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特斯拉 大衆汽車加速電動車戰略落地

(原標題:緊盯特斯拉,大衆汽車加速電動戰略落地

大衆汽車在電動車領域提速。日前,大衆汽車推出了兩款ID.4電動SUV車型――一汽大衆ID.4CROZZ和上汽大衆ID.4 X,計劃於2021年初上市,兩款車型的最大續航里程均超過550km,補貼售價將不超過2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參數丨圖片)在國產後不斷降價,目前補貼後的起售價格爲24.99元,而ID.4補貼後售價將不超過25萬元。不過,ID.4定位是SUV車型,Model 3則爲轎車車型。“希望隨着ID.4兩款首秀車型,以及在未來兩年中進一步擴大的ID平臺全系列產品,大衆會成爲中國新能源車的首選品牌。”大衆中國CEO馮思翰表示。

ID.4是大衆汽車基於MEB平臺打造的首款國產純電動車型,馮思翰表示,大衆汽車在2023年前將推出8款ID系列電動汽車。而爲了確保ID.4 X的生產製造落地,大衆汽車在上海安亭新建了全球首座MEB(純電動車模塊化)平臺工廠,一期投資達170億元,比特斯拉超級工廠高10億元,成爲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建造基地。而一汽-大衆ID.4 CROZZ則將由一汽-大衆佛山MEB智慧工廠生產。除了特斯拉外,在20萬元到30萬元電動車細分市場中,電動車的產品並不多,目前僅有小鵬p 7、天際 ME7、威馬 EX6、比亞迪唐 EV、廣汽 Aion LX、ARCFOX αT等產品。蔚來、理想等多數造車勢力產品佈局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而從當前表現來看,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自主車企,其在該價格區間的產品銷量都較低。也就是說,對於大衆ID.4來說,除了特斯拉外,在該價格區間的市場上,尚未出現較強的競品

在電動車領域,大衆汽車一直對標特斯拉。據外媒今年6月份報道,大衆汽車希望加速追趕特斯拉的腳步,爲此成立了狙擊特斯拉的專案“T小組”。“目前,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知名度依然較高。此外,在軟件方面,傳統車企與特斯拉仍然存在差距。因此,在該價格區間,model 3的競爭優勢仍然較大。不過,大衆汽車生產能力是很強的,一旦首款電動車獲得較好的口碑,就會對特斯拉造成一定的影響。”汽車分析師張翔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實現國產化後不斷降價。業內認爲,特斯拉通過降價的手段來進一步搶奪市場份額。對於定價,一汽-大衆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大衆品牌執行總監馬振山告訴記者:“ID.4的定位肩負着普及智能電動汽車的使命,因此在定價時充分考量用戶在整個購車用車生命週期成本,從用戶的需求出發,讓更多的用戶去積極地去接受全新的智能電動汽車時代。”

目前,大衆汽車旗下首款基於MEB平臺上的純電動車ID.3已在海外上市,從其銷量表現來看,EV sales數據顯示,ID.3在9月銷量爲8000輛左右,銷量排名僅次於特斯拉Model 3和雷諾Zoe。

從中國市場來看,過去大衆汽車在電動車領域的表現並不好,與特斯拉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不過,此前大衆汽車推出的純電動車型高爾夫、朗逸、寶來等均屬於油改電車型。ID.4是大衆汽車在MEB平臺上打造的純電動車型,是其在中國市場推出的首款新平臺上的純電動車。

此外,頭部造車新勢力目前在市場表現也較好。在馮思翰看來,大衆ID系列具備的優勢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大衆汽車力求打造平臺全系列車型且設計新穎,競爭對手則把主要精力放在一兩款核心車型上;二是大衆汽車招牌式高品質;三是大衆汽車在差異巨大的環境中來進行純電動車測試,而這樣的資源和覆蓋度是很多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

不過,與其他傳統車企相比,大衆汽車在電動車領域的戰略更爲激進,其開發了全新的純電動車平臺MEB。按照計劃,大衆汽車自2020年起的五年內將投入600億歐元致力於電氣化數字化。在中國市場,大衆汽車曾宣佈,到2022年將攜手合資企業夥伴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化和移動出行服務等領域投資約150億歐元。而打造全新的平臺及電子架構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據悉,研發MEB模塊化電動架構總耗資70億歐元,大衆汽車方面預估,需要到2029年電動車銷量規模達到2000萬輛之後,才能收回MEB平臺的研發成本。

ID.4車型的首秀意味着大衆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戰略正式提速,而大衆汽車激進電動車戰略背後,一方面是想在電動車時代奪取更多市場份額、實現引領,另一方面則是中國“雙積分”政策標準趨嚴,這倒逼大衆汽車等合資車企加快電動車步伐。今年4月10日,工信部對2019年度119家境內、27家進口乘用車生產企業平均燃料消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進行了通報。在119家境內乘用車企中,共有28家車企“雙積分”均爲負。其中,一汽大衆均位於負排行榜榜首,上汽通用、北京現代、北京奔馳、上汽大衆等合資車企均位居負分排行榜前十。

“大衆汽車在成本控制、供應鏈把控等方面具備優勢,在燃油車時代,大衆汽車形成的口碑效應也會對消費者的選擇產生影響。不過,ID系列車型的表現能否超越特斯拉仍需市場檢驗。從短期來看,特斯拉仍會保持領先優勢。”張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