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社羣主義

葛壽農

自四百年前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開始,西方思想界就在尋求沒有上帝正義觀,波折不斷,至今無法安定。近年來出現復古趨勢,曰「社羣主義」,本文將略述它的內容,並與孔子比較。

康德回到亞里斯多德

近代的康德說人類理性動物,若無自由的環境,此特殊能力就無法實現,因此凡正當的人,就必須「無條件地」尊重每個人的自由與存在,否則就是不義。例如屈原因悲傷自殺,就是不尊重自己的身體,當貶爲不義,他的愛國心或許是美德,但在康德的體系裡,「正當」先於「美德」;再如邪惡如希特勒者也不該處死,因爲「正當」也先於「邪惡」。

康德的正義觀常常令人困惑。近三十年來,美國出現「社羣主義」(Communitarianism),他們認爲,基於康德哲學所發展出來的自由政治主義、同意主義、個人主義、經濟放任主義都有缺失,道德應該包括因家、國、文化等「社羣歸屬」所產生的「團結義務」,其思想,有如回到了西方宗教世界以前的希臘代表人物之一的沈岱爾 (Sandel) 把他在哈佛大學課程寫成了一本名爲「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的書,提出了許多精彩實例,論述親情同胞情的正義性,這些例子筆者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話:「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

多年來,沈岱爾的一貫主張,是恢復兩千多年前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的正義觀:培養美德與思辨共善。這主張其實與孔子的仁義思想很接近。

似孔子但格局

孔子的「仁者,人也,親親爲大。」《中庸‧哀公問政》肯定了「社羣歸屬」。又以「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中庸‧哀公問政》,「愛敬盡於事親」《孝經天子章》,說明了事親可以培養出愛與敬這兩種美德。《哀公問政》的另一句「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說明「宜」﹝The right thing to do﹞即是義,並認爲欲知義者,應有尊賢的美德。《論語》記載了許多孔子辨「仁」知「義」的成果;思辨仁﹝或曰共善﹞並不容易,事者必然歡迎賢者參與,故必尊賢。

總而言之,孔子思想與社羣主義一樣,也把培養美德與思辨共善視爲正義的主要內容。

社羣主義者的興起,主要是迴應美國因重商輕德、自由放任所造成的日益衰弱,希望經由發揚美德與共善的方式,拯救美國,但這個希望,從世界的高度看來,太過小鼻小眼。他們若能體會到其主張與孔子思想的相似性,或許就能像孔子一樣,思考更大的格局。

春秋時代的中國,諸侯林立,各有政府、軍隊,有如今日之世界,孔子當時努力的方向並非壯大魯國而已,而是促成「世界和平」,像美國這樣大國公民,當見賢思齊,亦以世界和平爲己任。《大學》爲君子﹝有如今天的公民﹞列出的大格局人生如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作者葛壽農,北市,博,教。興趣閱讀寫作電視電影攝影繪畫、投資理財、遊山玩水。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