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op偶像商品太夯!臺韓跨境網購爆糾紛 業者不迴應要快申訴

消保處提醒,韓國K-pop偶像商品已形成銷售熱潮,但也是跨境網購糾紛之冠。(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消保處與韓國消費者院(KCA)簽署瞭解備忘錄以來,受理多件臺韓間跨境消費爭議,其中以網購13件(佔43%)最多,又以韓國流行音樂(K-pop)周邊商品佔8件最多。

消保處統計,去年1月至今年3月間計受理臺韓間跨境爭議27件,其中以網路購物13件(佔43%)最多,其他尚包括線上遊戲(10件)、旅遊購物退費(1件)、民宿(1件)及交友軟體(1件)糾紛。

消保處分析13件網路購物糾紛內容,又以韓國流行音樂(K-pop)周邊商品佔8件最多,其餘爲服飾皮包鞋類食品,而其中約60%(8件)案件經與韓方接洽後獲得妥處,至未能妥處的案件,多爲韓國業者拒不迴應之故。尤其,部分消費者提不出確切之賣家資訊,致KCA無從聯繫賣家,此外,若賣家並非在韓國註冊登記之企業,或只知其社羣帳號,韓方亦無法協助處理。

消保處提醒,韓國K-pop偶像商品已形成銷售熱潮,不僅居我國與韓國間跨境網購糾紛之冠,在其他國家愛好者亦頗衆多,因此KCA收到不少來自境外的申訴案件。KCA基於臺韓雙方合作關係,特於日前致函該處,提醒我國消費者注意網購K-pop商品的權益

KCA表示,當業者交付遲延過久,消費者最好能主動追蹤並詢問業者(賣方)之貨運狀況。如遇品項不符或破損時,應蒐集具體之證據(如往來信件、截圖、照片影片證明業者(賣家)造成之損害;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時,則應儘快申訴。

最後,消保處再次提醒消費者,如欲進行跨國網路交易時,應有風險意識,即下單前務必上網檢視業者所處之國家及其網頁揭示之規定、業者之信譽評價後,選擇安全付款之方式,並保存一切交易資訊與溝通內容等完整紀錄。一旦交易發生狀況,應立即洽請業者處理,倘業者未迴應訴求時,消費者應儘速提出申訴,可參閱「跨境消費爭議之處理機制管道」,及時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