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未上市訊息波動大 興櫃領軍突僵局

文/姜統掌

許多未上市公司獲利、股息都不錯,不輸給上市櫃的公司,其中的一些熱門標的值得投資人關注,不過不同產業風險不同,投資人宜睜大眼睛避開地雷股。

九月份對多數臺股的投資人而言,可說是個雞肋的月份,加權指數上攻到9303,低點8885,收盤9166點,盤勢上沖下洗,僅小漲九八點,成交值亦出現收縮。

惟,在此同時,非屬上市上櫃的未上市個股,則在訊息面和政策管制較少,成爲資金追捧的標的。

本期週刊針對未上市各族羣,除介紹市場的緣由,以及其巨觀差異,更分別提供興櫃個股上個月的漲跌幅排行前二十檔個股,以及未上市盤商交易的熱門個股,和近期興櫃重大訊息之公告。目前興櫃市場僅二百七十餘家,但,投資人可以看到超過十檔單月漲幅超過二成的個股,顯見相對上市個股的活躍性。

在跌幅排行亦不遑多讓,其中在十月三日終止興櫃的匯特,單月跌幅逾五成,更突顯此一市場個別公司巨大差異性。

臺股以上市上櫃爲一級交易市場

臺灣證券交易所民國五十一年開業,並採行集中交易市場制度,同時關閉原有的店頭市場。直至民國七十一年八月證券主管機關訂定「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管理辦法」,並於同年十月起恢復店頭市場。後來財政部基於便利中小企業籌資以及擴大證券市場規模之考量,便於民國七十六年初,指示當時的證券管理委員會加速規劃股票櫃檯買賣市場設立。首先在民國七十六年三月間委託證券商公會研商規劃股票店頭市場方案,並由證券商公會在七十七年初成立櫃臺買賣服務中心。於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正式成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以推動櫃檯買賣市場之發展。從此,我國的證券市場有一套包含集中市場與櫃檯買賣市場的完整體系。

未上市櫃整頓 興櫃股票成中間市場

至於管理未上市(櫃)股票的交易方面,早期未上市(櫃)股票的交易系透過盤商私下仲介交易,由於發行公司資訊不明,相關財務、業務資料不能即時公開;交易資訊也沒有客觀公正的揭示管道,成交資訊更是付之闕如,導致弊端叢生

爲解決上述問題,並將未上市(櫃)股票納入制度化管理,以保護投資大衆,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乃依當時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的指示研議未上市(櫃)股票交易制度方案,並於民國九十一年正式開始議價交易。新制股票名稱定名爲「興櫃股票」。發展至今,興櫃股票成爲上市或上櫃公司必要的一個階段。

依櫃買中心所言,爲提供發行公司於上櫃(市)前熟悉證券市場相關法規及提升公司知名度之機會,另亦提供上櫃(市)前股票之流動性及價格發現之機能,國內企業及未於其他交易所掛牌之外國企業於補辦公開發行後,向該中心申請登錄興櫃。

未上市個股訊息少 黃金鑽石多

公開發行與否差別在於該公司是否需要揭露月營收、半年報及年報…等財務數字,而未公開發行的公司只有在一年一度的股東會上會揭露去年度的財報,因此公開發行的公司在財務訊息的透明度上較未公開發行的公司來得高,但股價未必成正比,未上市公司的股價主要取決於該公司是否符合產業趨勢,以及是否在該產業上是高門檻,其他競爭對手難以超越,以﹁富田電機﹂爲例,正是該產業上的龍頭(電動馬達供應商),主要客戶爲特斯拉(也與諸多汽車業者有配合,TOYOTA、BMW、裕隆…等),去年獲利EPS11.35元,因此股價高達240元,更勝上市的同業。

再者,很多高獲利的未上市公司甚至不想上市櫃,附表的﹁光陽工業﹂就是一例,每年獲利高達二十幾億,由於政府規定一旦上市須要分散股權,講白話,賺的錢要分給外部股東,因此待在未上市,賺的都是自己的,沒上市的必要,尤其該公司又是產業龍頭,也不缺資金,更沒上市的誘因,故此該公司遲遲不肯上市櫃。

另一家老公司﹁南寶樹脂﹂亦是如此,年年獲利,甚至配發很好的股利股息,去年獲利EPS11元,今年配發4元現金、0.5元股票,不輸給上市櫃的很多公司。

產業面有別 小心未上市的地雷

不過另一產業生技股,就另當別論,無須高獲利,只看產品內容,只要是趨勢且有潛力,或有大人物站臺或背後撐腰,例如翁啓惠尹衍樑…等,就能享有高股價的待遇了。以上個月漲幅冠軍「天明製藥集團」來看,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製藥、銷售、檢驗、醫療軟體、臨牀診所等醫、產、檢、銷、資訊一貫化的中醫藥集團,成爲西藥之外的特殊族羣。

在落實醫藥品質,率先業界通過TAF認證實驗室ISO 17025及ISO 9001:2008、ISO 22000、HACCP等多項品質認證,並擁有核準藥品製造許可證共一八一一張,全臺第一。近期在消息面發佈,成爲生技業新亮點標的。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841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