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迎接綠領與新藍領時代來臨

廿一世紀已快走完四分之一,而此特殊時空對全球氣候變遷、政經變化,乃至因戰爭而引起之不可預期的人類生存威脅與世代承傳危機,在在顯示全球自然與社會變遷之詭譎。在新變遷之特異軌跡中,對世界人居環境不同社經條件所反射出之現象亦特具多元代表性,包括「氣候難民」、「戰亂難民」等巨大變遷壓力下所反饋出之特殊人類遷徙新型態。

近來又因天然災害如地震、乾旱、森林大火、冰融洪泛…顯現自人類世(Anthropocene)以來更壓縮更劇烈之「災難」實景。另一人類世光譜是人口成長之兩極化變遷,低度開發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其人口成長率亦更形尖銳對比。

在此波全球化之劇烈動盪過程中,本世紀第一季也衍生出與傳統社經發展經驗迥異之社會現象。

爲減輕傳統能源生產之環境負壓,綠能產業興起(如風力、太陽能、潮汐、地熱能…等);爲更健康無毒有機之糧食生產,諸多人工智能化之農漁業亦逐步替代傳統產業,而其所需另類光譜之運營專業人才亦被迫必須快速培育接軌。這些跨綠色生產、綠色生活與綠色國土發展之專業斜槓人才需求,亦形塑出兩極化「需才」培養皿與跨界平臺。

世局變化萬千,面對神速之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昔時人類熟悉之環境生活步調已幾乎追不上當今智能社會之步調。除了技術與科技工具面,另一大挑戰是傳統白領階層之風雅優渥穩定生活步調與價值觀,似乎已備受挑戰。白領階層不再具絕對優勢與超然。而傳統藍領階層接受當代最新智能科技之洗禮後,有能力不斷自我進化者亦已逐漸跳脫並開創出「新藍領」或「綠領」跨界世代之嶄新局面。

智能、新能源需求以及全球氣候變遷之不可測性與嚴厲威脅,人類更已警覺到整個社會服務供需能量必面對全新挑戰。迴應到今日臺灣在人力資源培力、教育體制調適與社會資源支撐面,檢討我們的教育體制實刻不容緩!

當政策未與人才培力同步或更早鋪路,國家所需之綠領人才包括軍人,幾乎有大缺口。環境能源、綠建築、綠色城市、景觀生態、環境覆育與綠化等…均是新興「綠領」熱門需求。遺憾的是過去卅年國家教育體制錯誤傾斜,疏忽了「技職體系」之必要性,導致今日學用不合一。

當「綠色世代來臨」,而藍領階層卻未受到合理之再教育與薪資回饋,更導致今日缺工缺才之窘境。前瞻未來,傳統的農夫、工人早已不是「黑手」黨,他們被提升到與全球環境變遷調適因應之先鋒。更甚者,不再只注重傳統教育體制內之「學位」,而必須有「解決問題」、跟上大尺度、大規模、智能化、新形態社會變遷之韌性與應變力。此趨勢也正是國內對「教育」體制改造之最佳契機。(作者爲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