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作祟!甲亢藥竟使白血球驟降、增死亡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

甲狀腺機能亢進雖然是個常見的疾病,但卻有10%的患者在接受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時,會出現皮膚髮癢的副作用,且嚴重的是還會引起無顆粒白血球症,一旦白血球嚴重缺少時,就會增加感染、死亡率

基因作祟!甲亢藥竟使白血球驟降、增死亡風險(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因此,爲了解抗甲狀腺藥物與無顆粒性白血球症間關係臺大醫院與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團隊,歷經了15年的研究調查,終於發現,人體中若帶有「HLA-B*38:02」和「HLA-DRB1*08:03」2種特殊基因時,就會增加無顆粒性白血球症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自然通訊期刊》。

2種特殊因子齊上身 風險將增48.41倍

臺大醫學院內科張天鈞醫師表示, 該研究反覆從42位患者身上進行研究,發現帶有HLA-B*38:02基因之服藥病患,發生無顆粒性白血球症風險,爲未帶有此基因之服藥病患的21.48倍;而帶有HLA-DRB1*08:03基因者,風險爲未帶有該基因者的6.13倍。此外當兩者都有時,風險則爲未帶有這兩個基因者的48.41倍,只不過,目前研究只適用於亞洲人,不適用於西方人,因爲隨着地區不同,每個種族的免疫也有所不一。

白血球過少 抵抗力弱、增感染風險

至於到底什麼是無顆粒性白血球症,臺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陳沛隆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每個人的體內都有5000~9000顆不同類型白血球,其中顆粒性白血球佔了一半以上,約有2000~6000顆,所以,當顆粒性白血球降至每500/mm3以下時,就稱爲無顆粒性白血球症。當白血球過少時,若不適時停藥、治療的話,抵抗力就會變弱,進而增加感染風險及死亡率。

一旦檢測出爐 民衆即可降低各種風險

根據此結果,目前研究團隊已申請專利保護,期望在一年之後,可幫助患者預先檢驗,若檢出此二基因,就可調整治療策略,甚至可能可考慮在使用貝他交感神經阻斷劑及鋰鹽後,即開刀治療,不僅降低各種風險外,還能減少開銷。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