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盜汗嘔吐「吃止痛藥也沒效」 中醫從體質找出「根本」原因

經痛盜汗嘔吐「吃止痛藥也沒效」,中醫從體質找出「根本」原因。(圖/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22歲林小姐國中起就有經期腹痛問題,痛到冒冷汗、嘔吐,常需服用止痛藥,甚至到醫院止痛針,多年來持續爲經痛所苦,甚至從月經來潮前幾天,就開始感到恐懼不安,造成極大的心理生理壓力,直到透過中醫根據體質證型從「根本」治療,再搭配調整飲食喜好與生活型態,終於擺脫經痛夢魘

高雄長庚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洪怡𨱋表示,許多經痛長年女性都與止痛藥爲伍,但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還會會造成肝腎負擔與腸胃道出血可能性

中醫理論中對於疼痛機轉大概可分爲「不通則痛」以及「不榮則痛」,前者是指氣血運行不通暢,積滯於子宮產生疼痛;後者則爲氣血不足,子宮無法得到足夠的氣血濡養而產生疼痛。

洪怡𨱋提到,中醫治療經痛會依照個人體質給予不同治療,大智慧從經期前後症狀經血型態,甚至全身性症狀與生活習慣進行了解,臨牀上可大致從以下幾點做簡單判別:

▲從中醫理論瞭解經痛。(圖/洪怡𨱋醫師提供)

一、痛的時間:經前痛,多爲「實證」,代表體內病理產物很多;經期痛,實證或虛證都有可能;經後痛,多爲「虛證」,代表氣血虛弱。

二、痛的部位小腹正中間痛,多爲「寒溼凝滯」,代表骨盆腔寒氣溼氣凝滯在一起;小腹兩側或單側痛,多爲「氣滯血瘀」,可能因爲久坐、過勞、或是情緒問題,導致正氣無法推動血液運行,而產生阻滯或障礙病位多屬於肝;痛在腰際或下背,病多在腎;痛處固定者爲血瘀;痛處不固定者爲氣滯。

三、痛的性質:刺痛爲血瘀;隱隱作痛,揉按會舒服者爲虛;疼痛劇烈,揉按會痛且抗拒者爲實;持續作痛,疼痛甚於脹滿者爲血瘀;時痛時止,脹滿重於疼痛者爲氣滯;熱敷會緩解者爲寒;熱敷沒改善甚至加劇者爲熱。

四、經血形態:血色偏淡爲寒虛;血色鮮紅者代表體內邪熱很多;血色紫黯且血塊多者爲瘀血體質。

洪怡𨱋表示,經痛婦女可根據以上4點了解體質狀況,作爲調整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的依據。例如寒性體質者不宜多吃冰品冷飲熱性體質者要避免熬夜,肝鬱氣滯者應學習放鬆心情、保持心情愉悅,虛性體質則不宜過勞或過度節食,也可在月經來前一週開始用指腹揉按如太沖穴、三陰交穴、血海穴,以及子宮穴等4穴位緩解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