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肯定臺泥金昌石礦主動辦環現差 憂環保署有壓力草率行事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希望臺泥能確實停工,並保障礦場員工生計。(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臺泥日前公告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金昌石礦將停工,辦理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環現差),並公開表示,如果停工超過3個月,國內水泥供應將面臨缺口。地球公民基金會憂心,若環保署迫於壓力,要趕在期限內通過環現差,很難想像會是什麼樣的審查

地球公民基金會肯定臺泥終於決定要進行環保團體當地居民訴求已久的環現差,並說明環現差,是在一個避免環評通過、拿到開發許可後一直不動工情境下,若超過3年還沒動工,開發基地的環境現況恐怕已經跟當年環評時不同,因此產生的「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的機制目的就是希望環評能達到「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爲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功能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金昌石礦從民國97年2月通過環評後,一直到105年8月才舉行開工說明會準備動工,中間經過很多波折,包含花蓮縣政府的八不政策水保計劃審查、營建署區域計劃委員會的審查、甚至有發文詢問環保署要不要環現差卻一直等不到答案狀況過程經濟部竟不斷變更開發許可的認定希望能幫助金昌石礦規避環現差。臺泥現在願意做環現差,代表勇士山可以暫時喘息,透過公開透明的環現差審議機制,當地居民、社會大衆可以更清楚家園上方的山頭,經過一段時間的開採後,目前的模樣、環境的風險等等。

不過,地球公民基金會提到,期待環保署能嚴格辦理環現差的審查,草率行事火速通過都是社會大衆所無法接受的做法;也希望臺泥能確實停工,並保障礦場員工的生計,切莫再操弄工作權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對立,用水泥供應來恐嚇環保署和國人不是明智作法,請臺泥認真做環現差,並利用機會公開透明地與社會大衆和當地居民進行善意的交流,待環現差通過後再開採、沒通過的話就請停止採礦做好礦場關閉計劃及員工安置。

►過期的票券只能丟掉嗎?快來兌換東森幣復活你的錢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