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美家庭如何對孩子進行雙語教育

▶▶ 如果同時教孩子幾種語言,那麼他們就互相兼容兩種語言,從而起到事倍功半效果

▶▶ 孩子最好的語言啓蒙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停地和寶寶交流

家庭教育早教專家。

加拿大是一個雙語國家:英文法語共存,59%的人講英語,21%的人講法語。加拿大政府、私人公司的所謂高級職位,凡是高級職位都要求法語。加拿大雙語人士平均收入至少要高於只講英語或法語人士10%,並且雙語人士面對的機會要多很多 ,所以在加拿大,雙語教育是非常受重視的。

來自德國的朋友Rebecca(瑞貝卡)和Dave(戴維)有兩個可愛的女兒:3歲的Grace(格瑞斯)和5歲的Maya(瑪雅)。6年前,Dave找到了全職教授的職位,夫妻兩移居小鎮。由於Rebecca全職上班,Maya和Grace就分別進入了小鎮的託兒所幼兒園。和加拿大許多希望孩子從小接受雙語教育的父母一樣,Rebecca夫婦在女兒出生之前就決定一定要讓孩子在雙語(德語和英語)的環境下成長。所以孩子一出生,Rebecca夫婦就用德語和孩子交流,孩子們所說的第一個單詞也是德語。當然,孩子開始上託兒所和幼兒園之後,每天使用英語的時間和環境也多了起來,他們的英語突飛猛進,不久就成了會說雙語的孩子。

在加拿大,父母爲了培養雙語孩子也是各盡其能,付出很大的努力。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加拿大父母經常採用一些方法,給國內對自己的英語有信心的父母做參考。

加拿大肯考迪亞大學大學的心理學系的副主任,高級研究員黛安波林杜波依斯教授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雙語環境下生長的兒童滿兩週歲時,已經掌握了兩種語言一定數量的的詞彙,並可以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的切換。

新生兒一出生,就開始了語言學習,他們能聽出許多種不同語言的發音。如果是不用的語言,大腦中關於這些發音的連接會變弱,而他們經常聽到的語言的連接會變得更強。所以新生兒的語言學習,父母從一開始就應該竭盡所能給予豐富的語言環境,包括雙語/多語。新生兒首先接觸的語言從父母那裡得來,那時他們對語言還只是一種感性的認識,根本分不清他們聽到的是何種語言。對於他們來說,聽到的任何發音都是需要掌握的新名詞。當嬰兒反覆聽到父母的所講的單詞時,他們的大腦開始圍繞着經常聽到的單詞進行組織,並開始創建發音圖來更有效地處理語言。

儘管一開始新生兒可能不能理會父母所說語句的含義,但通過這種反覆和父母對話的過程,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在嬰兒們一遍一遍地聽父母說話時,他們大腦中和語言、說話有關的部分會神經就會受到刺激。隨着聽到的詞彙和語言的增加,大腦的這些部分的生長和發育就越好。如果同時教孩子幾種語言,那麼他們就互相兼容兩種語言,從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我家:兒子和我講話時, 他的大腦就會自動啓動“中文模式“,而和老公講話時,就會轉向“英文模式”;到了學校,就是要“法文模式”。由於經常地變換,大腦得到經常性的鍛鍊,所以就顯得比較靈活。波林•杜波依斯博士說:“在多語/雙語境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在受到外界環境干擾時,比在單一語言環境下生長的孩子更能集中注意力,這種優勢可能是因爲在嬰兒時期經常傾聽和使用兩種語言所積累起來的經驗所致。

1.“一人一語”(One Person, One Language (OPOL))

這是加拿大家庭雙教育中最常見的一種教育方法。父母雙方各使用一種語言,並堅持不懈地用選定的語言和孩子交流。

比如,鄰居Perry(佩裡)和來自俄國的妻子Natalie(娜特莉)有兩個孩子Julie(朱莉)和Andy(安迪)。Perry和孩子講英語,而Natalie和孩子講俄語。Natalie的媽媽不會英語,但每年都會在加拿大呆上2-3個月,陪伴外孫們。由於Julie和Andy經常能夠得到媽媽Natalie和外婆的俄語薰陶,兩孩子的俄語都非常棒。

在選用這個方法時,如果父母之中只有一人會說非主流語言,那麼這個選擇比較方便。比如Perry和Natalie的場合,Natalie會俄語,而Perry不會俄語,那麼媽媽Natalie就擔負起教給孩子第二門語言的責任。但如果父母雙方都會一門外語:比如媽媽會日語,爸爸會西班牙語,那麼理想的情況可是: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比較多的父母一方教導孩子的第二外語學習。

如果國內的父母,對自己的英語有一定的信心,那麼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父母之中一位只說英語,另一方只說漢語

2.家庭內使用非主流語言,家庭之外使用主流英語“home-outside the home”

在加拿大,有些家庭(特別是加拿大的移民家庭)爲了確保孩子掌握父母的母語(也就是非主流的英語),流利地使用父母的母語交流,父母從小隻和孩子使用父母的母語交流。

上面所說的Rebecca家就是如此:Dave和Rebecca每天在家和孩子使用德語交談,讓孩子在家庭中長期接受德語教育。許多海外華人的家庭,爲了讓孩子學會中文,也多采用這種方法,父母在家和孩子用中文交流,而孩子在家庭之外使用加拿大的主流語言:英語和人交流(如果是魁北克法語區的家庭,就是法語)。這樣孩子接受兩種語言的輸入,從而成爲會雙語孩子。

這可能是一種成功培養雙語孩子的可能性最高的一種方法。因爲孩子一出生就在家中接受父母母語的教育,而且和父母互動的機會也比較多,所以孩子就能自然地在家庭環境中學會一種語言,而到了學校又開始了英語的學習。

國內有英語能力的父母也可以借鑑這種方法:把家庭語言設置爲英語,而孩子到了外面就可以使用漢語。孩子在父母英語的薰陶下,掌握兩門語言。

3.特定的地方講特定的語言 (One place, one language)

父母和孩子在不同的地方,講不同的語言。這種方法在多語境家庭中比較常用。

比如在我家,我的母語是中文,從兒子一出生,我就和兒子講中文,由於那時我是全職媽媽,每天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兒子所說的第一個單詞是中文。現在只要我和兒子兩人在一起時,就用中文交流。而老公則用英語和兒子交流。如果我們三人一起討論問題時,就使用英語。兒子從一年級起,進的是浸透式法語教育,所以兒子在學校時會同時使用法語和英語。

在加拿大,許多孩子上學之後,英語的詞彙和語句多了起來,有的孩子就變得不願和父母在自己的夥伴面前,或者公共場所使用父母的母語交流。這種方法爲雙語孩子提供了一個私密的空間,孩子可以毫無顧慮的和父母在自己喜歡的地方講非主流語言。

4. 定時講不同的語言(language-time)

在加拿大的雙語家庭中,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定時講不同語言的方法。

比如,父母和孩子約定,每天上午起牀之後,睡覺之前,父母和孩子用法語交流。也可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時,講一種語言,而做手工時,使用另一種語言。

5. 混合性組合 (Mix)

在加拿大,也有許多雙語家庭沒有具體的模式,家庭中每個成員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使用自己喜歡語言交流。

浸透式法語教育”(French Immersion)源於加拿大雙語教育實驗,也被譯爲“浸入式法語教育”、“浸泡式法語教育,沉浸式法語教育” 等。

浸透式法語教學法指的是將學生“沉浸(Immerse)”到法語的環境中,任課教師不但用法語教授法語本身,還用法語講授學科課程,因此法語不僅是學習的工具還是學習的內容。在加拿大每個省有不同的教育體制,所以浸透式法語教育也根據省份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浸透式法語教育有早期法語浸透式教育(Early French Immersion)和晚期浸透式教育(Late French Immersion)之分。 早期是指從小學1年級或者3年級開始,晚期從小學3年級或者5年級開始。。

研究表明,一般來講,選擇早期浸透式法語教育的學生多來自重視教育的家庭,學生們的成績也比一般英語班的學生要好。大部分的早期浸透式法語班的學生中至少有一位家長懂法語。

開始的時候,老公和我兩人有點擔心,因爲兒子從來沒有聽到過法語,我和老公都不懂法語。如果兒子學習的時候碰到問題的話,我們一點忙也幫不上,擔心他的學習會跟不上。但是兒子的好友們都選擇了早期浸透式法語班,所以我們也爲兒子選擇了早期浸透式法班。那年一年級全校有3個班,其中一個班是浸透式法語班,共28個學生,這在加拿大算是學生人數比較多的班級。除了體育和音樂老師是有專職老師,用英語授課以外,其餘所有的課程都是用法語講課。

第一學期的主要課程是法語,字母,數字等。基本沒有回家作業。第二學期開始學簡單的數學,美術,科學等,每天回家作業是閱讀一本幼兒讀物。這些書分成A-M等級,每一個等級有50本書,由簡單到複雜。直到二年級時全部讀完。隨着每天的法語閱讀,兒子的法語詞彙量增加的很快,進入三年級的時候,可以每天獨立閱讀一本40-50頁的簡易版法語書了。兒子也表示他可以完全看懂法語的動畫片了。從2年級開始,課程中加入每天30分鐘的英語學生,但其餘的課程是完全用法語。從兒子5年法語學習的經驗來看,加拿大的早期浸透式法語教育很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