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萊豬4個月 1800噸美豬流向曝光
臺灣自今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根據衛福部「豬肉儀表板」最新統計,在已進口的2萬公噸豬肉中,美豬(含內臟)約1800公噸,萊豬進口量爲0,外界不免質疑「美豬去哪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證實,進口豬肉「百分之6、70做成加工品」,市面上沒看到萊豬,「是市場導向的結果」。
「進來臺灣的美國豬,一定含萊克多巴胺嗎?」儘管陳吉仲稱,美豬使用萊劑的比例愈來愈少,反而是美牛日漸增加,但外界質疑「比例少不代表完全沒有」,擔心仍有少量施打萊劑的美豬進了臺灣。
根據「豬肉儀表板」截至4月16日統計,進口豬肉累積逾2萬公噸,其中5287噸爲豬肝、豬腎、豬其他可食部位;美國豬肉進口1087噸、豬其他可食部位761噸。
但儀表板顯示未有任何萊豬進口,與一般認知有落差。立委質疑,民進黨政府因擔心萊豬公投,所以8月前都不會進口美豬,儀表板不一定正確。
陳吉仲強調,儀表板經農委會防檢局、衛福部食藥署、財政部關務署3個單位共同認證,百分之百正確,如今市面上看不到任何萊豬,「是市場導向的結果」。
陳吉仲補充,臺灣民衆的消費習慣,9成吃國產豬肉,進口豬「有百分之6、70都拿去加工了」。換句話說,這1000多噸的美豬,有極高比例成爲加工食品。陳吉仲說,在臺灣豬標章、來源國註明下,所有的豬肉及豬肉加工品無論在餐飲場所或販賣場所,都必須清楚標示,這就是對消費者負責的最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