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帶着無限期許出發

【畫中話節氣

史記·天官書》有云:“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立春,爲二十四節氣之首,標誌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充滿詩情畫意的春季。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立春猶寒,許多地方依舊一派冬日景象。正如吳冠中的《春雪》所描繪的那樣:春寒料峭,雪後初晴,山脈蜿蜒起伏,積雪覆蓋下的村落樹木錯落其間,顯得格外寧靜迷人畫家通過簡潔明快的筆觸,用富有韻律感墨線,率意灑脫的墨塊墨點,將雪山勾勒得壯美、肅穆。而紅、綠、黃等色彩的有機穿插,又爲茫茫雪景平添了一抹生機,雖是冬的景色但春的靈動氣息卻躍然紙上。

我國自古重農耕,到了漢代,迎春已成爲全國性禮儀制度。東漢時期漢明帝更是會於“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句芒”。春種秋收,立春不僅是一個古老的節氣,更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迎春、咬春、鞭春牛等皆是立春節氣的傳統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範揚的《鬧春》便生動展現了人民羣衆通過民俗文藝表演的形式喜迎春天的景象。鑼鼓喧天中,人們穿着喜慶,奮力揮舞紅綢,臉上洋溢着喜悅的笑容。一條條錦色長龍在人羣上方翻騰起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遠處,“中國夢 百姓夢”六個大字點出了老百姓對於幸福生活的無限嚮往。畫家細緻入微的刻畫使每一個人物都形神兼備,動感十足,極富感染力

“一年之計在於春”,人們都希望在春天求個好彩頭,因此,民間也有在立春節氣放鞭炮的習俗。劉金貴作品《立春》中,只見頭戴黃色帽子小童一手捂着耳朵,一手握着點燃的香,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湊近爆竹,另兩個小童則在一旁捂住雙耳,全神貫注地盯着他。紛紛揚揚的雪花飄然落下,孩子們卻渾然不知,只專注於這一場“調皮搗蛋”中。畫家用筆生動凝練,簡潔的構圖裡,寥寥數筆便喚起了我們兒時的歡樂回憶,讓人不由自主替畫中小童緊張起來,究竟,那一枚小小的紅爆竹響沒響呢?

“萬事亨通”“大地回春”“春滿乾坤滿門”……人們對於新的一年總有許多期許,馬海方的民俗畫《書春圖》便是一件描繪年俗場景佳作。這位老北京人的作品“京味兒”十足,其筆下的民俗畫不僅是藝術,更是對一座城市的記憶的生動再現。作品中,寫字先生將新年期許認真書於正丹紙上,圍觀的人們亦是專注非常,似乎堅信這一幅字寫好了,祝福便會成真,新的一年也能像這春聯的顏色一樣紅紅火火。

立春,歲之始也。寫春聯、燃爆竹、舞龍舞獅,都表達了人們對新一年到來的喜悅與祝福。立春後,一個風和日暖的季節緩步行來,冰雪消融田野鮮活,春江水暖,鶯飛草長,綿甜的陽光四散開來,正如這滿懷期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