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宇專欄-挖礦熱潮下啓動電子零組件商機

近來最令投資人又愛又恨的,莫過於比特幣、以太幣等數位貨幣的急漲狂跌了,數位貨幣波動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結舌。以比特幣爲例,從2017年初1,100美元報價到年底漲到近2萬美元,近20倍的漲幅,卻也一夕之間豬羊變色,短短30個交易日跌到6,900美元,又在兩週之內,快速反彈到1萬美元以上,如雲霄飛車一般。

但多數投資人對數位貨幣只知道很熱門,卻不知門道是什麼?臺灣電子公司在數位貨幣產業裡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本次專欄,來談數位貨幣下的臺灣商機

近來引領風潮的比特幣,發展建構在零信任基礎上,主要運用公開金鑰架構(PKI)的公私金𬬭機制,對訊息進行非對稱式(Asymmetric Kye-Pair)加解密進行身分識別,以工作量證明(POW)演算法決定區塊鏈的存續,用點對點方式透過衆多節點(Node)傳輸,建構出的分散式系統,達到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目的,且確保網路節點資料一致性

比特幣的產生,是由解決一系列計算難題的POW機制來實現,即要求網路裝置計算能力在某個限值運算一定時間,參與處理區塊的用戶端可得到一定量新發行的比特幣,因過程類似挖礦,因此資料處理者爲礦工,資料處理活動稱爲挖礦,使用適當的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或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等電腦裝置挖礦的稱爲礦機,這類計算工作爲比特幣對等網路的正常運作提供了保障。

比特幣產生的規則爲每4年釋出量減半,2009~2012年每10分鐘可產出50枚,2013~2016年減半至25枚,預估至2040年上限2,100萬枚將全數釋出,因總髮行數量固定,加以駭客亦難更改每個比特幣訊息內容,造成交投熱絡價格飆漲。隨比特幣的蓬勃發展,也使其他虛擬數位貨幣交易及價格隨之上升。

根據Coinmarketcap報價網站資料,比特幣市值由2013年最高的138億美元大增至2017年最高的3,323億美元,增加23倍,不過佔目前整體數位貨幣總市值比重,則由2015年底的91.4%降至2017年底的38.6%,主因其他數位貨幣亦隨之蓬勃發展,例如第二大以太坊架構的以太幣市值比重由2015年底的3.1%拉高至2017年底的14.3%。

美國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去年12月10日已正式掛牌交易比特幣ETF,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隨即亦開辦期貨合約,但因比特幣的匿名制與去中心化,許多國家認定比特幣爲金融商品非屬貨幣,或擬立法嚴管;目前日德及印尼承認比特幣爲合法貨幣,其中又以日本的應用最爲積極;根據日本大型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lyer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支援比特幣支付的商家數約30萬家,佔全球支付量的50%。

比特幣除由交易平臺直接購買外,按釋出規則,2017~2020年每年仍有約260萬枚比特幣產生;但因每4年減半釋出,以及每次新的區塊鏈產生後爲計算新的雜湊值(Hash values),會調整困難指數設定的條件,使挖礦難度提升;爲求算力提高,礦機除已必備外更須隨之進化,由初期的用CPU挖礦進階到GPU卡,2017年起ASIC專機更被大量使用,但因演算法的設定限制,若專用於比特幣則無法用於以太坊的挖礦。

而VGA挖礦較無限制,同一張VGA除可對不同數位貨幣挖礦外,亦可應用於AR/VR、電競等領域,相對較有彈性;目前比特幣的挖礦難度提升,用VGA相對較不具效益,將轉向其他數位貨幣。

過往PC下游電子零組件營運主要仰賴全球PC需求爲主,但近年PC成長逐漸衰退,而挖礦熱潮則方興未艾,將持續帶動礦機需求,使VGA及ASIC相關廠商受惠;初期挖礦難度較低採VGA,可望推升VGA需求量,對主機板顯示卡廠營運具正面幫助,將帶動技嘉、微星等獲利成長;成熟期改採ASIC專業礦機,則有利臺積電、創意、智原業者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