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 醫療發現新方法

▲7歲以前孩童約有3%至5%的會出現過動的症狀。(圖/達志示意圖) 文/吳美枝

近幾年來新聞中常出現學齡幼童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坐不住等的報導,使部分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過動」傾向,也讓人懷疑過動患者是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老一輩的人對這現象總會說:「小孩子嘛,『頑皮』是天性長大後自然就會改善。」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臺灣大學心理系範利霙博士(現爲長榮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對此表示,現今神經影像的診斷技術可以有效協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判斷,因此臨牀上有越來越多的小孩能夠及早發現有這問題,並且及早接受治療。

她表示,確實有一部分「頑皮」的小孩在長大後過動與易衝動的表面症狀會慢慢減少。但是有些小孩即使到了成人仍有明顯的「症狀」,例如:坐不住、急性子、無法專心、忘東忘西情況,導致工作效率低落,甚至會「過度熱心」地幫助他人,這也是病徵之一。凡此都會嚴重影響他們人際關係的發展

過去研究發現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切入點很多,但範利霙博士、周泰立教授與臺灣大學精神科高淑芬主任的研究團隊特別研究腦部「抑制控制」能力與「視覺處理」能力這個區塊。在實驗方法上,他們選擇無輻射傷害且對腦部結構分析清晰的「功能性磁振造影」法,同時結合了臨牀常使用的「神經心理測驗」,以分析病患的「外在行爲」表現,與當下「腦部活動」的變化情況,去了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抑制控制」能力與「視覺處理」能力的關係。

實驗步驟是讓受測者觀看文字意義干擾數字處理的圖表,檢視其能否「抑制」圖表中「文字意義」所產生的干擾,而做出正確的「視覺處理能力」抉擇。結果顯示,注意力不足的過動者需要比「正常人」多一點的時間做決定,而且錯誤比率還頗高。這表示,病患需要比一般人耗費更多的「力氣」進行「抑制作用」。

如果以「功能性磁振造影」檢視腦部活動,會發現更多特別的現象。例如仔細比較與「抑制作用」有關的「右額葉」、「前扣帶回」這兩個部位,研究人員發現「過動症」患者比「正常人」出現更多的「活化現象」。這可能是病患的大腦在這些關鍵區域透過「增加活動」的方式,去「補償」自身不足的「抑制能力」。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部位就是與「視覺處理能力」相關的「左頂葉」,在這個部位,正常人的活化度較高,表示「視覺處理能力」較強,能夠正確接收訊息並快速處理。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者的大腦在這個部位的活化度就明顯不足,也就是他們的「視覺處理能力」比較弱。

然而,這研究團隊也提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者」的腦部會因爲視覺處理能力不佳與抑制能力不足而自行產生「補償機制」。這意味着,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有效引導這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讓他們在成年後有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一研究成果讓相關患者的治療出現了一線曙光

作者吳美枝 |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本文刊登於《科學發展》2016年4月,520期,64 ~ 65頁,以及《科技大觀園-科技部網站,經作者同意授權全文轉載。★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