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補漏措施 下週上路

KY公司頻爆雷,掏空的掏空、作假帳的作假帳,金管會修法強化KY公司監理。金管會證期局13日發佈新法規,明定會計師對KY公司財務報告2021年起,要從原本「一年一次」進行查覈簽證改爲「半年一次」,且要經三大程序:「會計師查覈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此法己完成法規預告、近期發佈施行,預計下週可上路

證期局官員表示,爲強化第一上市(櫃)公司(KY公司)的監理及推動上市(櫃)公司財務資訊揭露之及時性,金管會已研修「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告及營運情形公告申報特殊適用範圍辦法」相關條文

此次修正重點有二大項:一、明定自110會計年度起,KY公司應於會計年度第2季終了後2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查覈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第2季財務報告。

二、爲推動財務資訊揭露的及時性,依「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推動時程,明定自111會計年度起,實收資本額達新臺幣10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其年度財務報告應於會計年度終了後75日內公告申報。

所謂KY公司就是海外回臺上市掛牌的公司,2020年臺股飆上萬四的時刻,KY股卻不斷爆雷,從康友-KY爆發掏空、高層集體消失,接着又爆發淘帝、凱羿、VHQ,以及英瑞等4家KY公司突然出現爆虧、股價暴跌,金管會祭出多項強化監理措施

金管會統計,截至2021年2月底止,國內總計有109家KY公司,其中包含上市76家、上櫃33家,所有KY公司市值已達1兆6,043億元,且自2008年至2019年底止,KY公司因營運所產生的獲利,於我國配發現金股利高達2,312億元,其實對我國資本市場具有一定貢獻度重要性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