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10年 7478項標準實現共享

央廣網北京5月17日消息(記者 龐婷)5月16日,北京市市場監管管理局、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聯合舉辦京津冀市場監管區域協作會議。10年來,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取得豐碩成果。截至目前,京津冀已實現7478項標準共享,其中北京地標2131項、天津地標1033項、河北地標4314項,協同地方標準86項,共建計量技術規範29項,共享計量技術規範200餘項。

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風險會商、協同監管、抽檢監測、執法協作等方面簽訂6項協議,對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的違法行爲,採取霹靂手段重拳出擊,通過嚴格的執法和嚴厲的處罰,較好地保障了京津冀區域食品藥品的質量安全。其中,北京抽檢監測覆蓋33大類食品共14.1萬批次,食品、藥品抽檢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

會上,三地共同發佈6項共建計量技術規範。爲京津冀高質量發展提升精密測量能力,促進三地環境保護等提供技術支持。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校準規範》解決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量值溯源需求,促進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助力生態環境監測。《標距儀校準規範》確保標距儀量值準確、可靠,爲工程質量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天然氣質量參數計量技術規範》可用於測定天然氣的組分含量、發熱量、硫含量、硫化氫含量和水露點等,有利於促進京津冀地區天然氣行業健康安全發展。《高精度數字溫度計校準規範》拓展了溫度計的精密測量範圍,填補高精度數字溫度計校準技術依據的空白。《交直流數字高壓表校準規範》《電力電容電感測試儀校準規範》拓展電力專業領域綜合參數和量程測量能力,服務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介紹2項京津冀協同地方標準制定情況,爲跨地域、跨部門、跨平臺應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資源,提供統一、規範的技術保障。

三地還聯合簽署《京津冀食品委託生產延伸監管合作工作計劃》,將進一步延伸異地食品委託生產監管路徑,強化食品安全跨區域風險防範,暢通風險預警渠道;簽署《2024年京津冀檢驗檢測認證監管區域合作行動計劃》,爲實現三地資質認定平等准入,構建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檢驗檢測市場營商環境打下良好基礎;簽署《進一步推進經營主體准入準營一體化協同發展備忘錄》,率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北雄安新區,開展准入準營先行先試,計劃將從四個方面11項舉措,共同推進市場準入準營便利化,優化經營主體發展環境,打造“跨省通辦”升級版,爲下一步京津冀市場監管領域一體化發展提供支撐,併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