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開放臺美BTA短期無望 學者:拜登後2年有機會

美國萊豬修法確定開放,但學者認爲拜登首年必以內政優先臺美BTA短期內不太可能,圖爲國民黨抗議美豬畫面。(圖:資料照)

立法院今天正式通過開放美國萊豬相關修法,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已成定局,接下來就要看能否換來臺美BTA或FTA?對此學者全認爲短期不太可能,因新總統拜登上來後,將以解決國內疫情經濟復甦爲首要,不會觸及雙邊貿易協定。不過如果未來美國國會產業持續支持,「拜登後2年任期機會」。

由於拜登已公開說不跟任何人簽署新的貿易協議,也讓臺美BTA前景黯淡無光。可是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執行長李淳認爲,拜登的話留有「美國國內環境獲得強化前」伏筆,所以不能驟下判斷,還要觀察一陣子。

但他同意臺美BTA短期內不會是拜登優先考慮,上任首年必然以解決疫情、經濟復甦爲要。中華經濟研究臺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同樣持此看法,拜登團隊會以美國自身經濟問題、美中之間貿易衝突,迴歸多邊協定爲主要工作,雙邊FTA不會是優先選項

兩位學者都認爲,開放美國萊豬是川普前一直要求的,而美國本來就沒有說過要以國家之間簽署FTA做交換條件。徐遵慈表示,開放萊豬,比較像是我們跟其他國家簽署像CPTPP高品質貿易協定前,先表達我們願遵守國際標準的努力。

雖然短期臺美BTA無望,但是徐認爲,也許未來美國民意支持,國會也持續呼籲,兩國FTA簽署也會有新的發展

李淳也相信,隨着臺積電等更多半導體供應鏈到美國生產,臺美雙邊投資緊密性增加,產生經貿上需求。加上美國國會壓力、產業呼聲,就有簽署FTA或BTA的成熟條件。他預期:「拜登後面2年有機會。」

他並直指明年有兩個時間點可以觀察,一個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3月發佈的美國貿易重點政策(障礙評估報告),一個是7月份《美國貿易授權法》到期,看拜登有無向國會申請延長。如有並把簽署貿易協定內容納入,就有比較大機會。反之不延長,就表示他不會跟各國洽籤F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