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皓明/臉書的隱私政策有保護到我的隱私權嗎

用戶資料會被用在個人化的首頁內容廣告行銷等等,也就是你在臉書上滑到的東西,很多都是「被計算過」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宣稱是「我對FB的隱私權聲明」的貼文在臉書上流傳、轉貼。臉書官方針對謠言做出迴應,說明用戶這樣的聲明是沒有用的。欸,等一下!其實官方的意思是,這種聲明文是沒有用的,並不是說不蒐集你的資料。

FB隱私政策都寫了些什麼

大家有認真看過FB的隱私政策嗎?雖然FB官方表示,用戶都可以透過「隱私設定」,自己決定自己的動態誰看得到、其他用戶如何尋找和聯絡你,但比起這些,其實更重要的是,FB還會蒐集用戶的其他資料,包含「使用習慣」、「使用偏好」、「交易活動」等等的資訊,而這些資料會被如何使用?規則被定在「隱私政策」中,早就在用戶們註冊帳號時候,就已經不知不覺的先同意了。

用戶資料會被用在個人化的首頁內容、廣告行銷等等,也就是你在臉書上滑到的東西,很多都是「被計算過」纔出現在你眼前!可以嘗試到你的臉書設定中的「廣告偏好」或是「Facebook站外動態」,就會發現有多少廣告商在你不知不覺的狀態下,獲得你的個人資料進而對你投放廣告。

可以拒絕FB使用我的資料嗎

依我國《個資法》第8條及第19條的規定,在經當事人同意或是有契約關係法律明文規定等狀況下,可以合法蒐集個人資料,但是必須告知蒐集目的、告知提供與否的影響權利等等。第20條也規定到,利用個人資料行銷,在首次行銷時,應提供當事人表示拒絕接受行銷之方式,如果當事人表示拒絕接受行銷時,應即停止利用其個人資料行銷。

但是,我國《個資法》中保護的是「個人資料」,指得是姓名、生日、聯絡方式,或者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特定個人的資料,而這些網路「使用習慣」雖然無法直接識別到某個人,但能不能「間接識別」到某個人,則是有爭議的。事實上,因爲不同網站使用的技術不同而有不同結果,有些技術會識別到個人、有些則不會。舉例而言,《歐盟個資法》(GDPR)就有特別針對網路使用資料─cookie做出明確規範,如果cookie可以識別到特定個人,就應被認定屬於個人資料。

FB在經過個資外泄的風波後,針對隱私政策的設定開放了更細緻、明確的操作,只是一般使用者可能不知道可以特別去更改設定。如果擔心個人資料使用的問題,不妨就動動手到「設定」中,馬上檢視自己的資料被使用到哪裡,再決定要不要更改設定吧!(本文轉載自律師吉他粉絲頁)

好文推薦

雷皓明/有精神病就該送醫關起來?

雷皓明/疫情全球蔓延 僱主能禁止員工請假出國嗎

雷皓明/真人版《長腿叔叔》就算爲小孩好也恐犯和誘罪

●雷皓明,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着有《一不小心就被吉》。以上言論代表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