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得歡迎中國「勇敢來臺出書」 否認審查出版品違憲

文化部李永得鼓勵在中國大陸不能出書的民間個人「勇敢來臺灣出書」。(圖/文化部)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中國大陸出版品在臺發行限制爭議未平,近更傳出有出版社認爲文化部玩兩面手法、扣紅帽子,質疑審查大陸出版品是違憲」,文化部長李永得今(18)日表示「這叫做抹黑」,強調鼓勵臺灣成爲世界華文出版的重心,因爲臺灣出版最自由,更鼓勵在中國大陸不能出書的民間或個人「勇敢到臺灣來出書」。

中國大陸童書《等爸爸回家內容引發爭議,先前遭民間檢舉,認爲書中的畫面情節過度爲中國宣傳美化疫情,文化部也以「未向文化部申請許可即在臺灣發行」爲由,限制不得發行,並通知通路全面下架回收,後續也引發中國大陸出版品在臺發行需「申請許可」以及修法等討論。

▲《等爸爸回家》繪本先前在臺發行引發爭議。(圖/翻攝自YouTube)

針對大陸出版品許可辦法不合時宜之處,李永得先前表示,將以「精準規範低度管理啓動修法,初步方向是以明確規範中國共產黨解放軍所屬的出版品,才需申請許可,其他民間、個人或團體的出版品一律可以免除申請。文化部將邀集出版公協會業者等,諮詢各界意見儘速研議修法。

李永得今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依據原本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7條規定,中國大陸進入臺灣的出版品都要經過「許可」,而「許可」可以解釋很多,換句話說要先向政府申請,之後才能夠許可,纔可以發行;而這條法令剛出在立法時,可能沒有想到如何執行,如果全部都要申請許可、審查,當然需要很大的工程人力,事實上可能做不到,所以過去30年一直都沒有執行。

他強調,是先前發生有中國大陸出版品被檢舉,文化部纔去瞭解、審查,透過程序方式下架,「但我想這也不是永久的辦法,所以會朝重新修訂的規範,做一個合理規劃」。

至於近來有人質疑,審查中國大陸出版品就是「違憲」,甚至有部分出版業者認爲文化部玩「兩面手法」、給他們扣紅帽子;李永得迴應,「這個叫做抹黑」。他鼓勵臺灣成爲世界華文出版的重心,「因爲臺灣出版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國家,任何臺灣人要出書,根本不需經過申請,也沒有任何審查」。

李永得進一步說,「我鼓勵臺灣出版社可以呼籲中國很多民間的個人,特別是在大陸不能出書的這些人,勇敢到臺灣來出書,讓臺灣成爲全世界出版最自由的所在。簡單講,假如你在中國被審查、被退回,或者是被修正到不符合你原本的原意的,歡迎你直接到臺灣來出書,臺灣絕對不會審查。」

至於「違憲」的說法,他也再次否認,因爲在憲法上,臺灣的大法官解釋就是規範「臺灣所有人民」,但臺灣人任何人要創作和出版,實際上都沒有受到限制。

目前在相關修法上,李永得表示會兼顧到各方意見,文化部也沒有辦法單獨去決定,「因爲這牽扯到兩岸關係政策,所以要跟相關單位做討論」,目前正進行草案跟相關單位討論,等到有比較具體的情況會再跟外界報告,初步預期恐怕要半年左右。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