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加拿大溫哥華經驗…… 金融業高層:抑制高房價 課空屋稅最快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撰文直言臺灣當前房價過高,應超前部署避免炒房,外界關心央行年底前是否再祭選擇性信用管制金融業者則急着建議,與其管制銀行貸款,不如直接課徵空屋稅,且「加拿大溫哥華就是最好的借鏡。」

不願具名的金融業高層分析,溫哥華在2018年開始對市區內佔比達5%的空屋,根據評定價值課徵1%的「空屋稅 」,凡是屋主在半年內未出租、閒置,不論是建商或一般的屋主,一律加徵1%,一課徵沒多久,溫哥華房價下跌10%,這也是溫哥華爲阻止房價與租金不斷攀高,在針對外國投資人課徵20%房地產交易稅後,另一具有代表性措施

也有其他多位金融業人士認爲,比出手管制銀行貸款成數利率,空屋稅的效果更快。某金融業高層也觀察,囤屋仍以建商爲主:「很多建商根本不缺錢,因此寧可惜售房子購屋族因此沒有講價空間!」

但若課徵「空屋稅」或「囤房稅」,建商就必須考慮賣屋,否則持有越久,成本越高,購屋族將會有更多協議降價的空間,這位業界高層指出,管制銀行貸款:「並不能直接影響到建商,反而多數財力有限的房貸戶會成受災戶。」

這位金融業高層表示,臺灣的房價近20年來的確漲太多,他並比較臺灣與新加坡的房價指數指出,新加坡從2000年到今天,20年內房價指數上漲僅50%,「但臺灣卻是200%!」

他也進而指出,通膨指數應該包括食衣住行,但攸關「住」的房價,通膨指數計算時卻未將房價漲幅列入,因此臺灣物價指數看似平穩,但卻不足以反映國人生活購買力」的真實現況,也對很多買不起房的市井小民不公;包括臺灣勞動部所訂定的「基本工資水準民國80年爲11,040元,到了109年爲24,000元,僅漲1倍多,但臺灣的房價指數在20年內卻上漲了200%,因此房價太高的問題的確要管,但比起管金融貸款,直接祭出囤房稅或空屋稅,應更爲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