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性關節炎易併發「乾燥症」 味覺消失只剩苦味

▲類風溼關節炎易併發「乾燥症」,味覺消失只剩苦味。(圖/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除了關節炎外,也常合併骨鬆、憂鬱症、乾燥症等問題中華民國風溼免疫學理事長蔡文展表示,約有30%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一開始都以乾燥症呈現,若持續放任不理,恐出現眼乾、嘴乾等症狀,一旦口腔沒有口水分泌,味蕾會萎縮,甜味酸味會逐漸消失,最後只剩下苦味。

蔡文展表示,一般發生關節痛,會先想到骨科、復健科,或是去按摩、推拿,最新研究發現,從出現症狀到經風溼免疫科確認、開始藥物治療,平均長達11.79個月。他強調,若早晨起牀時感覺僵硬、關節有紅腫熱痛且具對稱性,症狀持續6周以上,最好先尋求風溼免疫科醫師診斷。

目前RA治療已大幅進步,藥物選擇多元,包括改善腫痛症狀的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及治療疾病的疾病修飾抗風溼藥物(DMARDs)、生物製劑、小分子口服藥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腳部特徵。(圖/資料照/記者嚴雲岑攝)

在生物製劑問世後,對傳統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中重度患者,使用後多能有效控制病情,恢復正常生活;這幾年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可以選擇,使中重度的RA患者在藥物的使用上更爲便利,無論是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或是熱愛旅行,都可以輕鬆用藥,持續治療。

蔡文展提醒,研究顯示,低疾病活動度的患者(DAS28≤3.2)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低 。除了與全身性發炎狀況有關,長期使用類固醇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也是可能的因素之一。

因此,面對類風溼性關節炎,他還是要提醒患者,愈早治療,愈容易達到緩解,也愈能減少藥物的使用,鼓勵患者在症狀出現之初及時治療、積極控制發炎反應,不只爲了改善關節症狀、避免關節破壞,更能減少引發其他嚴重共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