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業務應用 KubeSphere幫助企業一步跨入雲原生

(原標題:聚焦業務應用 KubeSphere幫助企業一步跨入雲原生

隨着5G時代到來,數字化技術越來越快,如果企業業務仍然只停留在以線下門店爲主的傳統形式上,顯然已不能適應現在的發展需求,業務需要變革,而IT也在爲了支撐這種變革而不斷推進,具體而言,體現在不斷變遷的應用架構和開發流程上。

以軟件架構爲例,最早開始是單體應用,所有的業務都在一個應用包裡,把所有代碼打包在一起;其次是分層架構,3Tier、MVC(前端、後端、中間控制器);後來IBM主導開發了SOA架構,有個解耦方式,但還是面向集中式業務;現在更多的面向微服務架構,互聯網企業已經做到了生產業務微服務化,比如電商系統,通過將很多業務模塊解耦,比如購物車拆分成一個獨立的服務,便可以獨立進行版本迭代和升級上線,實現與電商系統其他平臺的完全解耦,從而更好地應對不同的業務需求。

再以基礎設施爲例,以前是大機或者傳統數據中心,再是集中化IDC數據中心,後來有了雲計算,而現在則是雲原生。

CNCF基金會對雲原生給出的定義頗具代表性:“雲原生技術有利於各組織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雲原生的代表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實施和聲明式API。“

由此可見,雲原生的優勢在於可以很好地構建容錯性好,易於管理、便於觀察的鬆耦合系統。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鬆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可預測的重大變更。比如互聯網企業都會做的頻繁的促銷活動,頻繁的業務變化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合,包括企業的應用架構、業務實現,這些雲原生技術正在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可以說,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的時代。

談到雲原生,便必須談到Kubernetes。Kubernetes最開始是由谷歌開源虛擬化平臺或是支撐雲原生的基礎設施平臺,谷歌把它的共性拆出來,開源成Kubernetes,在CNCF基金會的推動下,Kubernetes已形成爲一個強大的社區,包括微軟、IBM、華爲青雲QingCloud等國際國內廠商都在貢獻代碼,對Kubernetes進行演進和迭代。

雖然Kubernetes是雲原生最基礎的支撐平臺,就如房子已經基本建成,但並不能立即入住一樣,畢竟沒有人願意住在毛坯房裡,沒有傢俱和家電,只能保證企業最基礎的應用,還會涉及監控日誌、告警,甚至開發工具鏈、微服務管理工具等,後續的使用會變得非常複雜。

KubeSphere是青雲QingCloud爲雲原生開發的一套專業平臺,是在Kubernetes之上構建的分佈式操作系統,是用於數據中心的、可插拔企業級租戶容器平臺。KubeSphere的產品目標是“聚焦業務應用”,所有的功能體驗都是圍繞應用設計的。

一、即點即用的DevOps,面向開發測試人員,覆蓋了開發測試全鏈條的發佈。從提交代碼、構建應用、應用發佈到測試環境測試通過發佈到準生態環境及生產環境,這一套流程在KubeSphere平臺上可通過可視化界面進行統一的管理。

二、靈活可選的微服務框架,現在Java系比較主流的SpringCloud、Dubbo;CNCF現在主推的Istio,Istio是由谷歌、IBM和Lyft三家公司主導的開源項目。不管是傳統微服務框架還是主流的雲原生微服務框架,在KubeSphere平臺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

三、應用跨平臺一鍵部署。這是得益於容器、Kubernetes的特性,天然地在KubeSphere產品裡支持。

其次,健壯的容器基礎設施。青雲QingCloud自有的SDN、SDS產品,包括QingCloud雲平臺,都可以跟KubeSphere很好的整合。這個整合並不是強綁定的關係,KubeSphere既可以安裝在青雲QingCloud之上,也可以安裝在其他雲平臺、物理機或者VMware之上。

最後,企業級增強特性。在大型企業落地,多租戶、運維友好和安全都是必須的功能。

未來,青雲QingCloud將在公有云上交付更多圍繞容器、Kubernetes、雲原生的功能,發佈全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