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消費 購物節仍是良機
證券時報記者 餘勝良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來臨,社交媒體陸續出現優惠打折信息。今年消費增長乏力,商家更該重視購物節的促銷作用,珍惜購物季節的銷售機會,起到擴消費穩增長的作用。
“雙11”購物節由淘寶打造,各平臺共同參與,逐漸成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業機會。爲了促銷,商家還請明星開晚會,將一個購物節變成大衆消費的全民狂歡日。今年購物節還在繼續優化,比如某平臺將開賣時間從原來的24點提前到20點,消費者不用再熬夜搶購了。
不過現在購物節熱度已不及當年。當時一到“雙11”,大家都在討論怎麼買更划算,不時會收到友人發來的鏈接。商家守在大屏幕前,等着銷售數據傳來,他們把“雙11”購物節當做一場銷售硬仗,特別是有些品牌靠電商平臺發展起來,更加重視電商平臺的促銷數據。
現在“雙11”購物節熱度下降,是因爲各大品牌平日頻繁推出優惠,讓原有的集中性搶購分攤到全年,傳統電商平臺還受到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衝擊。以前這些短視頻平臺甘於給電商平臺做流量導入,但做大後靠直播帶貨開啓了一種新的銷售模式,銷售更加主動,也更講究技巧和情節,帶貨產品的單價也比較低。對消費者來說,直播平臺平時有打折優惠,以優惠爲主的“雙11”吸引力自然就沒那麼大了。
去年“雙11”天貓平臺交易額爲5403億元,比上年增長了8.45%,不過前年增幅是26%,增長放緩除了上述競爭原因,還因爲社會零售消費增長放緩。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逾32萬億元,同比增長0.7%,而同期網絡零售額爲9.59萬億元,同比增長4%。網絡銷售的增長幅度高於零售總額增長幅度,可見其對消費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當下,越是外部環境變數增大,越要重視內需擴張變量帶來的機會,現在看直播和電商平臺就是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