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痛下決心,蔚來自斬一刀

一封全員信,裁員成了板上釘的事實。

今年4月,上海車展開幕前夕,李斌“戲”稱,如果接下來每個月銷量還是1萬輛的話,自己就得和秦力洪找工作去了

而如今,月銷破萬,找工作的將是被裁員的員工。

蔚來,一夜入冬。

“公司將減少10%左右的崗位,具體調整會在11月完成。”

據蔚來財報數據,截至2022年底,蔚來共有員工26763名。以10%的比例來計算,蔚來此次裁員或不低於——2600人。

如此大面積的裁員,正如信中所說,是“不得不做的艱難決定”。

今年10月,蔚來交付新車1.61萬輛,同比增長59.8%。而同時期,理想4.04萬輛,小鵬也破了2萬大關。就連零跑,也實現了1.8萬輛的銷量。

造車新勢力的老大哥,正在掉隊。

經歷4月、5月降至冰點的銷量,堅持“不降價”的蔚來,在6月宣佈全系新車降價3萬元。

於是,7月、8月,蔚來憑藉“月銷2萬輛”上演了一波強勢歸來。

然而,產品更迭把控失誤,缺乏爆款車型支撐,終是後繼無力。

今年前10個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2.6萬輛,剛過年度交付目標(24.5萬輛)的一半。

銷售疲軟也就算了,第二季度毛利率1.0%,淨虧損60.56億元,創季度新高。

今年上半年,淨虧損109.26億元,同比增長139.1%。半年虧損百億,蔚來一躍成爲國內虧損最高的車企。

再有錢也架不住這麼造啊。

更遑論中國車市內捲成風。卷價格、卷配置、卷技術、卷“後臺”……新舊勢力均來勢兇猛。

比亞迪、特斯拉遙遙領先,理想扭虧實現自我造血,大衆50億入股小鵬,零跑獲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百億戰投,問界在華爲的加持下一路狂飆,嵐圖、極氪背後傳統廠商帶來的成本優勢……

如此局面下,蔚來想要拿到下半場的入場券,第一要務就是活下去。

於是,李斌痛下決心,蔚來自斬一刀。

活下來這件事,蔚來是有經驗的。

2018年9月,蔚來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這是繼特斯拉後時隔八年,首家在美IPO的大型電動汽車製造商,於是蔚來有了“中國電動車赴美上市第一股”的美稱。

然而次年,蔚來便迎來至暗時刻。

這一年,蔚來常駐熱搜。補貼縮水、ES8自燃召回、股價暴跌、數次裁員、年虧百億……負面消息如雪花紛飛,坐等蔚來破產的不在少數。

以至於,李斌成了“2019年最慘的人”。

但蔚來挺過來了。

2020年,新能源汽車賽道火到“失控”,蔚來乘風而起。股價狂飆、月銷過萬、虧損縮減……

這一年,蔚來以4.3萬臺的年銷量,將“蔚小理”的名頭坐得實實的。

然而,這個造車新勢力中最早實現量產交付、月銷最先過萬的玩家,掉隊的速度也快。

2021年,蔚來開足馬力,年銷量9.14萬臺,僅次於小鵬,成了造車新勢力“老二”。

2022年,蔚來糟心事是一件又一件。

一圈下來,蔚來的形象和口碑是一落千丈。

這一年,理想、蔚來、小鵬分別賣出13.3萬輛、12.2萬輛、12.1萬輛。你追我管,稱得上平分秋色。

但新勢力第二梯隊殺上來了。哪吒以15.2萬臺的年銷量問鼎王座,零跑汽車也賣出11.12萬臺。

總而言之,車市已成紅海。

能活到2023年的造車新勢力,誰沒有兩把刷子。

蔚來也有——極致服務。

蔚來有個別稱,汽車界的“海底撈”。能上門理髮、替顧客照顧貓,甚至還能定製婚車,接親送客,引導賓客都能幹……

於是,蔚來客戶黏性之高,死忠粉之多,稱不上前無古人,但說行業數一數二也不爲過。

但一個車企,光有服務是不夠的。當產品力不足時,弊端將完全顯現。

蔚來玩得的是小衆的換電模式,持續佈局換電站網點;堅持技術全棧,做汽車的同時,自研操作系統、芯片、電池,乃至手機;出海,擴展歐洲市場,收購澳洲鋰礦……

層層堆疊之下,蔚來頗有底蘊,高端形象樹立得相當成功。成交價30萬以上純電市場,40%以上的市場份額。

但,這些都燒錢。

且蔚來還計劃推出兩個經濟型電動汽車品牌——阿爾卑斯、螢火蟲。又是“花錢”的活計。

攤子鋪得大了,人員需求就多了。蔚來2022年大力招聘,到年底,員工2.68萬名,當年員工薪酬112億元。

而小鵬,員工1.58萬名。理想,1.94萬名。

人員冗雜、業務重複、組織臃腫的問題,李斌早有意識。年初的全員信中便提出精簡團隊。

如今,裁員求生,降本增效反而是好事。

但僅裁員是不夠的,砍掉旁枝末節,收縮戰線、聚焦主業對蔚來或許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