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量高峰期」亞馬遜估市場將大混亂 海運機構估運價每週漲數百美元

德魯裡估高貨量與擁擠碼頭,會讓未來每週運價漲數百美元。(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第三季貨櫃運貨量進入高峰期,多國疫情反覆加上國際主要港口時間的壅塞問題,包括亞馬遜、沃爾瑪等超大型零售業警告全球貨運供應持續承壓,可能導致聖誕貨品供應不足。而知名海運研究機構德魯裡直言目前看不到解決方案,運價估每週再漲數百美元,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國新年。

業界指出,蘇伊士運河鹽田港雖然全面恢復運營,但延遲開出的船期,加上多國反覆的疫情,讓塞港問題蔓延到其他港口,在歐洲荷蘭鹿特丹德國漢堡英國佛利斯多與法國利哈佛之後,比利時安特衛普也要候港5天,馬士基地中海航運合組的2M聯盟就宣佈未來六週AE55航線船隻暫停彎靠該港。

加拿大溫哥華港因爲之前的森林大火燒燬鐵路部分路段大量貨物推積在港口或火車站待運,馬士基已經警告該港的壅塞問題將造成船期延誤。

雖然大陸航商表示鹽田港現在候港的時間僅需1到2天,但因之前因爲疫情引發的近月停擺狀態,讓美國玩具商現在嚴重缺貨

紐約時報中文網今日有一則新聞國內攬貨業非常關注,報導中指出,英國德魯裡海事研究機構分析「貨櫃運費每週會再漲幾百美元」,該機構高級經理西蒙·希尼(Simon Heaney)認爲,眼前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唯一能希望的就是中國新年,但中國年是在明年1月。中國的工廠多數在農曆新年期間會停工數週,暫停出貨,可以讓各國船隻因貨量減少趕回船期。

國內攬貨業者指出,這幾日確實不停收到各船公司運價調價通知,有關船公司因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指示調查運輸問題,而暫停漲價訊息完全錯誤,而且拜登要調查的並不包括海運運費,而是貨櫃延遲或滯留費,以及鐵路運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