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也要“健康地老去”

杭州老年生活博覽會上,杭州一家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左)在展會現場爲老年人進行眼科義診。新華社

在山東省博興縣呂藝鎮老年公寓醫養康復中心,醫護人員指導農村老人利用專業器械進行康復鍛鍊。陳彬攝/光明圖片

安徽省安慶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爲龍山路街道榮升社區的老年人檢查口腔健康。新華社發

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各鄉鎮醫療機構組織醫務人員到鄉村開展健康體檢志願服務。廖海金攝/光明圖片

【聊健康】

根據聯合國老齡化的相關標準,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爲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4%,則進入“老齡社會”;比例達20%,則進入“超老齡社會”。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發展國家科學院院士鄭曉瑛認爲,按照該標準,中國從1999年起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速度逐步加快。

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年人口高齡趨勢和失能問題日漸加劇,老年慢性病覆蓋人羣逐漸擴大。預計到2050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增至4.9億人,佔總人口的36.5%;85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將達到5315萬人,佔總體老年人口的10.8%;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將達到9750萬人,佔總體老年人口的19.84%。從慢病和殘疾來看,到2050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慢性病病例數也將增至3億人左右,殘障老年人將增至2470萬人。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還面臨着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面對日益龐大的老年人口羣體,尤其是高齡、患病和殘疾失能老年人口,如何有效整合健康服務資源、提供健康友好環境,積極促進他們健康老化、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成爲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的重大挑戰。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我國目前約有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服務的重點還是居家和社區,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每年會爲65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費的健康管理和健康體檢服務。

居家養老是以家庭爲單位對老人進行贍養,滿足老年人的生活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在北京積水潭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張萍看來,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條件的影響,很多老年人更願意在家中頤養天年,但居家養老有諸多需注意的問題,老人和家屬都要具備一定的疾病預防和身體養護知識,方能讓老年人健康老化。

1、保障老年人健康要做到預防先行

“身體健康是安享晚年的基礎,越是健康的老人,在家養老可能遇到的問題就越少。”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老年醫學科工作7年的主治醫師劉嬋認爲,老年人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感染性疾病發病和很多重症疾病的高危人羣。“健康的老年人懂得預防疾病,不要得了病纔去醫院,不然容易陷入‘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怪圈。”這是劉嬋工作多年後的感悟。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首席專家王華慶也認爲,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要做到預防先行,其中接種疫苗是有效的疾病預防措施。“過去我們打疫苗,尤其是免疫規劃疫苗應用的對象主要是兒童。”王華慶解釋,如今老齡化加劇,老年人的疾病對個體生活質量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隨着科技發展、新疫苗不斷研發成功,疫苗作用應覆蓋整個生命週期,尤其是老年人。

哪些疫苗適合老年人接種呢?劉嬋認爲老年人和小朋友在疫苗選擇上不一樣,小朋友是張白紙,而老年人已經產生多種抗體。“我建議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儘早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來預防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幾類感染性疾病。”劉嬋說,接種流感疫苗不只是爲了不得流感,更可有效減輕或防止相關併發症。如流感就很容易合併中耳炎等病症和一些慢性病,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這些併發症的發生,降低死亡率

談及老年人接種疫苗的必要性,劉嬋以帶狀皰疹疫苗爲例解釋:“老年人是帶狀皰疹的發病高風險人羣,對於帶狀皰疹老年病人來說,最麻煩的是皮疹癒合後的後遺神經痛,很多人病痛可能延續一到三個月,甚至數年。這不只折磨病人,還會給病人家屬帶來很重的精神負擔。而且目前後遺神經痛的治療效果不好。所以老年人最好提前接種疫苗,儘量不要得這個病。”

定期體檢也是老年人預防疾病的關鍵一環。劉嬋建議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她還特別提醒說:“年齡大的女性每年體檢都要做HPV和TCT的檢查,如果出現HPV陽性而TCT陰性的情況,還要再做一個陰道鏡的檢查。”她還建議老年人要注意每年的腫瘤篩查,最好隔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一次高質量的胃腸鏡檢查,可以預防五年內早期結腸癌的發生。”

此外,一些老年綜合徵也可以預防。“老年綜合徵是指隨着年齡增長,老年人特有的一些疾病。老年疾病以預防爲主,預防的目的是儘量不得病,或推遲疾病發生。”張萍舉例說,“老年跌倒是老年綜合徵的一種,很多老年人患上骨質疏鬆,一摔跤可能就骨折了,一骨折就需要手術治療,不能手術的採取保守治療更糟糕,需要臥牀,併發症及死亡率都很高。”在張萍看來,預防跌倒對所有老年人都很重要。在居家環境上要特別注意,“我們病房裡很多骨折老人就是被家裡卷邊地毯、橫拉電線等絆了一跤,摔成骨折。一定要安排好老人的居家環境。”張萍強調。

2、老年人應及時去醫院做健康評估

“要做好健康管理,光靠老年人自己是不行的。”張萍建議,老年人不要停留在得什麼病就看什麼病的階段,而要在身體發生一些不適先兆症狀時就及時到老年科就診,讓醫生爲自己做一個健康評估或及時檢查。

老年人的健康評估和及時檢查之所以重要,是由老年疾病的特徵決定的。“不同於年輕人患病後的反應,老年病的特點之一是起病特別隱匿,不典型,且不易被識別。”張萍舉例道,“年輕人急性心肌梗死會發生心前區疼痛,而有些老年人的表現可能只是不想吃飯、四肢冰冷等,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心肌梗死。”張萍提示,當老年人說不清楚自己患什麼病且感覺不舒服時,家屬不要忽視老人的主訴。很多沒太在意的徵兆,可能就是疾病發生的信號。

北京積水潭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範斌剛剛收治的一個老年失能患者,就是因爲沒有在發生相關征兆後做好健康評估,而讓老人“遭了罪”。“這位患者其實吞嚥功能已經很不好了,吃飯很慢,但家屬和老人自己也沒特別在意。結果昨天餵了飯以後,老人一直高燒不退。今早來到醫院就診,我們從她的肺裡吸出很多雞蛋。原來老人昨天吃的飯都嚥到氣管裡了。這就是常說的:吸入性肺炎。”範斌說,老年人發生吞嚥緩慢的徵兆時可以來醫院做個評估,如果醫生認爲患者已經發生吞嚥功能失能,應加強吞嚥功能訓練,必要時建議患者加個胃管,避免食物進入氣管。

此外,老年人往往是多病共存,如何科學用藥也需要聽從醫生指導。“多病共存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老年人吃的藥都很多,每種病都有一把藥,也就是常說的‘老年人多重用藥問題’,幾種藥之間很可能會有相互作用。”張萍說,“還有的老年人高血壓,來醫院開了藥,但可能過了幾天又被親戚朋友推薦了一款降壓藥,於是他也買了吃,兩種降壓藥混在一起吃,血壓一下子就特別低了,很可能就會眩暈跌倒,這種屬於用藥不當。所以當老年人患有三種以上慢性疾病或服用三類以上的藥物一定要找老年科就診,諮詢評估一下用藥是否合理。”

“老年醫學主要是研究預防和治療老年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科學。我們的原則是讓老年人‘老而不病,病而不殘,殘而不廢’。”張萍說,“老年人做好對自己的健康管理,儘量不生病或晚生病,生病了也儘量避免殘疾。如通過預防儘量讓老年人推遲患骨質疏鬆,一旦髖部骨折癱在牀上,那生命很可能時日無多,因爲很容易併發血栓等其他致命疾病。有人稱其爲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現在北京積水潭醫院老年科會爲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評估,保證患者的老年病穩定下來,儘快進行手術,減少殘疾。“以前80歲的老人骨折了很可能就沒法進行手術了,現在我們會爲老年患者進行一站式的圍手術期管理,穩定病情,儘快手術,儘早康復。100歲的老人骨折後也可能及時進行手術,這樣骨折後不留殘疾,生命質量就有了保障。當然,後續抗骨質疏鬆治療也非常重要,可以減少再次骨折。”張萍說。

3、積極的心態也是病癒的一劑良藥

“要服老。”這是範斌對老年人的勸告。

“老年人要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已經進入衰老的狀態。根據我們的經驗和研究,人類衰老不是一個平緩的過程,而是斷崖式的。有些老人80歲時還能爬五層樓,但81歲可能很多身體機能一下子就不行了。”範斌說。

“很多老年人總是怕給孩子添麻煩,得病了不敢及時告訴孩子。”張萍分析了一個病例,“我們前幾天收治的一個老人,半夜上廁所摔倒了,摔倒後站不起來,喊老伴兒,可老伴兒耳背聽不見。等到天亮了,老伴兒看見她,就說給孩子打電話。但她說九點孩子剛上班,先別打電話了,於是拖到中午纔給孩子打電話,等孩子把她送到醫院,她的半邊身子因爲長時間不動都壓破了。”張萍說,很多老年人就是這樣,總怕給孩子添麻煩,小病釀成大病。其實老人需要得到家人更多關注。

劉嬋認爲精神治療對老年人疾病的治癒非常重要,因爲老年人患病後往往會變得非常敏感。除了利用一些藥物幫助病中老人舒緩情緒,她還會經常告訴老人能自理就自理,“不要總覺得自己是個病人。能自己吃飯就自己吃,能自己穿衣就自己穿,患病了也要自己尊重自己。不要賴在牀上,要多出去看看大自然。積極的心態也是病癒的一劑良藥,也能讓老人更健康地老去。”心理上還願意自理的老人,病癒的可能性就更大,這是劉嬋多年的經驗。(本報記者 鄒曉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