&M和優衣庫什麼事兒。

也正是因爲當時的中國市場,還沒有受到快時尚的搶食,而中國內地品牌也還在起步發展中,再加上電商也尚處於萌芽時期,給了Esprit行業稱雄的機會。2003年,邢李原以18億美元的身價首度登上《福布斯》全球10億美元富豪榜,名列第310名;2008年財年,思捷環球達到頂峰,收入超370億港元,純利64.5億港元,並創下逾1750億港元的港交所服飾股最高市值。

越過山丘,才發現懸崖把你等候。在2008年到達頂峰後,Esprit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就像《川保久玲大戰山本耀司》的歌詞——“永遠懷念興發街那間Esprit”,這個品牌稱王稱霸的風光逐漸伴着往事隨風而去。

那邢李原呢?不得不說,算盤還是要數邢老闆打得響。從2002年開始,邢李原就先後多次配售思捷股份。據此前報道,市場最開始對邢李原的減持還是持負面看法的,但由於此後思捷業績一路瘋漲,股價在邢李原持續減持下居然越配越高,甚至一度高達133元。2006年,邢李原先後辭掉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職位,繼續減持股份,公司也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到了2010年,邢李原拋光了自己的股份,連同以往多次減持,套現近214億元,乾淨利落地脫離思捷的利益關係。

公司掌門人隱退,加上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再加上快時尚品牌的來勢洶洶,被視爲時尚風向標的Esprit開始找不到方向了。病急亂投醫,2012年,歷來被模仿的Esprit開始回頭向後浪學習“Zara化”,急衝衝地加入了快時尚的轉型之路。不僅西瓜沒撿着,芝麻和玉米也都丟得一乾二淨。

時尚是一陣風,吹來吹去你看不懂。2018年,Esprit終於想起自己在時尚品牌上的驕傲,不再放縱,重新進行產品定位,強調Esprit不是快時尚,也不是廉價品牌。但大哥已經不當大哥好多年,Esprit已經被時尚市場邊緣化了,淨利潤一路跌跌不休,迴天乏力

2019財年數據顯示,思捷環球收入129億港元,其中亞太市場收入11億港元,僅爲巔峰期的不到四分之一。今年在疫情之下,各項數據更是醜到沒法看,在歐洲和北美市場的收入跌幅也達到了41%。

而從今年1月開始,Esprit的中國門店及品牌官網先後開始大規模的打折清庫存活動,其天貓旗艦店也從4月份開始加入打折陣營,並表示會員項目將於2020年5月31日終止,爲Esprit退出亞太市場奏響了前奏。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Esprit如此瀟灑地退出亞洲市場不是有點可惜嗎?

實際上,早在2019年12月,思捷環球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萬成資源,已經與慕尚集團達成協議,共同牽手在中國大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思捷環球公告顯示,中國業務過渡到合資經營模式預期於2020年6月30日完成,作爲過渡的一部分,思捷環球將關閉若干店鋪或者將餘下中國店鋪的資產轉讓予合資公司。這也就能解釋Esprit在中國的大撤退爲何能走得如此“絕情”。

但是,就在大家期待Esprit老樹發新芽的時候,7月30日,思捷環球單方面宣佈與慕尚集團終止合作,並申索5000萬元的違約賠償。對此,慕尚集團表示不接受思捷環球在函件中作出的任何指控。雙方的合作陷入迷霧。

風波還不止這一起。今年7月3日起,維他奶創辦人孫女羅琪茵從7月3日起大手增持思捷環球股份,持股比例此前由4.93%增至12.89%,成爲思捷環球最大股東。7月8日,羅琪茵便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提出罷免現任首席行政官和首席財務官的執行董事職務,上演了一出“逼宮”大戲。7月13日,思捷環球獲得羅琪茵場外增持1億股,增持後,羅琪茵持股比例從12.89%升至18.18%。

“逼宮”大戲後續如何上演還未可知,思捷環球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如何開展也不甚了了。而從思捷套現離場的邢李原,後續似乎並未再有其他動作,看起來是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