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重申"不造車"戰略,不會投資任何車企

5月24日,華爲今天再發一則聲明,重申“不造車”的戰略;在聲明中,華爲表示,不造車這一長期戰略在2018年就已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華爲表示,至今爲止並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凡是關於華爲造車、或者參股汽車製造行業的信息,均爲謠言

以下是華爲不造車的聲明全文:

有關華爲造車的不實傳言,公司發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今天,我們再次重申:華爲不造車。這一長期戰略在2018年就已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我們認爲,產業界需要的不是華爲品牌汽車,而是華爲三十多年積累的ICT技術能力,來幫助車企造好面向未來的車,即爲車企提供基於華爲ICT能力的智能網聯汽車部件

至今爲止,我們並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以後,凡是議論上說華爲造車、或者參股汽車製造行業,均爲謠言,勿輕信。

我們選擇了北汽、長安和廣汽三家車企作爲戰略合作伙伴,支持它們打造各自子品牌。用了華爲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車,經華爲授權纔可以使用HI標識,代表Huawei Inside。

關於華爲與重慶小康集團旗下的金康賽力斯的合作,華爲是賽力斯SF5的電動部件和HiCar座艙部件的供應商。同時爲了解決華爲授權手機零售店在華爲手機大幅減少情況下的生存問題,華爲在支持部分零售店來銷售此款車,零售店可以獲得相應收益。

相關閱讀:

擁有華爲汽車概念股身份的小康股份(601127.SH)、北汽藍谷(600733.SH)、長安汽車(000625.SZ),近期股價一飛沖天,讓沒有重倉這些股票的股民悔恨得捶胸頓足。

市場對華爲進入汽車領域的成績頗爲期待,不過華爲並未上市,也沒有自己造車,而是把多年來在IT、軟件和通訊上的積累賦能給車企,讓車企有望後發先至。這是資本市場青睞的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好故事”。

有機構認爲,華爲入局汽車,將帶動相關產業鏈公司加速成長,華爲的部分關鍵技術逐步進入汽車產業應用端,潛力和未來的可能帶動了股價上漲。

長安汽車:

稱未與華爲合作開發芯片股東套現40億元

受華爲自動駕駛以及加深合作的影響,近一個月,長安汽車的股票已經上演了數連板漲停。

5月21日,長安汽車早盤走低,最高跌幅接近4%,午盤迅速拉昇,大漲8.46%,報收25元/股。

長安汽車此次大漲,與一則“華爲與長安汽車共同研發汽車芯片”的消息有關。不過長安汽車在下午對媒體表示,該消息不屬實。華爲表示,在公開宣佈合作事宜方面,以汽車廠商的消息爲準。

值得一提的是,當日晚間,長安汽車公告宣佈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表示將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3%,約1.632億股,以收盤價計算,股東或將套現40.85億元。

華爲與長安汽車的合作以及產品落地已經有了消息。

5月20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重慶長安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長安蔚來正式更名爲阿維塔科技

根據公告,阿維塔科技將完全市場化運作,獨立經營,獨立發展,與長安汽車、華爲、寧德時代攜手共創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臺(CHN),打造豐富的智能汽車產品系列,構建“人車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態。

長安汽車表示,未來5年,阿維塔將會基於CHN架構推出5款車型,其中,代號爲E11的車型基於新一代智能電動平臺,定位中型SUV,搭載華爲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目前E11的設計樣車已經下線,正在進行整車調試。

5月21日,長安汽車在互動平臺表示,阿維塔科技有獨立上市計劃,但獨立上市計劃存在不確定性。

北汽藍谷:

傳華爲入股盤中漲停,官方闢謠股價下挫

在宣佈與華爲深度合作後,北汽藍谷頗受資本追捧。特別是發佈華爲加持的極狐ARCFOX阿爾法S車型後,股價從今年2月低點的7元,上漲到了如今的18.89元。

2020年10月,華爲正式發佈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定位汽車界的Intel,實現Huawei Inside。HI全棧解決方案集芯片、操作系統、感知硬件、決策融合算法、雲計算等優勢爲一體,打造1(CC架構)+4(智能駕駛等四大系統)+N(激光雷達、AR-HUD等全套智能化部件)的汽車技術閉環,從根出發來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在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華爲與北汽新能源合作的極狐阿爾法S華爲HI版上市,這是華爲作爲供應鏈企業深度參與的第一款汽車。這款車搭載了華爲L4級別的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在市區做到1000公里無干預自動駕駛。這些超越國內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的亮點和優勢,成爲北汽藍谷股價上漲的推動力。

左手華爲,右手麥格納,與行業技術龍頭深度綁定是極狐ARCFOX阿爾法S華爲HI車型的最大賣點。據瞭解,該車型的訂單數量已經破千輛,將在四季度小批量交付。

日前有消息稱,華爲或將入股北汽藍谷。該消息直接導致北汽藍谷5月20日盤中一度觸及漲停,股價創下近6年新高。

不過華爲很快進行了官方闢謠。5月21日,北汽藍谷股價開盤便遭遇大跌,隨後小幅回調,收報18.89元,下跌1.61%。

雖然否認了入股的消息,但華爲與北汽的合作將更加深入。

北汽藍谷董事長劉宇日前公開表示,未來華爲與極狐的合作將不侷限於自動駕駛,還包括人工智能等方面。除了阿爾法S華爲HI版車型,還將推出4-5款全棧搭載HI解決方案的車型。

銷售渠道方面,極狐今年計劃,在全國開業60家體驗中心,明年開到150家。而目前在全國20個城市,只有共計33家店

對於阿爾法S華爲HI版車型是否會進入華爲渠道售賣,目前官方沒有給出明確答覆。不過與華爲深度合作的另一個品牌賽力斯,已經能在華爲授權店買到。

小康股份:

三個月股價翻5倍,賣車華爲是認真的

此前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小康股份。這隻股票股價的突飛猛進,也是在牽手華爲之後,從2月的13元,暴漲至5月的近70元,股價上漲5倍。上海車展後,小康股份更是收穫的多個漲停板。

4月19日,華爲在上海車展上攜手推出了賽力斯華爲智選SF5,其製造商就是小康股份。這款新能源汽車是華爲官宣“賣車”後最快問世的產品,當天晚上,賽力斯就入駐了華爲商城和線下零售店,開售兩天的訂單就已突破3000輛,目前預定訂單已超過6500臺,超越蔚來、理想和小鵬每月5000輛左右的銷量

而小康股份產銷月報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公司新能源車銷量分別爲1275輛、529輛和2815輛。可以看出,消費者們更多是衝着華爲而來。

據媒體報道,在華爲手機授權店賣車,華爲能在銷售當中獲得分成,包括銷售額的10%,以及經銷商的7%-8%。

5月19日,針對智能汽車業務,華爲輪值董事長餘承東親自確立了新目標,在明年要銷售30萬臺。這是特斯拉2020年在中國的銷量(14.8萬)的兩倍還多。

餘承東提出這個目標的底氣,是華爲擁有5000家智選店,覆蓋中國每一座重要城市。任何一家傳統車企乃至新勢力都沒辦法達到這樣的規模。

華爲正計劃加快推進賣車的進度,7月底前在200家體驗店賣車,年底增長到1000家左右。

在手機業務前景不明的情況下,賣車,華爲是認真的。利用店鋪優勢碾壓競爭對手,這也是資本看好小康股份的重要原因。

“華爲加速汽車智能化發展步伐,更是汽車供應鏈的鮎魚,目前主流車企已充分認識到未來發展趨勢並進行了積極轉型。接下來,比拼的是轉型速度和研發實力。我們認爲,具有較強研發實力和靈活的組織架構能力的車企,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平安證券分析師王德安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鄧凌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