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 7478項標準實現共享

5月1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聯合召開2024年京津冀市場監管區域協作會議。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市場監管領域成果豐碩。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114家企業從北京遷移到雄安,北京企業對雄安企業投資總額達到2000億元;“1+N”雄安特色跨省市遷移現代化服務場景已經實現;7478項標準實現共享。

十年來,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全力推動北京“新兩翼”建設。在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加快推動通州北三縣一體化進程,探索擴大營業執照“辦發領”試點範圍,加強跨區域執法協作。積極服務支持各產業資源向雄安轉移,主動爲轉移搬遷提供便利服務。雄安新區創新打造企業跨省市遷移服務體系,圍繞北京疏解企業跨省市遷移過程中涉及的企業登記、涉稅業務、公章備案、公積金、社保參保登記及銀行開戶六個環節,形成雄安特色的“1+N”跨省市遷移現代化服務場景。

在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夯實質量基礎的設施建設中,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完善“標準一體化”體系,聚焦消防、工程建設、旅遊、交通、民政等領域,搭建起了京津冀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目前已實現7478項標準共享,其中北京地標2131項、天津地標1033項、河北地標4314項,協同地方標準86項。

三地還積極加強區域商事制度協同,推動“跨省通辦”。推進京津冀企業開辦、變更、註銷政策一致、流程統一;簡化企業跨區域遷移手續,實現遷入、遷出調檔和經營場所變更登記“一窗受理、同步審覈、限時辦結”。目前,北京市企業登記檔案信息已在京津冀全域共享,京冀兩地實現企業電子檔案互查。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也更便利。京津兩地按照“數據跑路、快遞跑腿”的要求,採用全程網辦的形式,優化e窗通平臺郵寄功能,實現了兩地企業設立、變更、註銷及營業執照遺失補領、換髮等登記業務和營業執照等登記結果異地“辦、發、領”,爲羣衆和企業提供觸手可及的“就近辦”企業登記服務。

食品藥品的安全直接關係到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據介紹,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風險會商、協同監管、抽檢監測、執法協作等方面已經簽訂6項協議,對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的違法行爲,採取霹靂手段重拳出擊,通過最嚴格的執法和最嚴厲的處罰,較好地保障了京津冀區域食品藥品的質量安全。其中,北京抽檢監測覆蓋33大類食品共14.1萬批次,食品、藥品抽檢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

在當天的會議上,三地還聯合簽署《京津冀食品委託生產延伸監管合作工作計劃》,該計劃將進一步延伸異地食品委託生產監管路徑,強化食品安全跨區域風險防範,暢通風險預警渠道;簽署《2024年京津冀檢驗檢測認證監管區域合作行動計劃》,爲實現三地資質認定平等准入,構建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檢驗檢測市場營商環境打下良好基礎;簽署《進一步推進經營主體准入準營一體化協同發展備忘錄》,率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北雄安新區,開展准入準營先行先試,計劃將從四個方面11項舉措,共同推進市場準入準營便利化,優化經營主體發展環境,打造“跨省通辦”升級版,爲下一步京津冀市場監管領域一體化發展提供支撐,併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