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雕的極地夢想清單之[無人區]:徒步穿越羅布泊 天堂的行走日記
徒步穿越羅布泊 天堂的行走日記
按照計劃,11月28日參加本次穿越活動的來自全國7個省份的12名隊員在敦煌集結。本次活動經過長時間的計劃和研究,大約半年前在8264網公開發貼召集,近百人對此次穿越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和參與的熱情。在和大家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了解,並如實告之大家羅布泊穿越有太多的未知因素和可能會發生想象不到的狀況後,考量了報名朋友們的戶外經歷、假期時間、經費及心理素質等因素,最終確定了本次活動的12名隊員:福建花雕、杭州八戒、浙江沙漠玫瑰、浙江西北風、福建洛越、深圳Lisa、南京梅梅、廣西樂樂、廣東三月、濟南自然逸人、陝西此生那情、海南大灰狼。
我們的計劃線路是:敦煌--玉門關--三壟沙魔鬼城--黑山頭--金礦--八一泉--叉路口--彭加木失蹤地--野駱駝溝--紅十井--羅布泊鎮--鉀鹽礦--十字路口--羅布泊--湖心--餘純順遇難地墓地--樓蘭保護站--土垠--龍城雅丹--庫爾勒--烏魯木齊。徒步段爲18--20天:三壟沙魔鬼城至龍城雅丹,行程五百公里左右。這次活動我們沒有接受甘肅和新疆幾家戶外俱樂部提供的後援支持,沒有配備衛星電話,僅是三輛補給車和嚮導隨隊作爲後勤和安全的保障。
12名隊員見面之前都在網絡上有過交流,所以彼此不是很陌生。海南大灰狼剛到了敦煌就接到單位的工作通知,不得不放棄活動返回,嚴重的失落和沮喪。大灰狼請大家聚餐後,留下了贊助給大家的N包一次性內褲,依依不捨的登上返程的飛機。我們還沒出發就經歷了分別,大家也都很不捨得大灰狼,於是,隊員們操着不同口音的普通話傷感的演繹着一句話“大灰狼被灰(飛)機帶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附:線路示意圖
11月30日 我們出發了
在敦煌檢查了隊員們的裝備情況,主要是抵禦寒冷,裝備不足的在當地補充。按照大家商議的清單採購補給,最重要的是水和糧食,既要保證隊員每天最低限度的需要又要考慮車的承載。中午12點,全部準備工作終於塵埃落定,補給在嚮導和三個師傅的全力協助下也全部妥善裝車完畢,我們租用了一輛10座麪包車把隊員送達我們本次穿越路線的出發地-----三壟沙魔鬼城。
終於出發了,天氣稍微有些陰沉並沒有影響大家興奮的心情,但多少也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來的20天究竟是種什麼樣的狀況。從敦煌出發,我們途徑玉門關和漢長城這兩個赫赫有名的景點。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相傳西域和田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位於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玉門關自西漢武帝時設立,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爲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玉門關所處的位置現在全爲戈壁灘,昔日繁忙的古道已全無痕跡,只剩沙海茫茫。一座荒涼廢棄的被圈起來的土堆城池,如果沒有歷史的見證,如果沒有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悲壯蒼涼的詩句引發人們對“玉門關”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傳說的關塞的嚮往,誰又會相信眼前這一座土堆當年曾經駝鈴悠悠,商賈絡繹,使者往來的一片繁榮輝煌景象。在玉門關以西,有一段全國最獨特漢代長城,據說多就地採用流沙、散石、黃粘土及沿線的各類植物,如紅柳、羅布麻、蘆葦、胡楊樹等逐層疊壓而成,曾被人戲稱爲中國最早的混凝土,現在的城牆經過二千多年的風蝕,多半已坍毀剝落。
我們大家都處於剛上路的興奮之中,並沒有太多的懷古感慨之情,女隊員們依舊不忘“秀”自己的青春美麗,可是她們沒有想到接下來的近20天,她們幾乎沒有可能很痛快的洗洗臉,刷刷牙,更不要說一頭秀髮變得象雜草一樣難以梳理,今天的影象是她們進羅布泊前最秀美的記錄。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壟沙魔鬼城,八戒帶着三輛補給車已經先行進入到我們第一個宿營地,我們爲了進去後能不出來繼續開始我們的行程,基本上是收門票的人要收多少錢我們就給多少錢,額外付了遊覽車的錢後堅持讓我們自己租的車送我們進去,一翻交涉後,管理人員繼續他們的麻將,我們驅車而入。
公園主要是由風蝕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觀。雅丹地貌的岩石多形成於距今約幾十萬年前砂泥質沉積物。顏色呈灰色、灰綠色和土黃色。古老的盆地中心層理水平,邊緣的層理交錯,局部還保存着很多蟲跡化石,顯示着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徵,較鬆軟岩層在大自然疾風暴雨的漫長風化中,導致了各種雅丹風蝕地貌的形成。由於進入公園時候天色已完,我們沒有做太多的停留,我們在它的標誌性雅丹“孔雀”形象的附近走了走,登高看看,片片分佈的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確實千姿百態,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傳奇塑造,氣勢磅礴,確有 “萬艦齊發”的雄偉。
公園公路的盡頭左手2公里處是我們第一個營地,我們到時,幾個師傅已經在八戒的安排下開始生火作飯,整理裝備。事實上從這一天起,八戒就象我們的大總管一樣照顧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包括情緒,真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所有人都得到過他的關愛,和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一頓飯吃的有點忙亂,大家第一天露營,各項工作也進行的有點忙亂,很正常。太陽落山後,荒野氣溫下降很多,大家都把衣服穿在身上依然難抵寒冷,在花雕的倡議下,我們聽着音樂蹦迪取暖,玩着立定跳遠、小白兔跳跳跳的遊戲,讓自己儘量溫暖起來。遠處高點的地方還零星有手機信號,大家也在和家人和朋友做最後的告別。
梅梅秘語心經:
上火車前收到花雕短信“你的到站情況?”復“今晚上車同其他人匯合,明天上午你可以一起看到9個大寶貝了”。當晚,上了火車,沒想到大家爲了等我都沒有睡,感動。西北風第一句話“你好,我是花雕”“你是嗎?不象啊。花雕照片我看過哦,騙人。”八戒豪爽,一杯酒已經倒了過來,豪爽的喝下。藉着車燈昏黃,看了看同伴,真是男的瀟灑,女的漂亮,都是很好相處的感覺。八戒和大灰狼的酒量真是了得,一會兒工夫,似乎一瓶酒都消滅掉了,大灰狼似乎不開心,說着單位電話說有事情,他可能要返回,明天就有了確切消息。洛越很安靜遠不象平時在網絡上那麼活躍,和印象中差異較大。那情最有心事,耳朵裡斷續的飄進八戒勸告他的話語。
敦煌站,花雕領導率車接站。領導比照片上高大、皮膚也沒象我們看到的剛從雪山下來的照片那麼慘烈,說話不緊不慢,滿斯文的樣子,難以想象這樣的人會去過那麼多危險的地方。我是不討領導喜歡的人,因爲出發前就有過爭執,領導讓我記錄遊記,我百般推委;領導很正經的要求大家配臺GPS保證安全講話時,我插話說就係根繩子在嚮導身上拉着走最安全,可以想象當時領導被我氣瘋的樣子,所以人羣中,我主動後撤,悄悄的跟在大家後面。
60元/天的酒店標間還是很舒服的,一層樓到處都是我們的身影。大灰狼真的要走了,大家都不敢勸,畢竟戶外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太多別的重要的是要處理。他請我們所有人吃飯,好多的驢肉,拼起來的長條桌,我坐在最外端,除了偶爾擡頭看到大灰狼和領導親密的喝酒說話,看他那最有特色的帽子外,大多數時間專心吃肉。按照領導吩咐,女生中選出樂樂出納,玫瑰財務,我又被推薦出負責管人管事,心裡不爽,爲啥走哪裡都是這個差事?一聲嘆息。
我曾多次經過敦煌,但從沒有玩過。鳴沙山、月牙泉是幼時大西北在我心裡最美麗的影象,雖然大了知道那裡不過爾爾,卻始終不願意去破壞那份想象。今天住在這個小城,近在咫尺,沒有了不會看它的任何理由。沙漠遠沒有我去過的其它沙漠壯觀,泉也太人工化;莫高窟給我印象深刻,尤其是那室內最高大佛,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心都被震碎了。最喜歡的還是湖邊的一些蘆葦,輕靈、飄逸,在陽光下更象精靈跳動。北方的天氣是我最喜歡的,毫無遮擋的藍天白雲,清爽的風,每一口的呼吸都是那麼的清冽。
後勤有點亂,還沒出發矛盾就顯現出來。物資的採購過於零散、司機間也有小小的矛盾,2天的時間都在互相磨合,和這個談談和那個聊聊,還好大家都是性情中人,大局爲重,溝通並不是很吃力。我就盼着趕快出發,到了沒有人煙的地方大家可能更彼此依靠了。玫瑰抱怨說沒有租用衛星電話,很不安全,我倒沒有太多感覺,這麼多人,還有車,會有大事發生嗎?真發生那也是命中註定的,想似乎都沒什麼用。
出發了,10個人擠坐在麪包車裡,車窗外一片荒涼景象,氣氛有點沉悶。玉門關、漢長城,幾個土包包的古蹟被我們現代人圈起來成了收費景點,這也是祖先爲我們留下的功德。古人要比我們聰明,一些泥巴稻草堆砌的建築幾千年依然不倒,而我們現代人鋼筋水泥鑄造的樓、橋卻經常聽到倒塌的噩耗,真是讓人反思。
進地質公園的時候很煩,國人有點權利面孔就不一樣,求人也是一樣的面孔,好話說着,笑臉陪着,很討厭這樣的感覺卻又不得不,錢照付總算進去了。夕陽下的魔鬼城還是很壯觀的,匆匆一掠而過,我的心理素質不好此時就顯現出來,無心欣賞景色。到了營地的時候心裡還有點忐忑,擔心公園的管理員會從哪裡冒出來把我們揪出去,旁邊的嚮導李大哥勸導我“沒事,管他呢。”
那天應該是農曆的初一的樣子,月亮就一彎溝,近乎看不到。原處高點的地方還有微弱的手機信號,跑過去打電話給兒子,小傢伙忙着看喜洋洋和灰太狼,草草說了幾句就不理我了,有點失落。花雕滿有號召力的,鼓動大家運動抵禦寒冷,營地裡開着車上的音樂、閃爍着頭燈跳DISCO,幾個女孩子都是80後的,玩起來什麼花樣都有,場面很熱鬧。真的太冷,冷得大家一時不適應。我也去蹦了二下就回帳篷了,不適應太熱鬧的感覺。和那情睡在一起,2個胖胖的,又都有胖胖的睡袋,滿舒服的。
相關鏈接:
1、敦煌-----敦煌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隸屬甘肅省酒泉市管轄。東經92°13′-95°30′,北緯39°53′-41°35′。東西分別與瓜州縣、肅北蒙古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相接。全市總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其中綠洲面積1400平方公里,僅佔總面積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圍,故有"戈壁綠洲"之稱。全市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3萬人。總人口中漢族佔絕大多數,回、蒙、藏、維吾爾、苗、滿、土家、哈薩克、東鄉、裕固等10個少數民族僅佔總人口的1.06%。
2、玉門關-----關名。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爲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陽關,玉門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說起玉門關,大家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這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蹟,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鹼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東西走向的長城蜿蜒逶迤,一望無際,每隔5裡或10裡,就築有一座方形烽火臺,在長城烽燧的周圍,還有明顯房屋遺蹟。在東西長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長城,繞過玉門關西側,向南直達陽關,關城北坡東西走向車道直通西域。玉門關關城全用黃土夯築而成,面積約600多平方米。城垣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64米,殘高97米城牆上寬均爲37米,東西牆下寬4米,西北牆下寬49米,開西、北兩門。城頂四周有寬13米的走道,設有內外女牆。城內東南角有一條寬不足1米的馬道,靠東牆向南轉上可直達頂部。
3、漢長城-----在玉門關以西5公里處,有一段獨特的用板土蘆葦築成的漢代長城遺址,最令人稱奇的是,它至今仍基本保存完整。敦煌漢長城的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着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爲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爲牆。長城內則低窪地鋪蓋細沙,稱爲“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禦措施。長城沿線,每隔十華里許築有烽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臺。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消息,所燃煙火遠在三十華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內現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門關西湖一帶保存得最爲完整。漢代烽隧多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築造結構主要有三種:一是用黃膠土夯築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塊夾紅柳、胡楊枝壘築而成;三是用土坯夾蘆葦砌築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達7米以上。有的殘高10米左右。烽隧頂部,四邊築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間小屋。有的頂部現在還可以見到屋頂塌陷的遺蹟和殘木柱等。
4、三壟沙魔鬼城-----位於玉門關以西的戈壁荒漠中,由於地處三壟沙雅丹邊緣,因此被稱爲三壟沙雅丹。三壟沙是一條橫亙於羅布迫東部地區的流動沙丘帶,至今仍受東北風的影響,隨時遊動。這條沙漠帶長約百公里,寬約數公里,在漢代土樑道的沙帶最窄,約200米。遇到起風,沙如遊蛇,在風口中行走,細沙會沿足盤旋到膝蓋處。民間有諺語道:急走流沙慢走水。三壟沙雅丹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土臺高達15—20米,大多土臺可長達200米。所有的土臺都呈長條狀東西排列,猶如茫茫沙海中的一羣巨鯨,或聯合艦隊的一列列戰艦在遊弋,氣勢磅礴。其成因有不同的說法,但大多數人認爲屬洪水沖蝕爲主,在加上風的作用形成。土臺的結構多已沉積層黃土形成,有不同的顏色,在早午晚太陽的光線的作用下,產生不同的色彩世界,奇幻無羣。這裡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運氣好的話,你還可以在這裡撿到文物;但這裡也被稱爲魔鬼出沒的地方,因土臺形狀近似,走進之後容易迷路,若碰上沙暴,風聲如同鬼哭,令人心驚膽戰。
圖片說明:
D01-01
D01-02 敦煌鳴沙山
D01-03 敦煌鳴沙山
D01-04 好酷的洛越
D01-05 起跑線
D01-06 新的飛越
D01-07 Lisa的魔力
D01-08 樂樂的瑜伽
D01-09 終於上到頂了
D01-10 沙丘上的造型
D01-11 千手觀音
D01-12 開心的隊友們
D01-13 途徑玉門關
D01-14 玉門關就剩一大土包了
D01-15 玉門關
D01-16 玉門關附近的蘆葦灘
D01-17 玉門關附近的蘆葦灘
D01-18 玉門關附近的蘆葦灘
D01-19 鹽鹼根
D01-20 玉門關附近的蘆葦灘
D01-21 玉門關前的攝影人
D01-22 春風不度玉門關
D01-23 卻上枝頭
D01-24 玉門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D01-25 在玉門關以西5公里處,有一段獨特的用板土蘆葦築成的漢代長城遺址,最令人稱奇的是,它至今仍基本保存完整
D01-26 漢代長城遺址
D01-27 漢代長城遺址
D01-28 忙着拍照的Lisa
D01-29 漢代長城遺址
D01-30 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爲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
D01-31 漢代長城遺址
D01-32 漢代長城遺址
D01-33 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的長城
D01-34 漢長城上的隨隊攝影師們
D01-35 我們來到三壟沙魔鬼城啦
D01-36 三壟沙雅丹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D01-37 土臺高達15—20米,大多土臺可長達200米
D01-38 趕在太陽下山前多拍幾張
D01-39 攝影的姿勢
D01-40 登高望遠
D01-41 土臺高達15—20米
D01-42 三壟沙魔鬼城
D01-43 聯合艦隊的一列列戰艦在遊弋
D01-44 所有的土臺都呈長條狀東西排列,猶如茫茫沙海中的一羣巨鯨,或聯合艦隊的一列列戰艦在遊弋,氣勢磅礴
D01-45 偶的影子
D01-46 攀
D01-47 有點像鳳凰
D01-48 紅山
D01-49 土臺的結構多已沉積層黃土形成,有不同的顏色,在早午晚太陽的光線的作用下,產生不同的色彩世界,奇幻無羣
D01-50 即將落日
修改
D01-02 敦煌鳴沙山·太極
D01-03 四隻小天鵝
D01-04 杭州八戒
D01-05 千手觀音
D01-06 隊友們在鳴沙山
D01-07 開心的隊友們
D01-08 千年的守侯·玉門關
D01-09 鹽鹼地·蘆葦
D01-10 眩藍·玉門關
D01-11 向生命致敬
D01-12 天與水的愛戀
D01-13 卻上枝頭
D01-14 千年漢長城今猶在
D01-15 漢長城遺址的斷想
D01-16 封存在漢長城的記憶
D01-17 化腐朽爲神奇-蘆葦層層夯築而成的長城
D01-18 三壟沙雅丹·沙海巨鯨
D01-19 魔鬼城的誘惑
D01-20 沙海觀戰
D01-21 攀
D01-22 鳳求凰
D01-23 三壟沙雅丹·紅山
D01-24 隨隊的攝影師們·花絮
12月1日 行走的第一天
從今天開始,我們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羅布泊,懷着敬畏之心去親近感受這片神秘的土地。今天沒有準確的GPS座標點,遠處兩座山的山肩處便是我們今天2號營地,嚮導說這樣鮮明的標誌在羅布泊是非常難得的。
中午的路餐是一個饢一個茶葉蛋一個蛋糕派一個香梨,伙食不錯,至少還有維生素,比預想的要好。大家收拾好行裝就出發了,對於“驢”來說,開始走路是件很高興的事情,走起路來貌似都很輕鬆,經過一些小沙漠,美女們依舊不肯放過“秀”的機會。沙漠後進入了一馬平川的地界,地是沙石路,一層沙子石子下面是軟軟的沙,踩下去深一腳淺一腳,很難找到自己步伐的着力點。在這裡看不見一根草、一棵樹;沒有生命,沒有氣息,似乎進入了一個一切都靜止的世界;往前看,荒漠無邊際,往後看依然了無邊際;只有呼嘯的風聲,還有我們的呼吸聲心跳聲給這個凝固的世界帶來了生的脈動。
因爲看的到目標地,大家心裡都不怕迷失,所以很隨意三五成羣的走着,邊走邊在地上“淘寶”揀石頭,逸人對石頭、根雕頗有研究,大家撿到寶後都找他去甄別,如果他說“還行,能看”,大家都收入揹包中, LISA還撿了塊大大的石頭,很堅定的抱在懷裡,負重前行近8公里。
終於盼到吃路餐的時候了,我們的腸胃還沒有適應在路上的生活,這兩天的清湯寡水早就讓我們飢腸轆轆。在個土堆旁大家一字排開,中午的太陽很溫暖的照耀着我們,飢餓的人們吃着美味的乾糧,以逸人爲代表的好同志更是教育我們珍惜每一點點吃的東西,其代表作就是把一個香梨吃的見骨見筋,那場景讓大家又掀起了拍照的熱情,紛紛抓拍他的可愛表情,於是一組以人爲主題的快樂照片誕生了。笑聲迴盪在空氣中,這片荒原因爲有了我們少了荒涼多了笑聲,羅布泊也許也在笑,因爲她也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笑聲了。
第一天爲了讓大家逐步體能適應,並沒有安排很遠的路程,只有20公里多一點,大約4點左右,這羣“瘋人”就陸續回到的營地,雖然還是有點疲憊,依舊興致勃勃拿出自己的拾荒寶貝展覽拍照。搭好帳篷藉着太着太陽最後一點光熱曬乾昨夜凝結的冰花。晚餐很香,一大鍋的羊肉粉皮大白菜。
花雕和嚮導開車去探明天的路,走了幾個小時,天黑了還沒回來,在羅布泊夜晚開車是非常危險的,沒有方向沒有參照物,大家都很擔心但又沒有辦法,就連3個司機師傅也不敢貿然開車去尋找,只能等待,大家都在不停的活動着禦寒,但眼睛都盯着車子開走的方向。終於看到車燈的光亮了,大家的心才真的放下了,這一刻忽然覺得在羅布泊,我們11個人還有4個師傅都是至親的人,哪個都不可以有任何的閃失,我們是一個整體,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大家都吃好飯後,逸人開始教大家劍術,逸人常年習武,功底自不是一般,大家也持登山杖爲劍,有模有樣的學着。月亮升起來了,好特別,一彎小鉤,黃黃的,害羞的掛在那裡,旁邊居然有一大一小明亮的星星,那樣耀眼的陪伴着它,太陽落山之後,遠處的地平線上一層層紅色的晚霞,象夜的晚禮服,襯着月兒這樣的美人,髮髻上彆着兩顆星鑽,清純美麗!
這就是我們徒步的第一天,路上我們還偶爾討論爲什麼會來羅布泊?爲什麼在明知道這裡的荒涼,沒有太多景觀可看的前提的選擇來?無解,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都很堅定來了並且很堅定的前行着。
梅梅秘語心經:
所謂“望山跑死馬”就是我們今天經歷的,新營地是看的到的遠處的山肩,可是要用一天的時間去走。想象過羅布泊的荒涼,但沒想到它那麼荒涼,在經過三壟沙狀的小沙漠後除了灰茫茫的戈壁地,沒有任何可看的東西。邊走,心裡暗自好笑,怎麼想起來跑這樣的地方來的呢。
餓,很餓,走了大約2個小時,肚子就開始餓,早上吃的很飽,但估計是沒油水的原因,餓的比較快,路餐揹着懶的拿,八戒掰了塊饢給我,吃了幾口,有勁多了。隊友都很強,步伐的頻率很快,我是不太敢走,因爲我擔心今天走興奮拉傷了,後面還有那麼多路呢。同逸人走了一段,聽他講地質學,講如何看鑑賞石頭,邊聽邊說幾句好話把他撿到的好看的石頭哄騙到手,見到我這樣有點小“無賴”的女人,逸人一臉的無可奈何。
午飯,手沒有洗,水果也沒有洗,當然是因爲沒有可用於做這個使用的水,還是拿了張溼紙巾擦擦,達利園的派,真是平時看都不看的牌子,肚子餓吃的還滿香的。唉,嘆口氣,苦日子就這樣開始了。
走在最後,離開人羣,羅布泊有了夢幻的感覺。蒼茫寂寥的大地,只有雲與天的陪伴,站在那裡不動,世界變的靜止,感覺着遠處的雲層翻轉,瞬間的遊離,似時光的一種更迭,那種感覺就象電影裡的某個鏡頭,主人公站在那裡,佇立凝望,頭頂雲層翻滾、時光飛逝,歷史變遷------
第一天沒有一點想拍片子的感覺,不曉得怎樣去表現這樣的寂寞與荒涼。
相關鏈接:
羅布泊-----泛指的羅布泊爲羅布泊荒漠地區,東起玉門關,西至若羌至庫爾勒的沙漠公路,北起庫魯克塔格山山脈,南至阿爾金山腳畔,總面積達9.7萬平方公里,跨越了新疆和甘肅兩省地界。由於人們習慣使用泛指的羅布泊概念,離開庫爾勒數公路的戈壁就被列入羅布泊範圍了。狹義的羅布泊指該地區於70年代乾涸的中國最大飄移湖,位於該地區中心位置,也是最低窪地區。現雖爲乾涸湖盆,湖底面積仍有1200多平方公里,呈橢圓形,因爲逐年乾涸,形似大耳朵。曾經的羅布泊是一片面積達3,006平方公里的水域,被譽爲中國的第二大咸水湖。碧波浩淼,是鳥獸棲息的好地方,而且也是羅布人繁衍生息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可到現在,除了風沙、烈日與白茫茫的鹽殼外,羅布泊的水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二萬平方公里的羅布泊地區已杳無人煙。這樣大的變化,引起了世人的關注與反思。作爲曾紅極一時的羅布泊二邑:車師國和樓蘭國,也不復存在了,只留下風沙漫漫的串串駝鈴之聲。 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祁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
圖片說明:
D02-01 能源---出發時每人分到半公斤花生米和一公斤葡萄乾
D02-02 羅布泊的早晨
D02-03 覓
D02-04 早飯
D02-05 我們就要出發嘍
D02-06 合個影 一起徒步穿越羅布泊
D02-07 人跡
D02-08 行走
D02-09 大漠黃沙
D02-10 沙海論劍
D02-11 小分隊在行進
D02-12 穿越
D02-13 浩瀚沙海
D02-14 快樂的那情
D02-15 行行攝攝
D02-16 行行攝攝
D02-17 上帝畫下的曲線
D02-18 三壟沙
D02-19 翰海·LISA
D02-20 光與影
D02-21 路
D02-22 行進中的我們
D02-23 行進中的我們
D02-24 行進中的我們
D02-25 逸人吃梨
D02-26 如影相隨
D02-27 我們的營地-----山肩在遠方
D02-28 西北風第一個走到營地
D02-29 LISA還撿了塊大大的石頭寶貝,很堅定的抱在懷裡,負重前行8公里
D02-30 逸人的收穫
D02-31 途中淘寶秀
D02-32 大家都吃好晚飯後,逸人開始教授劍術
D02-33 八戒學藝
12月2日 初識羅布泊的風
老天爺彷彿是要考驗我們的意志,天氣十分寒冷。今天是我們第一天需要完全依靠GPS座標定位找到新的營地,雖然大家在出發前都接受過花雕如何使用GPS的培訓並且人手一臺,但早上出發前花雕還是強調鑑於今天行進路程地貌比較複雜,要求大家結組前進,並且安排八戒收隊。
北京時間10點30分左右我們出發了,行進的直線距離只有21.9公里,但多爲連綿的丘陵狀小山,花雕說盡量走直線,於是我們開始不擇路的翻小山過小嶺。天一直是陰沉的,冷風颼颼地打在臉上,大家全副武裝,連臉都包裹的嚴嚴實實,口鼻呼吸的地方都結有冰霜。一層層的山,雖然不高,確也很容易迷失方向,誰爬到高處時都會給同伴一個方向的指引。作爲收隊的八戒更是盡責,最後路段中,洛越和梅梅因爲腳上有了些傷選擇稍微平緩的路繞過一座小山,遠遠的就看到八戒站在大部隊行進方向的山頂上張望等待。終於走到了GPS顯示的營地位置,但爲了找到一個能夠稍微躲避風的營地,我們又繼續前行了一公里。
天氣變得越發惡劣起來,狂風大作,吹得天昏地暗。羅布泊的風是亂吹的,瞬間就可以改變風向,象一柄巨大鋒利的鐵蓖子,橫掠地面。這樣的大風,這樣的寒冷對羅布泊來說可能是習以爲常的,但對於我們着實是個考驗。一個帳篷要幾個人協助纔可以搭成功,只要你稍不留神,風就可以把你手中的東西颳走;大家忙亂着,用身體壓着帳篷、打着地釘、拽着外帳、在風裡大聲彼此呼喊着,汽車都被吹得晃動,好似也在顫抖。我們努力想以車子爲樁,拿蓬布搭起一道圍牆,可是幾十米的蓬布被風吹得象一個大大的風箏,我們死命地拽着都抵不過風的力量,趔趄着,摔倒,似乎要和蓬布一起被風帶走。“圍牆”沒有作成,最終幾個人全身趴在蓬布上才把它捲了起來,望風興嘆。
晚飯後大家都抵不住寒冷,早早的鑽進帳篷。夜晚的風足足有8級以上,整夜的呼嘯着,帳篷都被吹的變形,迎風的蓬布幾乎都被吹得壓到臉上。此時,心裡有了些恐懼,開始體驗到羅布泊的味道,很難想象如果都是這樣的天氣,我們後面的路程將是多麼的殘酷,夜裡幾次醒來依然聽到是怒吼的風聲,很難再熟睡,感受着羅布泊風的暴虐、淒厲和兇險。
梅梅秘語心經:
腳起泡了,2個,一個血泡一個水泡,都比一元硬幣還要大,每走一步都很辛苦,腳下都是咕唧咕唧的聲音。老大說不要挑,我索性拍照留念,繼續走,看它不斷演變後的樣子,讓疼痛變成一種常態的享受。
那夜的風真大,可惜了我新買的沃德羽絨服,在和風做”搏鬥”用蓬布搭圍牆時,被風拽的跌跌爬爬,一身都是灰.睡在帳篷裡很緊張,正好是迎風面,整個帳篷都幾乎壓到臉上,那情說你往我這裡靠靠,怎麼靠都有被風掀跑的感覺。整夜經常被風驚醒,聽着風聲想象着帳篷外的情景,狂風下的荒原不知道是怎樣的天昏地暗,忽然發現兒子很明智,走的提醒我要找個胖胖的阿姨睡,一來防止被風吹走,二來即使狼來了,狼也會先吃胖的,幼稚的童語在那樣的夜晚想起,真是溫暖.
相關鏈接:
1、羅布泊的大耳朵之謎-----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羅布泊的照片上,羅布泊竟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對於這隻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觀點認爲,這主要是50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衝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着大量泥沙,衝擊、溶蝕着原來的幹湖盆,並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狀條帶。正因爲乾涸湖牀的微妙的地貌變化,影響了局部組成成分的變化,這就勢必影響乾涸湖牀的光譜特徵,從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科學家們衆說紛紜,爭論不已,也許對於羅布泊的爭論永遠都不會結束。
2、駱駝刺-----屬豆科、駱駝剌屬落葉灌木。駱駝刺分佈內陸乾旱地區,新疆全境都有分佈,尤其以南疆居多,主要枝上多刺,葉長圓形,花粉紅色,6月開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開放20 余天,結莢果,總狀花序,根系一般長達20米。從沙漠和戈壁深處吸取地下水份和營養,是一種自然生長的耐旱植物,新疆各地均有分佈。駱駝刺有花內和花外兩種蜜腺,花外蜜腺泌汁凝成糖粒,稱爲刺糖,羣產量可達30—40公斤。駱駝刺是駱駝的牧草,所以又稱駱駝草,是一種矮矮的地表植物。
在巍巍祁連山下 , 在茫茫戈壁灘上 ,生存 着一種西北內陸所獨特的植物——駱駝刺,無論生態系統和生存環統如何惡劣,這種落葉灌木都能頑強地生存下來並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君不見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 在白楊都不能生存的環境中,只有一簇又一簇的駱駝刺在陽光下張揚着生命的活力。
因爲這種植物莖上長着剌狀的很堅硬的小綠葉,故叫駱駝剌,但它畢竟是草本植物,是戈壁灘和沙漠中駱駝唯一能吃的賴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駱駝草。駱駝草往往長成半球狀,大的一簇簇直徑有一、二米,一般的一叢叢直徑有半米左右,小的星星點點無計其數,一直延伸到視線以外。據導遊說,這種植物的根系十分發達,是地表上莖葉半球的兩倍甚至三倍,在春天多雨的季節裡吸足了水份,可供這一叢駱駝草一年的生命之需,所以它能在這種惡劣乾旱的環境裡生長。
圖片說明:
D03-01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D03-02 荒涼
D03-03 出發啦
D03-04 穿過小山脈
D03-05 天高地遠
D03-06 途中偶爾秀一把
D03-07 歇會
D03-08 淒涼之美
D03-09 穿行在那荒漠之中
D03-10 西北風發現一處人類遺棄物
D03-11 路餐
D03-12 天高雲淡
D03-13 偶爾發現一株植物-----駱駝刺 大家都挺興奮
D03-14 再與它來張合影
D03-15 這裡駱駝刺就多了
D03-16 浙江沙漠玫瑰
D03-17 深圳Lisa
D03-18 行進的直線距離只有21.9公里,但多爲連綿的丘陵狀小山
D03-19 一層層的山,雖然不高,確也很容易迷失方向,誰爬到高處時都會給同伴一個方向的指引
D03-20 玫瑰和西北風
D03-21 快到營地了
D03-22 廣東三月用GPS首個找到預定集結點,徒步30公里誤差僅12公分,榮獲著名的話梅糖獎
D03-23 營地設在廢棄的金礦區,找到個避風處
D03-24 第二批到達的隊員
D03-25 附近的遺棄物
D03-26 開始紮營
D03-27 風大一個帳篷要幾個人協助纔可以搭成功
D03-28 大家忙亂着,用身體壓着帳篷、打着地釘、拽着外帳、在風裡大聲彼此呼喊着,汽車都被吹得晃動,好似也在顫抖
D03-29 我們努力想以車子爲樁,拿蓬布搭起一道圍牆,可是幾十米的蓬布被風吹得象一個大大的風箏,我們死命地拽着都抵不過風的力量,趔趄着,摔倒,似乎要和蓬布一起被風帶走
D03-30 “圍牆”沒有作成,最終幾個人全身趴在蓬布上才把它捲了起來,望風興嘆
D03-31 梅梅腳上起了個大血泡
D03-32 Lisa幫廚
12月3日 閒庭漫步
早上醒來,風停了,如我們所願,心裡鬆了一口氣。早飯是前夜的剩飯熬成的粥,帶着焦糊的味道,實在難以下嚥,爲了飽肚子有力氣走路,大家還是就着鹹菜吃了下去。
天氣晴朗,大家的心情也變得明媚起來,身體也逐漸適應了日行三十公里的強度,越走越強悍。今天的直線距離是25.1公里,開始路上有連綿的山,站在山上眼睛習慣望向遼遠,羅布泊難以言說的美,蒼茫孤寂卻很有氣勢,大風景造就人的大心胸與思維,經歷了荒原最強烈的震撼,在浮華塵世也許也可以做到波瀾不驚。山上的石頭被犀利的風吹成了片狀,讓人驚訝的是石片的姿態,片片豎立着向上高高的聳立,鋒利如利劍,又象散開的石花,冷峻卻又千姿百態。有的石片上還有精美細膩的花紋,有的花紋象奇怪的天體文字一樣。看着這被風雨雕琢後的石片,誰能不驚歎大自然的神力呢?每個人都嘖嘖稱奇、感慨着,花雕、洛越、逸人一邊走更是一邊研究着如何用鏡頭去表現這些美麗的石片。
獨自走在路上,很享受的一種感覺,天高雲清、溫暖的太陽、荒蕪的莽原,日益沙化的山一點點在身後隱去,一種行者的自由,一種不悲傷的孤獨。走在羅布泊,就是走進時空的光怪陸離,走進思維的天馬行空。羅布泊,會讓年輕的心一瞬間變得蒼老,也會讓思想忘卻時間的存在,時間在這裡變得凝滯,凝滯的時光中,又沉沉的感悟着滄海桑田的變幻和生命的無奈與渺小。
荒涼對於羅布泊來說只是一個最先讓人想到的形容詞。千古之空萬古之茫,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連一根活着的草莖都不見,教人體會到了荒涼的極致,荒涼在這裡似乎被賦予了哲學意味般的抒情氣氛。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只有洛越、梅梅和花雕還在路上。洛越因爲前2天走路沒控制好節奏,胯骨受了損傷,這2天用雙杖支撐很辛苦的走着;梅梅的兩個腳上都有很大的血泡也舉步爲艱,花雕今天負責收隊,所以邊拍照邊陪着這2個傷殘人士慢慢走着。當GPS上顯示離營地只有1公里距離的時候,我們索性更加放慢了腳步,盡情欣賞着落日的美麗,拍攝光與影完美的融合。
終於到了營地,同伴都搭好了帳篷,炊煙裊裊,“家”的氣氛總是很溫馨熱鬧,我們似乎又從一個恆古的時代回到了現實,歌舞昇平。我們著名的歌星-----八戒、西北風和司機張師傅唱盡古今名曲伴着嚮導李大哥韻味十足的新疆舞,讓羅布泊的夜晚也不再寂寞,歡歌笑語,舒緩着大家一天的疲倦。
梅梅秘語心經:
風停了真是讓我鬆了口氣,雖然算是比較皮實的人,比較有忍耐性的人,心裡還是有幾分懼怕羅布泊,比較是浩瀚的充滿兇險的無人區。
路上看到很多石山、石花,貌似鋒利如利劍的石片,一腳跺下去,碎如粉末,心裡幾分悲哀,堅強的石頭也耐不過風的折磨,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堅韌,如花一樣綻放美麗,猶如女子,大多看得堅強無比,內心卻十分的脆弱。
很長一段路是獨自走的,八戒停下來等我,說看我獨自走了很久沒有說話,怕我得沙漠憂鬱症,跟着他的頻率走了一段,腿和腳都開始痛,還是讓他先走了,自己慢慢前行。隊伍拉的很長,路又是起伏不平,遠遠處看到一輛車開來,前後一看沒有人影,估計是到金礦的過路車,但我還是不敢繼續往前走,在羅布泊被搶去做壓寨夫人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情。站在那裡等後面的隊友,車上的人伸出腦袋張望着我,終於回頭看到了花花和洛洛的影子,等他們走近,我才又開始繼續往前走。
花花趕了上來一起走,這邊腳已是走的生痛,那邊耳朵裡全部塞滿他誇獎我的聲音,“你很強哦”“你是強驢哦”,真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聽着他誇我,總讓我想起馬三立的傳統相聲:一人醉酒,喊他同伴打開手電,讓他順着光拄爬上去,然後他同伴關了電門,他呱唧掉到了地上。不過花花是個好的領導者,他永遠都不會關上電門,在他一遍遍的鼓勵中,他讓你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
那天的夕陽很美,我們走在山上離太陽很近,三個人奔着太陽而去,那樣的場景總是讓我感動,恨不得時光停止,讓自己融入夕陽中,暖暖的燃燒,直至灰燼。
相關鏈接:
1、羅布泊的詭異之謎-----爲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爲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遊蕩,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爲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衛員失蹤,事隔30餘年後,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餘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臥乾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出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鑑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於偏離原定軌跡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終乾渴而死。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由於羅布泊深藏在沙漠深處,人們要想靠近它十分困難。而僅有的幾次成功的現場考察,卻在理論上產生了嚴重分歧。早在19 世紀下半葉,就有學者來到
羅布泊進行了考察。他見到的湖泊蘆葦叢生、鳥類聚居,是一大片富有生機的淡水湖;可這個湖泊與中國地理記載的羅布泊有南北一個緯度的差別。所以有人認爲他見到的可能根本不是羅布泊,真正的羅布泊早已經乾涸。也有人據此提出了驚人的想法:由於匯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攜帶大量泥沙,造成了河牀的淤塞,填高了湖底,於是羅布泊便自行改道,遊移到了別的地方。這正是那個學者發現的湖泊。
2、片岩-----其特徵是有片理構造,是常見的區域變質岩石。原巖已全部重結晶,由片狀、柱狀和粒狀礦物組成。一般爲鱗片變晶結構、纖狀變晶結構和斑狀變晶結構。常見礦物有云母、綠泥石、滑石、角閃石、陽起石等。粒狀礦物以石英爲主,長石次之。
綠(色)片岩 原巖一般爲中性至基性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鈣質白雲質泥灰岩等,經低級區域變質作用形成,是綠片岩相中常見的典型岩石。礦物成分主要有綠泥石、綠簾石、陽起石、鈉長石、石英、方解石、白雲母,副礦物有磁鐵礦、榍石、磷灰石等。
圖片說明:
D04-01 我和逸人的帳篷搭在這“避風塘”
D04-02 曾經有人煙的小型金礦區
D04-03 濟南的逸人
D04-04 天氣晴朗,大家的心情也變得明媚起來,身體也逐漸適應了日行三十公里的強度,越走越強悍
D04-05 嚮導李師傅、司機張師傅和孫師傅、營地總管劉冬
D04-06 一望無際
D04-07 一枝獨秀
D04-08 綠色片岩區域
D04-09 綠片岩一般爲鱗片變晶結構、纖狀變晶結構和斑狀變晶結構
D04-10 洛越因爲前2天走路沒控制好節奏,胯骨受了損傷,這2天用雙杖支撐很辛苦的走着
D04-11 讓人驚訝的是石片的姿態,片片豎立着向上高高的聳立,鋒利如利劍,又象散開的石花,冷峻卻又千姿百態
D04-12 大自然中的渺小
D04-13 逸人又發現個寶貝
D04-14 遠古天然根雕
D04-15 有的石片上還有精美細膩的花紋,有的花紋象奇怪的天體文字一樣
D04-16 人走屋空
D04-17 一處挖金礦人的遺蹟
D04-18 片岩與枯木
D04-19 梅梅一邊走更是一邊研究着如何用鏡頭去表現這些美麗的石片
D04-20 洛越的堅韌,雖然落後不放棄
D04-21 看着這被風雨雕琢後的石片,誰能不驚歎大自然的神力呢?
D04-22 走在羅布泊,就是走進時空的光怪陸離,走進思維的天馬行空
D04-23 羅布泊,凝滯的時光中,又沉沉的感悟着滄海桑田的變幻和生命的無奈與渺小
D04-24 體驗荒涼的攝影人
D04-25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只有洛越、梅梅和花雕還在路上
D04-26 迎着太陽走
12月4日 幸福原來是這樣的
今天是大家公認的羅布泊中最幸福的一天,幸福指數直線飈升。
幸福一:路程短。爲了補給生活用水,我們今天的營地是赫赫有名的八一泉。直線距離只有18.9公里,並且一路下坡,路比較好走,終於讓我們雙足有了短暫喘息的機會。
幸福二:景觀豐富。我們沿着一條大大的河牀一路向西,嚮導也未能準確的告訴我們這條河曾經的名字,水流沖刷的痕跡依然存在,乾裂的河牀、寬寬的河道在昏黃的陽光下似乎在對我們講述這裡曾經的歷史。午飯後,我們經過了一片曾經的沼澤地,大片的蘆葦花在陽光下醉醉的伸展着,庸懶、被風妖冶的吹着;腳下的路軟軟的如同沙漠,踩下去每一步都是深深的腳印。沙地上清晰可見很多種動物的腳印,花雕教我們認識了黃羊和野駱駝的足跡,還有一些我們不認識的,猜測可能是野兔?狼?也許,因爲接近八一泉的緣故,這一地段的植被有了生命的跡象,不再是一味的枯黃,我們拍到了幾種帶着小葉甚至開花的植物,洛越和花雕還拍攝到了鳥,在這裡看到任何一個有生命的東西都會讓人感動、讓人欣喜若狂。在這片空曠的荒漠上還散落着幾座形態詭異的彩色雅丹,造型迥異、色彩斑斕。它們不像魔鬼城那麼渾厚,那麼熱鬧,更多的是特立獨行,寂寞無邊。在一座雅丹高處我們還發現了GPS的官方測繪點。
經歷了幾天灰褐色戈壁景象之後,今天的景緻給了我們極大的視覺上的享受,大家行行攝攝。“傷殘”的洛越天天揹着的心愛的佳能5D今天終於派上了用場,三月更成了他的專職模特,三月也很有耐心地配合着我們的攝影師們,“站那別動”、“站上去點,不要回頭”、“就這樣,看那邊----”
幸福三:終於可以洗澡了。我們依舊是最後一批到達營地的,遠遠的就聽見八戒大聲喊着“快點哦,洗溫泉了!”。走近,泉眼邊的樹上掛滿了同伴洗乾淨的衣物,每個人的臉上滿是幸福的感覺,出來5天終於有水可以盡情的洗臉、洗腳、刷牙。早回來的人還藉着溫暖的陽光在蘆葦叢中洗了澡,據說有全裸洗的,還有互相幫忙洗的,於是江湖上便有了盛傳的八戒和逸人結下了“摸腚之交”生死交情的傳說。大家香噴噴的開着“香噴噴”的玩笑,三月、梅梅、洛越也在那情和逸人的協助下洗了頭,人瞬間清爽了很多。
八一泉又名甜水泉,其實水還是有一點點鹹的,處在沼澤地中。這眼在古絲綢路上曾經哺育過無數人的清泉,現在依舊有泉水從地下汩汩而出,形成一個小的井口,裡面注滿清水,四周長着茂盛的蘆葦。這裡有一間無人的小木屋,兩棵綠色的胡揚樹,大片的蘆葦叢,路邊樹立一個大牌子標註“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恢復項目區”。
幸福四:美味的晚餐。晚飯是大鍋的米飯和大鍋的筍乾、黴乾菜燒肉,還有青炒菠菜。筍乾和黴乾菜是玫瑰帶來的家鄉菜,吃起來讓人有了回家的感覺;菠菜是我們進羅布泊以來第一次吃到的綠色蔬菜,雖然有點凍,大家依然感覺很珍貴。捧起碗來,大家不由的喊着“幸福哦,好幸福哦。”
幸福在晚飯後繼續上演,幾個師傅們撿來了很多枯木和枯紅柳點燃了篝火,熊熊燃燒的火苗溫暖了冰冷的夜,大家圍火團團而坐,烤着頭髮,拿登山杖挑着、烤着剛洗過卻也凍得冰闆闆的衣服。我們的篝火晚會也拉開了序幕,西北風好象沒有當兵的經歷卻會唱很多革命歌曲,歌聲雄壯悠揚;八戒最擅長就是演繹各類歌曲,使之具有濃郁的八戒風格;逸人和後勤總管劉冬總是一笑不笑地給我們講着笑話,劉東的經典話語“那是必須的”已經成爲我們流行的口頭禪;逸人自從和八戒有了“交情”後就再也沒有了老大哥的威嚴,一邊教我們“烤火不解懷,白搭一把柴”,一邊迎合着八戒的話題冒出各種更加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來;那情幽雅起身,轉了180度坐下,說出了另句名言“烤了A面,烤B面”,把被風吹的冰冷的後背轉過來烤火;洛越也似乎忘了病痛活了過來,一邊幫忙找柴火,一邊給我們表演火上穿越,最配合不好的就是花雕,端着相機一次次抓拍火上飛的場景,一次次拍得不理想,央着洛越“再來一次嘛---”,於是洛越樂呵呵的“飛”了一次又一次。
感慨下幸福!幸福,也許就是一種感覺。在羅布泊的這一天裡,一捧水,一碗飯,一堆火,一羣簡簡單單的人,都讓人感覺幸福無比。
梅梅秘語心經:
再一次的明白,原來幸福的感覺真的很簡單,原來人可以很簡單的生活卻讓心靈感覺快樂豐富。
相關鏈接:
1、幸福指數-----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所謂“幸福指數”,就是衡量民衆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幸福指數”的概念起源於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爲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近年來,美國、英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開始了幸福指數的研究,並創設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數。如果說GDP、GNP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準,那麼,百姓幸福指數就可以成爲一個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標準。百姓幸福指數與GDP一樣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監控經濟社會運行態勢;另一方面,它可以瞭解民衆的生活滿意度。可以說,作爲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它是社會運行狀況和民衆生活狀態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發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英國"新經濟基金"組織去年對全球178個國家及地區做了一次幸福排名,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榮登冠軍,中國排名第31位。世界發達國家的幸福指數反而不靠前,非洲國家平均成績最不理想,包攬了最後10名中的7位,津巴布韋倒數第一。 來源:《陝西日報》
2、羅布泊的水是最不可靠的水,偌大的一個羅布泊都幹了,何況一眼泉水?水,只是羅布泊的一個幻景。八一泉——唯一的淡水泉
圖片說明:
D05-01 新的一天開始了
D05-02 早上我去營地周邊轉了轉
D05-03 陽光下
D05-04 出發了
D05-05 依舊望不到邊
D05-06 隊友走在前面
D05-07 梅梅揀到的羅布泊藝術品
D05-08 幾公里外發現這獨立的樁子,我以爲是個人
D05-09 眺望
D05-10 無際
D05-11 發現個早已乾枯的湖泊
D05-12 三月的帽子
D05-13 大自然的傑作
D05-14 遠方發現一個鐵塔
D05-15 土石
D05-16 發現蘆葦羣落
D05-17 三月
D05-18 空曠
D05-19 飛翔在羅布泊的天空
D05-20 頑強
D05-21 風
D05-22 飄逸
D05-23 凝固的時空
D05-24 生命之花
D05-25 蘆葦蕩
D05-26 荒漠植物
D05-27 荒漠植物
D05-28 值得欽佩的生命
D05-29 這一地段的植被有了生命的跡象,不再是一味的枯黃
D05-30 野駱駝的腳印
D05-31 偉岸的洛越
D05-32 腳下的路軟軟的如同沙漠,踩下去每一步都是深深的腳印
D05-33 三千年的胡楊
D05-34 一處微型雅丹地貌
D05-35 鬼斧神工
D05-36 梅梅攝影中
D05-37 坐地成佛
D05-38 在這片空曠的荒漠上還散落着幾座形態詭異的彩色雅丹
D05-39 在這片空曠的荒漠上還散落着幾座形態詭異的彩色雅丹
D05-40 在這片空曠的荒漠上還散落着幾座形態詭異的彩色雅丹
D05-41 發現的軍用測繪鐵塔
D05-42 它們不像魔鬼城那麼渾厚,那麼熱鬧,更多的是特立獨行,寂寞無邊
D05-43 彩色雅丹
D05-44 GPS測繪標誌
D05-45 在一座雅丹高處我們還發現了GPS的軍方測繪點
D05-46 造型迥異、色彩斑斕
D05-47 一處微型雅丹地貌
D05-48 一處微型雅丹地貌
D05-49 一處微型雅丹地貌
D05-50 進入羅布泊以來第一次見到的野生動物,我、洛越和三月追着它拍
D05-51 幸福三:終於可以洗下頭了
D05-52 人瞬間清爽了很多
D05-53 鼕鼕在跳火堆玩
D05-54 照片拍虛了----卻記錄下了快樂的瞬間
D05-55 進羅布泊第一次烤火 唯一的洗衣服
12月5日 艱難行進
第二天一早起來,在未燃盡的火堆邊續了點火,把燒紅的木炭放在一起座了一鍋水,剩下留有餘溫的碳灰上放了幾個凍得冰冷僵硬的饢,很快饢變得酥軟,今天也是我們第一次在羅布泊吃到熱的烤饢。清晨依然很冷,帳篷裡外、夾層滾落下片片冰凌,測試下了溫度,零下15度。清理乾淨營地,將所有的垃圾焚燒掩埋。新的一天,我們開始了在羅布荒原上新的征程。
八一泉——怪石坡——庫姆塔格沙漠邊緣的6號營地,全天行程近30公里。今天的路很難走,出了八一泉便是長滿枯草的鹽鹼地,貌似堅硬的地面踩下去都是淹至腳踝的鬆軟粉狀灰土,令人步履飄浮,舉步爲艱。路上我們看到了雷殿生走過的痕跡,路標、工具、散落的木柴、掩埋食物的土堆,還發現了很奢侈的沒打開的整罐啤酒,這些道具在花雕的組合下,拍出了一組幾大“魔頭”一路“西行”的雄偉照片。
直線距離13.5公里後,我們到了怪石坡。那山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卻因滿山都是被風吹的奇石而很有名氣。這些石頭就是人們常說的風礪石,也有人稱之爲風凌石。風礪石的形成主要在戈壁灘和溼地的交界地帶,由於風力的作用,飛沙走石、將那些硬度小和疏鬆的石塊吹成了沙粒,而那些堅硬的岩石,又被風揚起的沙粒來回磨礪成一層層的奇形怪狀,散落在沙漠中的石頭就是在億萬年的風化過程中生成的。羅布泊裡經常可以看到風礪石,但在怪石坡更爲集中。每一塊石頭都有可琢磨的地方,有的象動物,有的象雅丹地貌,還有的石頭有被玉化的痕跡。風礪石的花紋和質地是其它寶石所沒有的,形狀色彩都獨具特色。我們從石頭中感悟大千世界的奇妙,就象是翻閱一部自然的奇書。想到這些石頭都經過千百年風的洗禮、吹蝕,沙的磨打與雕刻,心中對每塊石頭都有了敬畏的感覺。
大家都在逸人的指導下,發現、撿了很多自己心儀的小風礪石。這些石頭後來大多被我們帶出羅布泊,成爲我們對羅布泊的紀念之一。
天色漸暗,我們依然在路上,行走在越來越軟的地面,我們無法加快行進的速度。大家的腿、腳都有了疼痛的感覺,就連花雕也因爲今天的鞋子不適合走沙漠地形而磨起了泡,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讓我們這些走在後面的“嫩驢”大大的得意了一番,收隊的老大反倒讓我們收容了。我們根據GPS的指引儘量走直線,翻山越嶺,越過一道嶺後,我們進入了沙漠地帶。天黑了,我們還有6公里的直線距離,我們開始有點緊張。羅布泊裡面沒有路,卻又處處是路。除了太陽和依稀可辨的遠山,沒有任何的參照物,又可能會有野獸出現,這裡沒有草木,沒有電杆,沒有蛙聲……夜晚的沙漠給人異樣的死寂。走在後面的6個人都拿出了頭燈、打開GPS開始急行軍,機械地挪着雙腳,彼此鼓勵着,消除荒涼中的恐懼……終於沙漠中看到了“家”的燈光,心裡一下塌實溫暖了起來,一路奔着燈光前行。
今天走的很辛苦,全天徒步近9個小時,大家的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傷痛,很累!
梅梅密語心經:
幸福的感覺還在空氣中瀰漫,貪婪的嗅着水的味道,我們依依不捨離開八一泉。太陽升起的時候就是我們要出發的一刻,沒有任何可想象的其它可能,路程纔剛剛開始,看不到路的盡頭,我們只有走,繼續走------
那天有個場景讓我記憶很深刻,正是我們準備吃中午飯的時間,逸人順手從經過我們的車頂上拽了一顆蔥下來,簡單的扒了下皮,一分三遞給了我和花雕,我沒有接,那麼辛辣的大蔥估計吃不下去,逸人和花就着早上烤過的饢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看着他們吃的好香,禁不住要了一點也吃起來,大蔥此時變得很美味,羅布泊對人的改變潛移默化的發生着,在不經意間,讓人的生存回到了最原始的狀態,我在想原來人生存下去是這樣的簡單。
都說痛並快樂着,那天有了充分的體現,在和煦的陽光中,我們慢悠悠的在怪石坡挑揀着石頭,慢慢的欣賞玩味,忘記了時間和路程。當天漸暗的時候,才恍然發現離營地還好遠,一行人快速行軍,花的腳上起了泡,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找着各樣的話題和他聊天,希望能讓他忘記腳上的感覺,儘量走快點。那段夜晚的路我們速度很快,GPS顯示大約5公里多每小時。當我們看到營地的篝火時候,我一下子就沒力氣了,腳無論如何都擡不起來,一步都不想走,最後的一公里我好象是在花雕用登山杖拖着,逸人在後面趕着才走到營地,我可憐的腳和腿哦,似乎不再是我的。
累的一句話都不想說,近乎是坐在小板凳上挪動着吃飯\裝水\烤火,大家都很累,擠擠的圍坐一圈,圈子隨着火苗的大小擴大縮小着,各自捶腿捏腳。好象是我出的主意,喊着大家無論坐在誰的旁邊大家順時針替旁邊的人捏肩,逆時針捏腿。按摩的效果可能沒什麼,但那場面真的熱鬧溫馨。
相關鏈接:
1、羅布泊的怪石坡-----其實怪石坡原來這裡並沒有名字,而是很多探險家來到這裡的時候總能撿到一種造型非常奇特的石頭,於是便給這裡起了這個怪石坡的名字。這種石頭和雅丹類似,沙礫在當地風力的作用下不斷打擊石頭,經過漫長的歲月後便形成了這種奇特的樣子,而它也可以作爲研究當地地質變遷的標本,機會難得,我們都在這裡撿上了許多塊留作紀念。
2、饢-----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麪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麪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饢坑(吐努爾)烤制,饢坑呈圓形,以土燒製而成。添加羊油的即爲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爲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麪和添加劑成分、麪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爲怪了。
烤饢是吐魯番維吾爾族最主要的麪食品。“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可以一日無饢。”足以證明饢在維吾爾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圖片說明:
D06-01 陶醉的三月,因爲太難得了
D06-02 幸福的Lisa,在享受這唯一
D06-03 實在不起眼卻又大名鼎鼎的羅布泊八一泉
D06-04 有一個大牌子標註“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恢復項目區”
D06-05 亂哄哄的早飯
D06-06 中午路餐:饢、蘋果、火腿腸和派
D06-07 強驢西北風
D06-08 野駱駝的毛
D06-09 野駱駝的“金蛋”
D06-10 掛在樹枝的野駱駝毛
D06-11 羅布泊的植物
D06-12 羅布泊的植物
D06-13 羅布泊的植物
D06-14 東南西北風
D06-15 天然來雕琢
D06-16 發現人類遺物----真讓人興奮啊
D06-17 我們收集到了一大堆乾柴
D06-18 好看的破桶----在羅布泊就美呢
D06-19 擺個Pose
D06-20 荒野之中不忘秀
D06-21 千年胡楊
D06-22 千年胡楊
D06-23 千年胡楊
D06-24 胡楊根藝
D06-25 著名的怪石坡
D06-26 那山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卻因滿山都是被風吹的奇石而很有名氣
D06-27 逸人每次都是收穫良多
D06-28 大家都在逸人的指導下,發現、撿了很多自己心儀的小風礪石。這些石頭後來大多被我們帶出羅布泊,成爲我們對羅布泊的紀念之一。
D06-29 交流收藏品
D06-30 終於等到有些特色的雲
D06-31 終於等到有些特色的雲
D06-32 終於等到有些特色的雲
D06-33 終於等到有些特色的雲
D06-34 趕緊照下來
D06-35 土涯
D06-36 有點像加里森敢死隊
D06-37 曾經湖泊
D06-38 天色漸暗,我們依然在路上,行走在越來越軟的地面,我們無法加快行進的速度
D06-39 再累不忘秀一把
D06-40 我們根據GPS的指引儘量走直線,翻山越嶺,越過一道嶺後,我們進入了沙漠地帶
D06-41 難得一見
D06-42 羅布泊裡面沒有路,卻又處處是路
D06-43 暗下的沙漠給人異樣的死寂
D06-44 樹影
D06-45 圍着火堆坐成一圈互相捶背 羅布泊經典之一
12月6日 拜祭彭加木
陰天。太陽始終是灰白的,霧茫茫。路程全部是沙漠,沿途沒有什麼新鮮的景觀,有些疲憊的我們都埋頭走路。無光無影,談何攝影,大家都沒有什麼拍PP的熱情。今天路餐只有饢、一根小小的火腿腸,一個已經凍掉的梨,還有2塊金絲猴奶糖。冷風中沙堆旁,逸人就着生蔥和姜吃着冰冷的饢;洛越兩口就幹掉了那小小的火腿腸,樂樂和梅梅一邊用手溫暖着梨一邊小口口的咬着,牙有被冰掉的感覺。
大約5點多,我們就都回到了營地。離營地大約500米的距離就是彭加木失蹤紀念碑,因彭加木的遺體目前仍沒找到,這個碑只能算是紀念碑。碑用木柵欄圍起,木柵欄裡放有很多塑料花,有一隻香爐,還有一些乾癟的祭奠食物。大漠無言祭奠英魂,雖然人們到現在都無法解讀他的消失之迷,但是對於這位時任中國羅布泊科學考察隊長的科學家,在當年那麼艱苦惡劣的環境下多次進入羅布泊進行研究考察,心中還是滿懷敬佩之情。在柵欄裡還有一個鐵盒子,是他的家人擺放了他的照片、寫給他的信,表達着痛苦的思念,也盼望着有一天可以找到失蹤多年的他。1980年6月17日只留下一張簡單的字條 “我向東面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時三十。”,彭加木就這樣消失了。我們拜祭了他,想象着網絡上討論的他失蹤的N種可能,想象着他仍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同我們一起行走着……
夜,大家圍火而坐,忽然間都有了點想家的情緒,少言的洛越望着火很深沉的說了一句“我想女人了。”讓大家狂笑不止,一杯青稞酒一圈又一圈的傳着,大家藉着酒勁溫暖着身體,溫暖着心。
梅梅密語心經:
生是什麼?死是什麼?活着又是什麼?陰沉的天讓心也象注水了一樣,沉甸甸的,一路無風景可看,眼睛被荒漠折騰疲勞了,心卻不安分的東想西想,想的也多是無解的哲學問題,羅布泊的荒涼讓心也變得異常的荒涼,荒涼的都不想再走下去,荒涼的沒有盡頭。
無景可看,無光可拍,甚至話都不願意說一句,除了中午和樂樂、人和洛一起吃飯外,大多數時間一個人走着。腳上老泡還沒消,又起了新泡,情緒上沒有一點興奮點,真想就坐下來不走了。終於看到了營地和晃動的人影,我想我一定要擁抱下我第一個見到的人,我需要點力量,需要點鼓勵,需要點溫暖。第一個見到的人是李大哥,我很想去擁抱他,他卻拿着DV在不停的拍我,還在說看你樣子好可憐哦,走路的樣子象宋丹丹演的老太太,鼻子一酸,眼淚還是沒掉下來,這樣哭太沒名氣了。
先回來的同伴們都去看彭加木了,我真走不動了,把相機丟給洛洛,喊他幫我拍2張照片。等他們回來的時候,我翻出了一個珍藏版的蘋果,我咬了第一口就傳了出去,似乎那蘋果被5-6個人一人咬了一口,忘記了最後核兒落在誰手裡,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一定是被啃的乾乾淨淨,沒有浪費。嗚呼,今天想起來覺得是多麼的不可思義,連最起碼的衛生觀念都忘記了,但在那個時候是那麼自然而然的。
晚飯後圍坐烤火的時候,我想自己去看看彭加木。他的失蹤紀念墓碑距離我們營地大約只有500米的距離,白天的時候在營地就可以遠遠的看見。帶上頭燈,我朝那個方向走去,月亮已經從我們出發時候的彎鉤狀變成了半圓型,被陰暗的天空遮攔得也昏昏暗暗的。我關了頭燈,一瞬間我看不到前面了,站在那裡沒有了方向。哦,這就是羅布泊,迷失原來是這樣簡單的事情。回頭依稀還可見營地的燈火,心裡不再恐懼。繼續打開頭燈,看不到前面的紀念碑在哪裡?我只好低頭找尋地上同伴下午走過的腳印,沿足跡前行。紀念墓碑前滿眼的花和食品,想來一定是很多人都在祭奠想念他。在1980年6月17號這個日子定格之後的這樣久的時間裡能被人們如此的想念,彭加木是幸福的。一路冥想往回走,碰到了找我的花雕,回到火堆旁被同伴批評,說晚上還瞎跑,他們開始時還看到有燈光,後來就不見了,大家都不放心喊花花去迎我。
那天晚上喝醉了,大家都在一種說不出的情緒中,本是一點點酒在傳來傳去取暖之用的,後來演變成幾個人逼着東東把剩下的1/3塑料桶的酒都喝掉了。其實那酒真難喝,明顯就是酒精兌水;其實我真的沒有酒量,喝的不多反應卻很大,笑着,唱着,鬧着-----真是很折騰呢。
相關鏈接:
1、彭加木 生平簡介-----彭加木(1925年~1980年),原名彭加睦,廣東番禺人。1925年6月出生。1947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在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任助教。1949年後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當研究員,1979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院長。1980年5月,他帶領一支綜合考察隊赴新疆羅布泊考察。6月17日,彭加木獨自一人到沙漠裡找水,不幸被流沙吞沒,之後一直未找到他的遺體。對他的失蹤,全國曾風傳過各種說法和猜測。多年來,官方和民間曾多次發起尋找,均一無所獲。近日,又傳出發現彭加木遺體的消息,據稱,這次發現的屍體與與彭加木有五大相似之處。
1947年在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到中央大學農學院任教,專攻農業化學。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中國科學院準備組織一個綜合科學考察委員會,分赴邊疆各地調查資源,他主動放棄出國學習的機會,積極向組織提出要求,赴新疆考察。他在給郭沫若的信中說:“我志願到邊疆去,這是夙願。……我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道路的勇氣!”1957年身患縱隔惡性腫瘤,回到上海治療。他以頑強的意志同疾病作鬥爭,病情稍有好轉就重返邊疆。先後踏遍雲南、福建、甘肅、陝西、廣東、新疆等十多個省區,曾十五次進疆考察並幫助改建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後任該院副院長。還三次進入羅布泊地區,調查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爲開創邊疆科研工作傾注心血,併爲發展我國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1980年5月,他帶領一支綜合考察隊進入新疆羅布泊考察,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揭開了羅布泊的奧秘。6月17日,考察隊在庫木庫都克附近紮營。其時,汽油和水所剩無幾。爲了解決這一困難,繼續東進考察,他獨自外出找水走向沙漠深處,迷路後因飢渴而昏倒,不幸被狂風掀起的沙浪淹沒,爲發展我國科學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1982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榮稱號。
1947年畢業於南京中山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先後擔任中央大學農學院土壤系助教,中國科學院助理員,助理研究員,1961年,上海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選爲上海全國人大代表,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的羅布泊進行探險,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時,因科學考察中缺水, 彭加木主動出去爲大家找水,不幸失蹤,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化作了羅布魂,將他對羅布泊之情、對巴音郭楞之情永遠系在巴音郭楞人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心中。
2、彭加木羅布泊的三次探險-----
▲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3月30日, 彭加木和幾個科學工作者環羅布泊一週,採集了水樣和礦物標本,對當時流入羅布泊的三條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河水的鉀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認爲羅布泊是塊寶地,可能有重水等資源。重水是製造核能源不可缺少的物質,六十年代我國需花大量外匯購買。他不顧身患癌症的身體,主動請纓爲國家找天然重水,但由於時間短促,一無所獲,但他的獻身精神卻感動了人民,人民將其選爲全國人大代表。
▲第二次考察是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中日兩國電視臺組成《絲綢之路》攝製組,到羅布泊實地拍攝,聘請彭加木爲顧問,先期到羅布泊進行了細緻的科學考察,他說:“我彭加木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路來的勇氣,我要爲祖國和人民奪回對羅布泊的發言權”。此行取得了許多驕人的科研成果,爲國家尋找到了許多稀有的寶藏。這次科學考察發掘填補了我國一些重大科研領域的空白,糾正了外國探險者的一些謬誤。科學考察結束後,又爲中日兩國攝製組找到了從古墓地、興地山進入樓蘭的道路,還重走了從樓蘭環繞羅布泊到達若羌的絲綢之路中段。
▲第三次是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 他任中國羅布泊科學考察隊長,首次穿越了羅布泊湖盆全長450公里,因1972年前是水鄉澤國,誰也無法穿越,在湖盆中採集了衆多的生物和土壤標本,採集衆多的礦物化石,收集了衆多的第一手科考資料,爲我國綜合開發羅布泊做了前贍性的準備。
不幸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失蹤了,國家先後4次派出十幾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人拉網式的尋找,面對着黑風暴颳起的沙包、沙樑、沙山,卻沒有絲毫蛛絲馬跡,人們終於知道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化作了“羅布魂”。
3、彭加木失蹤前行走路線圖-----
1980年6月5日 史無前例的縱貫羅布泊湖底的任務
1980年6月5日,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考察隊在彭加木的率領下,由北向南縱貫乾涸的湖底,終於按計劃到達本次考察的終點——米蘭,打開了羅布泊的大門。史無前例的縱貫羅布泊湖底的任務,首先被中國科學考察隊勝利完成。他們是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汪文先、馬仁文、閻鴻建、沈觀星、陳百泉、司機陳大華、王萬軒、包紀才和駐軍某部隊的無線電發報員肖萬能。
1980年6月11日 科考隊準備再次橫貫羅布泊地區
6月11日,完成縱貫羅布泊任務的考察隊在米蘭農場小憩後,即準備沿古絲綢之路南線再次橫貫羅布泊地區,然後取道敦煌去烏魯木齊,以結束這次兩個多月的野外考察工作。
1980年6月16日 考察隊所帶汽油和水幾乎耗盡
6月16日下午2時許,考察隊來到庫木庫都克以西8公里處。此時,車上所帶的汽油和水都幾乎耗盡,按計劃,還有400公里路程。經討論,他們決定就地找水。當天下午沒找到。晚上,開會決定,向當地駐軍發電求援。彭加木親自起草了電報稿:“我們缺水和油,請求緊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
1980年6月17日 彭加木獨往沙漠找水
6月17日上午9時,部隊回電同意援助物資,並要求提供營地座標。下午1時,司機王萬軒到車裡取衣服時,在一本地圖冊裡發現一張紙條,看後不由大吃一驚:“我向東面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時三十。”彭加木冒着50℃多的高溫單人找水,這在沙漠裡是極其危險的。
4、彭加木失蹤的十種可能-----
第一種:彭加木被外星人接走
第二種:彭加木逃往美國
第三種:彭加木被直升飛機接到原蘇聯
第四種:被與彭加木有分歧的同行人員殺害
第五種:迷失方向找不到宿營地
第六種:不幸陷入沼澤被吞沒
第七種:被突然坍塌的雅丹砸住
第八種:被狼羣吃掉
第九種:蘆葦包中躲避炎熱暈倒,風沙掩埋
第十種:掉進空間隧洞……
5、彭加木給同行的最後一封信-----
彭加木失蹤前曾給時任上海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組副組長的陳作義,發出了最後一封信:
我們在五月三日出發到南疆考察,五月九日開始進入湖區,一個七人的探路小分隊帶上四大桶水、二大桶汽油、一頂帳篷、糧食炊具等物,自北往南縱穿羅布泊湖底。
進入湖區的第三天,遇到鹽鹼皮(鹽殼),汽車輪胎被鋒利的鹽晶塊“啃”去一小塊一小塊的,無法繼續前進。而所帶的油、水又已消耗不少,只得原路返回。
在山裡常常找不到路,在湖裡則是一望無邊,沒有一個定位前進的目標。這兩天正在準備,再度進入湖區,縱貫羅布泊,希望到達阿爾金山前。打算後天出發。我們將在六月底前結束這一階段的考察工作。信是請人帶到有居民點的地方發出的。
一九八〇年.五.二十八於羅布泊西北部山前的一個營地。
6、彭加木 最新消息-----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羅布泊湖東南方向的庫木庫都克以西4公里處意外失蹤,受到舉國關注,對他的失蹤,全國曾風傳過各種說法和猜測。多年來,官方和民間曾多次發起尋找,均一無所獲。近日,又傳出發現彭加木遺體的消息,據稱,這次發現的屍體與與彭加木有五大相似之處。
2007年6月2日,探險愛好者劉先生和朋友一行4人在位於哈密大南湖戈壁與羅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羣拍照時,發現一具乾屍,他們懷疑這就是彭加木的遺體。
核心提示:“我往東去找水井。”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留下紙條,往東去了!其實無論是官方組織的搜救隊,還是民間的探險團隊已在這塊土地上苦苦尋找了27年,但彭加木就像是空氣一樣在羅布泊地區神秘蒸發了,留下諸多的猜測給後人。27年之後的今天,幾位野外探險者發現的這具乾屍會是彭加木嗎?
·1、在羅布泊附近
當年,彭加木的走失地,在庫母塔格沙漠羅布泊鎮附近以東,而此次野外探險者們發現的乾屍,則在羅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羣附近。
·2、170釐米身高
在有關彭加木的特徵描述裡,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文字: 他生前爲寬額頭,身高172釐米。此次發現的這具乾屍,身高恰恰在170釐米左右,從圖片上也能看出,死者生前是寬額頭。
·3、白色的確良襯衣
據曾經給彭加木先生開車的司機、當時的車隊隊長王萬軒老人回憶:至於襯衣,彭加木先生有一件藍色的,一件白色的。而此次發現的這具乾屍,身上穿的正是一件白的確良襯衣,而這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流行的衣料。
·4、藍色長褲
王萬軒老人清楚地記得,彭加木當時穿着藍色長褲,這與探險者們發現的乾屍特徵也是一致的。
·5、上海牌手錶
彭加木走失前戴了一塊上海牌手錶,但是已經沒有人記得這塊手錶的錶帶是金屬的還是皮革的了。而在這具乾屍身上,恰恰有一塊上海牌手錶。
最新消息,2007年7月9日上午,記者帶着從羅布泊帶回的乾屍物品取樣,再次找到一直關注此事的彭加木生前好友、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專家閻鴻建。
此次去羅布泊求證,本報記者一共帶回了6件物品取樣,分別是乾屍的頭髮、襯衣、褲子、皮帶、手錶、毛衣的取樣。在經過一系列細緻觀察後,閻鴻建告訴記者:“我發現沒有一件物品是屬於彭加木的,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彭加木的遺體。”
閻鴻建看完手錶後說:“雖然當時男、女式手錶都很大,但這隻表應該是女式表。”
在看完乾屍身上的衣物取樣後,閻鴻建說:“這件白襯衣上有明顯的條紋,彭加木當時穿的是純色襯衣,在我們那個年代很少有人穿帶條紋的襯衣。”
這是一塊上海牌機械錶,表上時間是10時50分。紅色的錶盤顏色鮮豔依舊,錶帶有修過的痕跡。白色襯衣大部分已經風化但卻可以分辨出是的確良布料,藍色長褲沒有損壞,腰部扎着老式插口皮帶。屍體上的黃色手織毛背心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最流行的織法。(圖片來源:新疆都市報)
閻鴻建還說:“乾屍身上的這件淡黃色毛衣是機器織出來的,並且是開衫款式,而我記得彭加木當時穿的是淡灰色的套頭毛背心。就這三件物品加上發現乾屍的距離,我現在可以確認這具乾屍不是彭加木的遺體,太遺憾了。”
圖片說明:
D07-01 陰天。早起就有火堆,我發明了烤饢
D07-02 三月、那情和梅梅
D07-03 饢烤下好吃多了,也是中午的路餐
D07-04 拍張紀念
D07-05 真的好香啊,不信你嚐嚐
D07-06 張師傅和李師傅
D07-07 太陽始終是灰白的,霧茫茫
D07-08 路程全部是沙漠,沿途沒有什麼新鮮的景觀,有些疲憊的我們都埋頭走路
D07-09 隊伍在後面呢
D07-10 經常見到野駱駝的腳印
D07-11 傍晚時分,我們走到了彭加木失蹤紀念碑處
D07-12 碑用木柵欄圍起,木柵欄裡放有很多塑料花,有一隻香爐,還有一些乾癟的祭奠食物
D07-13 在柵欄裡還有一個鐵盒子,是他的家人擺放了他的照片在裡面
D07-14 彭加木英姿
D07-15 彭加木的家人
D07-16 彭加木的愛人
D07-17 彭加木的愛人親筆信
D07-18 照片背後的留言
D07-19 在柵欄裡有一個鐵盒子,是他的家人擺放了他的照片、寫給他的信,表達着痛苦的思念,也盼望着有一天可以找到失蹤多年的他
D07-20 滿懷敬佩之情
D07-21 我們合影留念
D07-22 因彭加木的遺體目前仍沒找到,這個碑只能算是紀念碑
D07-23 我們想象着網絡上討論的他失蹤的N種可能
D07-24 大漠無言祭奠英魂
D07-25 我們拜祭了,想象着他仍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同我們一起行走着……
12月7日 無語
和昨天非常相似的路程,除了荒涼並無其它感覺,直線距離21公里。
晚飯很清淡,沒有肉。
花雕補充-----晴天。大家徒步出發後,我和嚮導與其他三位駕駛員師傅開了個短會,強調了一下安全問題,希望能互相配合,平平安安走出羅布泊。玫瑰有些累沒有參加徒步。今天我是走在隊伍最後當收容隊長。路上地面有點硬,我的棉軍膠鞋不大合腳,好像又磨出了水泡。到達營地休息小會後,我合幾個隊友一起去了附近的大沙丘看落日和拍照,大約有一個多小時,來回二公里多。全天徒步約27公里。
梅梅秘語心經:
因爲前夜酒醉,大約2點多才睡,心裡一直忐忑不安。團隊紀律是我寫的,明確有一條不許酗酒,可是我自己雖然喝的不多,卻醉了。一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老大承認錯誤,懇求他不要責怪其它隊友,老大答應,我心才放下來,準備出發。
事實上那天我被老大在路上批評了一路,很婉轉的不停批評。最後我急了,告訴他“你再批評我,我就不走了。”
那天似乎沒有什麼可記憶的,我的路書上也只有上面寥寥2句。但那天晚上沒有肉吃真的是讓我抓心撓肺的,走了一天路下來,那饢能提供的熱量通常還沒走到營地的時候就消耗了,我們是那樣期盼營地的晚飯,期盼着吃到肉。
相關鏈接:
自然界中的沙丘-----沙丘 英文名稱:sand dune
小山、沙堆、沙埂或由風的作用形成的其他鬆散物質叫沙丘。沙丘的存在是風吹移未固結的物質所致。
沙丘通常與風吹沙佔據大片面積的沙漠地區有關。
例如在撒哈拉沙漠,沙的沉積約佔700萬平方公里。沙丘沙的移動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通過跳躍的過程,風把沙粒颳起,吹移一短距離後再落下。沙子在刮過多石的表面時,沙粒可能彈起幾米高,否則它們在地表面上移動只有幾釐米高。
第二種,跳躍的沙粒再一次碰撞地面,並藉助衝擊力將別的沙粒推向前進。這種運動稱作表層蠕動。形成沙丘最簡單的方式是:一個障礙物,如石頭、植物,阻止了氣流,使沙子在順風一側堆積起來。沙丘逐漸增大,對風攜帶的沙所起的阻擋作用就更大,在下風隱蔽處截住跳躍的沙粒。沙丘增大後,開始順風緩慢移動,呈更不對稱的形狀。沙丘對氣流的干擾越來越大。這時在沙丘向風的一面風速加大,跳躍沙粒被吹動向上,並越過丘峰,下落到下風丘坡的上部,造成比較陡峭的滑面。沙丘沙粒的直徑往往小於1毫米,可使沙粒停住的休止角約爲35度。當滑面更爲陡峭的上段達到或超過這個角度時,丘坡變得不再穩定。沙子最終滑下滑面,於是沙丘便向前推進。這就是沙丘會移動的原因。由障礙物導致形成沙丘的看法不能解釋沙丘如何在平滑、水平的表面上形成,並構成由許多大小形狀相等的沙堆組成的沙海。有一種看法是:這種沙丘是由空氣和地面的摩擦阻力造成的,而且這種沙丘形成的方式與沙波紋在河牀或海灘上形成的方式很相似。新月形沙丘是一種典型的沙漠地形。月牙尖伸向下風方向(在有大量沙子的地區,新月形沙丘可能接合成橫向沙丘之“海”,新月形沙埂在這裡不十分明顯。在植物被損壞,並被風颳出一凹地的地方形成拋物線沙丘。雖然它們在平面圖上略似月牙形,但月牙尖向上風面延伸,滑面在新月形沙丘的外側。它們順風移動,形成U字形)。新月形沙丘的高度可超過27米。長條形沙丘是長長的沙埂。一般來說,它們沿盛行風的方向成一條線。這種沙丘的滑面很可能由旋渦形成。長條形沙丘的沙埂之間的凹處的沙子已被風颳走。沙埂延伸很長的距離,有時達幾公里。沙丘主要爲新月形和長條形兩種。在某些地方有一種星形或角錐沙丘,在平面圖上呈多角星形。人們認爲這種沙丘並不移動,所以成爲沙漠旅行者的路標。
沙丘的類型可以根據含沙氣流結構、風力方向和含沙量的不同進行分類,也可以按照風力作用的方向和沙丘形態分佈之間的關係進行分類。沙丘主要有以下三大類:①新月形沙丘,又稱橫向沙丘。平面如新月,走向與風向垂直或大於60°。沙丘兩側有順風向前延伸的兩個尖角,高度一般在數米至十餘米 。迎風坡爲凸坡 ,較平緩 , 坡度約5°~ 20°;背風坡爲凹坡,較陡,坡度約28°~34°。其形成過程可分爲:餅狀沙堆階段、盾狀沙丘階段、雛形新月形沙丘階段和新月形沙丘形成階段。風沙流流經沙堆產生不同的風速變化、氣壓不同的分佈特點,沙堆頂風速大,氣壓小,背風坡風速小、氣壓大,沙堆背風坡形成渦流,將沙子堆於沙堆背風坡的兩側,並形成背風坡兩尖角之間的馬蹄形小凹地,凹地繼續擴大,雛形新月形沙丘形成。不斷的加積,沙丘增大,背風坡的沙粒因重力下滑,渦流再吹向兩側,發育兩翼,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便形成。新月形沙丘相互連接形成新月形沙丘鏈、複合新月形沙丘和複合沙丘鏈等形態。當橫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叢阻礙時可以形成拋物線沙丘,平面形狀與新月形正好相反。繼續發育形成平行低矮的雙生沙壟。②縱向沙壟。沙丘形態的走向與起沙風合成風的方向基本一致(一般小於30°)。長條狀展布,最長達數十千米,高約數十米,寬數百米。沙源豐富時形成複合型縱向沙壟。③長時期的多風向風沙流的作用下,在山前或地形較複雜的地區可形成金字塔沙丘,蜂窩狀沙丘等。
圖片說明:
D08-01 鼕鼕煮的麪條味道不錯
D08-02 那情吃的津津有味
D08-03 八戒的寶貝
D08-04 逸人
D08-05 每天的路餐差不多
D08-06 玫瑰
D08-07 走在路上最多見的就這野駱駝腳印
D08-08 風蝕地貌
D08-09 乾枯河牀
D08-10 野駱駝的骨頭
D08-11 沙漠雅丹
D08-12 也是景觀
D08-13 中午路餐
D08-14 在羅布泊見到的第二隻野生動物
D08-15 像小蜜蜂
D08-16 路途漫漫
D08-17 勤勞的八戒撿回個好大柴
D08-18 沙漠無邊
D08-19 荒漠精靈
D08-20 到達營地休息小會後,我和幾個隊友一起去了附近的大沙丘看落日和拍照
D08-21 三月
D08-22 花叢中的洛越
D08-23 走向沙漠深處
D08-24 那情
D08-25 偶和洛越
D08-26 大沙丘上
D08-27 羅布泊的落日
12月8日 午夜驚魂
忘記從哪天開始,我們開始享受花雕的“叫早”服務。這位被我們習慣稱他爲“老大”、“花花”的同志,通常是在北京時間8點30分,新疆時間的6點30分,天剛剛有些矇矇亮的時候,準時在他帳篷裡喊到“起牀嘍!”,通常老大的第二句話是喊“西北風”,在聽到西北風應答後,老大的第三句話是“音樂” 。於是有很多個清晨,我們都是懶懶的躺在睡袋裡靜靜的聽着劉歡那首《在路上》和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聽着“是誰 在敲打我窗 ,是誰 在撩動琴絃……”看着第一縷金色的陽光照在帳篷頂上。早起的逸人已經在幫助總管劉冬點火煮早飯,把凍成冰坨子的礦泉水用剪刀一瓶瓶剪開放到鍋裡燒化。逸人一邊忙碌通常還會忽悠“快看哦,好漂亮的日出哦……”,通常第一個被忽悠出帳篷的是洛越,一手提着褲子一手拎着5D衝出帳篷。後來,發現有被忽悠的可能,人就變得聰明瞭,聽到喊聲後先把頭先伸出帳篷看看。
第8天的路程行程近30公里,鹽鹼地,堅硬的地面連登山杖都難以扎動。大家都沒有刻意的去走直線,而是儘量選擇好走的地面。在羅布泊,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還成不了路,很多地方你都找不到下腳的地方。
隊伍拉的很長,最強的西北風走路頻率如同小跑一樣,幾天來一直處於前鋒的位置,逸人和樂樂步伐穩健也走在前面,接下來是玫瑰、三月和那那,八戒的小腿和腳踝都有了損傷,第一次步履艱難的走在了隊伍後面,後組還有剛感冒好轉的LISA、梅梅和很努力尋找感覺拍片子的洛越和花雕。今天的荒原、枯木、枯草、小雅丹地貌在藍天、幾朵薄雲的映襯下有了點新鮮的味道。
營地在一個大土堆後的凹凹裡,風很小。傍晚時,天空出現很美麗的火燒雲,大家都爬在地上一通狂拍。晚飯改善生活吃的是羊肉白菜粉條,我們這些飢餓的人個個如狼似虎,女生也可以吃下滿滿的一盆飯菜。飯後依舊是圍火而坐,很疲倦,有一搭無一搭的聊着,所有人今天似乎都走到了體能的極限,大家烤着走溼的鞋、鞋墊、襪子和傷痕累累的腳。每個人都不停的敲打着腿腳,互相推拿按摩,恢復體能準備着明天的行程。
將近11點的時候,一件離奇的事情發生了。玫瑰在土堆上發現遠處有車燈若隱若現,劉冬拿望遠鏡一看,果真有兩輛車向我們方向駛來。深夜、荒原、無人區裡,不知道是什麼狀況的我們都有點緊張,來者何人何意?大家都在猜測着。男隊員和師傅們都出了帳篷穿好了衣服,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不斷上到高處偵察打探。花雕說“沒事,估計是趕路的,去礦上的,誰沒事到無人區來打劫”, 但女隊員還是不敢輕易去睡覺,下意識的圍在會武功的逸人和嚮導李大哥的身後。那車似乎也在和我們捉迷藏,忽隱忽現,有的時候似乎停在那裡不動,不知道是不是看到我們的火光也不敢貿然前行,在這樣廣闊的地方半夜狹路相遇,確實讓人感到恐怖。看他們的車不動了,我們的嚮導和師傅說“要不,我們去看看,會不會是需要救援?”,救援隊伍還沒出發,高處負責偵察的回來報告,那兩輛車不見了,改變了方向,朝別處開去了,大家又待了一會兒,看沒有新的狀況出現才各自散去。
秘語心經:
那天我的狀態很好,挑掉了新起的水泡,貼上2個創可貼,腿也沒那麼痛了,步子也變得輕鬆很多。八戒和LISA因爲傷病第一次走在我們後面,一直看上去很強的八戒那天也被傷折磨的小步小步的挪着。走了第8天了,近200公里,除了花,對於我們來說可能都是第一次,說實在的自己都佩服自己。我一直沒想明白我爲什麼會來羅布泊,會這樣不停的走,不用關心時間不用關心任何東西,當然無沒有任何和外界聯繫的途徑可以讓我們關心的到外面的事情。就這樣8點半起牀、10點半出發、一直走,走到餓的時候吃饢,然後繼續走,接近天黑的時候就快到了營地,圍火等待鍋裡那香噴噴、聞着都咽口水的大鍋飯菜。日子就這樣簡單,簡單的沒有任何想象,不用任何思想。
晚上的“驚魂”事件印證了一句古話“人嚇人嚇死人”,當時表現最鎮定的是花雕和李大哥,也許真是他們走的路太多遇見的時間太多了,纔可以表現的如此無畏。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夢,真的夢見我們遭遇了強盜,但他們的樣子象海盜,而且穿着很動漫式的盔甲,嬉皮笑臉的要了50大元就揚長而去了。夢也是很好玩的,但如果那天我們遇到的真的是劫匪,那接下來的故事會是什麼樣呢?
相關鏈接:
1、鹽鹼地-----鹽鹼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裡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鹼地的面積爲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爲9913萬公頃。我國鹼土和鹼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鹼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鹼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鹽鹼地在利用過程當中,簡單說,可以分爲輕鹽鹼地、中度鹽鹼地和重鹽鹼地。輕鹽鹼地是指它的出苗在七八成,百分之七八十的,它含鹽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鹽鹼地是指它的含鹽量超過千分之六,出苗率低於50%;中間這塊就是中度鹽鹼地。目前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應該只看到不利的一面,更應該把它看成是很珍貴的土地資源,因爲有許多生物包括植物,包括微生物,都可以適應這一環境,並且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正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治理鹽鹼地的工作之中,治理鹽鹼地的工作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鹽鹼土的形成原因:各種鹽鹼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實質主要是各種易溶性鹽類在地面作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從而使鹽分在集鹽地區的土壤表層逐漸積聚起來。
2、火燒雲-----我們已經知道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混合成的。這些顏色的光的波長不一樣,紅色光波最長,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氣的分子和空氣裡飄浮着無數細小的灰塵和水滴,它們都能夠把太陽的各色光線分散開來,這叫作散射作用。太陽光中的光波波長越短的,像紫色、藍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開來;波長越長的,像紅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陽光是斜射的,它通過空氣層的路程比較長,受到散射就減弱得很厲害。減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減弱得最少的是紅色或橙色光。這些減弱後的彩色陽光,照射在天空中、雲層上,就形成鮮豔奪目的彩霞。天上沒有云的時候,懸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氣層較薄,太陽光裡的紅、橙、黃、綠幾種色光幾乎全部通過,只把青、藍、紫幾種色光攔住,而這幾種光中,又數藍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個天空染成了藍色。
清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太陽光射到地面上,穿過的空氣層要比中午太陽當頂的時候厚一些。太陽光中的黃、綠、青、藍、紫幾種光,在空氣層裡行走沒有多遠就已經筋疲力盡,不能穿過空氣層。只有紅、橙色光可以穿過空氣層探出頭來,將天邊染成紅色。
火燒雲可以預測天氣,民間流傳有諺語“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就是說,火燒雲或火燒天如果出現在早晨,天氣可能會變壞;出現在傍晚,第二天準是個好天氣。
圖片說明:
D09-01 早起的逸人
D09-02 等待
D09-03 把凍成冰坨子的礦泉水用剪刀一瓶瓶剪開放到鍋裡燒化
D09-04 樂樂在灌水
D09-05 分水
D09-06 八戒
D09-07 專心
D09-08 三月
D09-09 傲立
D09-10 途中景色
D09-11 途中景色
D09-12 途中景色
D09-13 途中景色
D09-14 途中景色
D09-15 膏藥
D09-16 八戒腳疼
D09-17 就好了
D09-18 天高雲淡
D09-19 路餐
D09-20 對眼
D09-21 土山
D09-22 大漠風光
D09-23 大漠風光
D09-24 大漠風光
D09-25 大漠風光
D09-26 一具乾屍
D09-27 偶爾火燒雲
12月9日 悲情羅布泊
羅布泊,一個充滿誘惑又意味着死亡的地方。在這裡,每個生命都以平等的生命價值出現,適應着這裡特殊的惡劣的環境,受着大自然的約束而不能肆意,沉默而卑微的生命佈滿創痂,悲情縈懷卻無比安詳。走在羅布泊,你會看清生命的流程,讀懂生命的過往。這裡的每顆草,都寫滿了日月,每朵花,都張揚着傲骨,每個生命,都閃爍着光芒!所有的開放與凋零,所有的苦難與風雨,所有散落的白骨和跳躍的火焰,都是一種對遠古的回覆或再現。
在我們漫長的旅程中,在我們在羅布泊留下串串足跡的時候,很多景象讓我們更加深刻感受着生命,感受着生命的的堅韌也感傷着生命的脆弱與渺小。在今天中途一次休息時,我們就發現路上有一堆白骨。仔細一看,是一隻野駱駝近乎完整的殘骸,地表上淺淺的兩個平行的坑印似乎讓我們依稀可見那一刻它倒地的姿態。也許由於死亡時間過長,骨架的一部分已經埋在了土中,體表的毛皮也風乾了,一根腿骨與骨架整體分離着與少量的皮毛裸露在沙面上。看到那根根白骨,心中難言的悲涼,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這樣一個有着頑強生命力的動物,在這裡,也終抵擋不住自然界的殘酷無情,在經歷了痛苦的掙扎後,轟然倒地。面對這堆殘骸和四周的荒漠,想象着當年煙波浩淼的羅布泊,現變成了一望無際荒蕪可怖的莽原,這強烈的對比震撼着我們的心靈。
沉寂的心情讓路途都變的有幾分漫長,30公里的距離似乎看不到盡頭。前面的同伴似乎也心有靈犀,在離營地10公里處就幾乎是每隔一公里就用登山杖畫出大大的箭頭,標註着10KM、9KM、8KM、7KM……鼓勵着後面的隊友繼續前行。
從進入羅布泊開始,我們都是一路向西,每每都是迎着美麗的夕陽走回到營地,今天也是如此。正值西下的夕陽給沿途的雅丹鑲上一層金紅的輝芒,明暗相間;天空升騰起一層層暗紅的薄霧,蒼蒼茫茫,染紅了那翻轉的幾片薄雲,又隨着陽光一點點沉沉的暗去,映襯着雅丹的身姿竟是如此的壯美,美得甚至有些詭譎。
回到營地,同伴告之不遠處的雅丹上發現彭加木的屍體。不信,好奇。爬到坡頂果真看到一具男人的乾屍,人已經腐爛,骨骸保留較爲完整,頭骨輪廓清晰,衣服還沒有完全破損,軍大衣、棉膠鞋,裡面還穿有咖啡色的手織毛衣和絨褲。幾個男隊員和師傅一邊嘴裡念着“大哥啊,我們希望能幫你找到家啊”一邊小心的翻弄着他衣服和口袋,希望能找到些線索,幫他聯絡到外面的家人,唯一的收穫只是一盒甘肅永昌縣生產的火柴,最後大家重新掩埋了他。望着散落在旁邊的一把長滿鏽的小刀和一個有效期爲1994年的空罐頭盒子,大家猜測他也許是金礦的民工,走失,因缺水和食物而亡;也許是一個孤獨的行者被沙暴所困而亡,想象迷途者生前的艱辛跋涉和對大漠的絕望之景象,讓人爲此悚然。
這也許就是羅布泊的真實面目,所有的生命在這裡都顯的多麼的脆弱與孤獨,古往今來多少孤魂在此遊蕩,枯骨到處皆是。而爲了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又有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其悲壯的故事,又爲羅布泊披上更加神秘、悲情的面紗。
秘語心經:
不喜歡的一天,非常不喜歡的一天.到處充滿着生命的淒涼,悲傷的感覺總是讓我沉浸,難以自拔。鹽鹼地上有一層白白的沉澱物,象薄薄的一層小雪,讓大地更多了一份悲情的感覺.
那天夕陽下的幾座小雅丹讓我如醉如癡,那夢幻般的詭異、層次分明的沉落,讓一直迎它而去的我如行走在夢中。身邊只有一個現實的花花,一邊停下來等候走在後面的洛洛和LISA,一邊教我用相機表現那刻的美麗。
相關鏈接:
野駱駝骨架----- 尋找彭加木探險隊羅布泊發現野駱駝骨架
本報特派記者 李秀峰 圖/本報記者王士俊(羅布泊庫木庫都克電)
鹽鹼地內驚現野駱駝骨
同隊的動物專家對此非常感興趣,據悉,野駱駝屬於珍貴的保護動物,國內科研單位所保存的骨架也非常稀少,該骨架將成爲科研重點
野駱駝作爲世界性的稀有動物,目前主要分佈在我國新疆境內的一些無人區域,而羅布泊的東部,則更;jhr爲了一個天然的野駱駝樂園。此次與中國探險隊一起進入羅布泊的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幾名工作人員,就是專門到羅布泊內研究這裡的動植物的,而考察野駱駝,則更成爲了他們工作的重點。昨日一早,他們得到了好消息,據探險隊大本營僅3公里遠的地方(直線距離1點2公里),有一峰野駱駝的骨架。
沙丘中驚現野駱駝骨架
其實,這具野駱駝的骨架並不是首次發現的,早在2004年,本次探險隊的總指揮吳仕廣就在此地發現了,但是,吳仕廣並沒有對其進行破壞,而是報告給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新疆分院對此也是非常重視,此次由院黨組書記傅春利親自帶隊,率領幾名動物學專家與考察隊一起進入羅布泊地區。
昨日一早,在總指揮吳仕廣的帶領下,隊員們步行3公里,來到了位於羅布泊庫木庫都克鹽鹼地殼內的一處沙丘地帶,在這裡,記者見到了這具野駱駝骨架。該骨架隱藏在幾座小沙丘的中間,如不翻閱沙丘,是很難看見的。由於此地人跡稀少,除了吳仕廣外,再無人來過,因此野駱駝骨架的周圍,環境保護的非常好。但由於死亡時間過長,骨架的一部分已經埋在了土中,體表的毛皮也都風乾了,一根腿骨與骨架整體還是分離着的,但總的來說,該骨架比較完整,很明顯就能看出其駱駝的樣子。
看見野駱駝的骨架,傅春利顯得比較興奮,他立即走上前去,對骨架進行了現場考察,並小心翼翼地將骨架中的骨頭,一塊塊從土中取出。“前腿到脖子的長度是158釐米,前腿長90釐米,頭部長62釐米,尾巴40釐米,體長290釐米。”傅春利告訴記者,“這些數據表明,這是一隻成年的野駱駝,最少也有300公斤重。其骨架保持也比較完成,目前只缺幾塊小的骨頭。從其皮毛來看,它應該是冬天死掉的,但具體的死亡時間來需要進一步考證。”
據現場的動物專家介紹, 野駱駝與家養駱駝最大的不同就是,因爲野駱駝是吃野生草本植物,所以其嘴部特別發達,而由於比家養駱駝愚笨,所以其頭骨較小。
將有重要的科考價值
上午十時左右,現場的動物學家將骨架全部整理完畢,並分裝了起來,準備帶回營地,以後帶回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進行研究。由於人手不夠,本報記者李秀峰也搭了把手,幫助他們背了一大袋骨頭。
在返回營地的路上,傅春利告訴記者,野駱駝目前屬於瀕危的動物,已經被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列爲了V級(易危種),寫進了藍皮書,我國也將其列爲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有關部門也將羅布泊部分地區列爲了國家野駱駝自然保護區。
“據不完全統計,在資源極其稀少的羅布泊內,大約有800峰左右的野駱駝,他們一般都以家族活動,當然也有單獨行動的。”傅春利說,“由於野駱駝的性情膽怯,所以它們特別地機警,雖然有關部門曾組織科考隊進行過科考,但沒等靠近,野駱駝就全都跑開了,而在羅布泊的地形內,野駱駝的奔跑速度,汽車是完全追不上的。這次發現的這具野駱駝骨架,將對我們掌握野駱駝生活習性、飲食等,提供非常好的科考依據。”
而對於野駱駝死亡的原因,傅春利也做出了推測,他認爲從現場所發現駱駝的後腿及胯骨全部碎裂可以推斷,這峰雄性野駱駝,應該是在與其他野駱駝爭奪配偶的過程中敗下陣來,而死亡的。“雄性野駱駝爭奪配偶時 都是用後腿互相踢打的,他的腿被踢斷了,因此纔在原地飢餓而死的。”傅春利說。
圖片說明:
D10-01 朝日
D10-02 我們走向羅布泊深處
D10-03 鹽殼地
D10-04 根
D10-05 依舊望不到邊
D10-06 根藝
D10-07 今天見到的第一具野駱駝乾屍,體表的毛皮也風乾了
D10-08 伸
D10-09 攝
D10-10 無際
D10-11 洛越一路創作
D10-12 漠
D10-13 分頭並進
D10-14 風蝕等高線
D10-15 難忘一景
D10-16 歇
D10-17 挺拔
D10-18 空曠
D10-19 浩瀚
D10-20 風
D10-21 傲
D10-22 蘋果
D10-23 奔
D10-24 痕
D10-25 止
D10-26 爪
D10-27 蝕
D10-28 今天發現的第二具野駱駝乾屍,非常完整
D10-29 據悉,野駱駝屬於珍貴的保護動物,國內科研單位所保存的骨架也非常稀少
D10-30 留念
D10-31 沙紅柳根山
D10-32 Lisa
D10-33 正值西下的夕陽給沿途的雅丹鑲上一層金紅的輝芒,明暗相間
D10-34 天空升騰起一層層暗紅的薄霧,蒼蒼茫茫,染紅了那翻轉的幾片薄雲
D10-35 回到營地,同伴告之不遠處的雅丹上發現彭加木的屍體
D10-36 果真看到一具男人的乾屍,大家猜測他也許是金礦的民工
D10-37 小心的翻弄着他口袋,希望能找到些線索,唯一的收穫只是一盒甘肅永昌縣生產的火柴
12月10日-11日 人間“磨難”
昨天晚上,花雕和嚮導商議後,徵詢了大家的意見,決定今天在完成12公里的直線距離徒步到達一個標誌性地點後,我們坐車去赫赫有名的羅布泊鎮做簡單的休整,補給汽油和水,11號返回此地點繼續我們的徒步行程。大家好興奮哦,終於可以短暫的回到人間了,終於可以好好吃好一頓飯,終於可以打電話回家,終於可以睡一天牀,終於可以有花錢的感覺了,也許還能買到些好吃的,也許還有可能洗頭洗澡……大家想象着、期待着,誰也沒想到接下來的兩天帶給我們的感受比我們走在路上還要辛苦很多倍。
大家幾乎以最快的速度,走完12公里的路程,就連那幾位攝影大師都無心留戀路邊的風景。在標誌性的鐵塔下合影留念後,大家上車,坐上車的那一瞬間感覺真是爽啊。10天了,我們天天看着車跑,看着車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誘惑着我們走得生痛的腿和滿是泡的腳,傷員們謝絕師傅們邀請上車的好意,瀟灑的揮揮手,然後看着車揚長而去,而今天我們終於可以享受到坐車的美妙感覺了。
車經水資源管理站,登記進入,看着這羣在這樣艱苦環境中工作的人們,大家都給以了最真誠善意的微笑。車行近2個小時,我們到達了羅布泊鎮,這個依靠新開發的鉀鹽礦而發展起來的小鎮和我們想象中大相徑庭,沒有一點羅布泊古老原始的味道。
小鎮在當地名叫“羅中”。所謂的鎮其實只有一排小房子,鎮上馬路有40多米寬,站在路邊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的鉀鹽礦礦區。小鎮五臟俱全,鎮政府是一棟二層小白樓,旁邊有兩三家修車鋪、幾家小餐館、幾個小超市,有個小加油站,路邊的簡易房裡還有個生意興隆的髮廊,這就是全鎮的風貌。這個鎮是中國最奇特的一個鎮。就管轄面積而言,全國最大,有5.2萬平方公里,比海南省還要大。也是中國最小的一個鎮,2006年2月7日才正式掛牌。這裡沒有一個常住居民,沒有銀行。
可能是我們這羣穿得紅紅綠綠卻又一身風塵的人在這個小鎮上太過於扎眼,車剛停在一家餐館門口,同志們還沒來的及找好吃飯睡覺的地方,一輛警車就開了過來,於是被詢問“你們是幹什麼的?”“從哪裡來?”“去哪裡?”“你們辦理了相關手續嗎?” 連珠炮式的發問讓大家一時無法反應,仍徑自在路邊打着自己的電話。嚮導、花花、還有幾個隊員被帶到派出所,說明情況,檢查了我們的相機,刪掉一些他們認爲我們不可以照的PP,然後要求我們次日直接從這裡出到哈密,離開羅布泊。大家的心情一下變的沉重起來,難道我們的行程就這樣結束了?心裡還有些憤怒,憑什麼在我們自己國土上,簡單的行走還會受到這些多的刁難?爲了繼續走下去,大家在八戒、花雕的帶領下“端正”態度繼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做着各種“公關”工作。工作從黃昏做到夜晚,終於得到默許可以繼續走我們的路,幾個小時的“心累”真是累過10天來日日的行走。
在髮廊裡洗了頭但沒有地方可以洗澡,大家都有了幾分人樣,八戒看着我們說“這幾個女人,洗了頭就變得風情萬種了。”男人也變得精神了,不帶帽子的形象讓我們感覺有幾分陌生。路邊的小客棧又冷又髒,不會侍弄爐子的我們蜷縮在牀上凍了一夜。早上起來,補足水和油,大家巴不得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但其中的一輛車又出現問題,修車、等待。
當車駛出羅布泊鎮的時候,大家心裡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變得輕鬆起來。可是2個小時後,水資源管理站的一根攔路的杆杆又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他們依照原則因爲我們沒有批文而不讓我們退回去繼續羅布泊的徒步,八戒和幾個師傅又去做了很久的工作,無結果,連嚮導師傅都厭倦了賠着笑臉說着好話的感覺。掉頭,你們不讓我們走這條路,我們去找別的路走,就不信真的讓我們無路可走。
用敬佩二個字還不足以表述我們對嚮導李大哥的感情。也許因爲他走過太多的路,進出過太多次羅布泊,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是那麼冷靜、堅毅、睿智。他帶領我們繼續尋找新的路到達落瓦寨——羅布泊的南岸,完全靠着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前行。太陽快要落下的時候,就在我們望着那一望無際的全是崎嶇不平的鹽鹼地大土塊,近乎絕望的時候,嚮導終於發現一條車可以行駛到達南岸的路,所有的人爲之歡呼。接下來的路卻讓我們的司機師傅緊張,這條所謂的路,就是被以前的車子壓出來的印痕,路況極其糟糕,堅硬如石,高低起伏,猶如海洋般佈滿波紋,車子顛簸得如行風裡浪尖,車體都好象要被拆散一樣。車速不到十公里,每行駛一步,車後面所載的行李就會跳起來翻到前面,人也東倒西歪,沒抓穩扶手,就會被拋起來狠狠地撞到車頂上,有的隊員被折騰的嘔吐起來。
一段不堪回首的路。天黑了,大家都被顛的七零八落、渾渾噩噩,司機師傅也緊張疲勞到了極限,但看到星光下泛着粼粼白光的堅硬無比的鹽鹼地,大家都不敢想象躺在上面宿營的感覺。爲了挽回“人間磨難“耽誤的時間,我們決定無論多晚都堅持開到南岸附近紮營。當一道數公里長的沙樑在我們眼前越來越清晰的時候,傳來嚮導興奮的聲音,過了這道樑,就有沙漠地可以紮營了,而且我們離南岸也只有5.6公里了。
半夜十一點鐘我們結束了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鹽鹼地車行之旅,不到四十公里的路程,耗時近4個小時。爲此也許我們還要感謝那些爲難我們的人,被迫中斷了徒步,新的線路卻帶給我們此次行程中額外的新的體驗和感覺。
八戒幫總管劉東用最快的速度下了一鍋熱湯麪,這是我們一整天吃的唯一一頓熱乎的飯;師傅們幫着大家卸包、搭帳篷;洛越發起了燒,吃了藥,面都沒吃就睡了;暈車的三月還坐在那裡緩着神,大家活動了有些僵硬的身體,就急急的把自己塞進帳篷裡放倒……經歷了十多個小時的艱難行程,我們終於遠離了人世間的複雜,又回到了世外桃源。
秘語心經:
羅布泊鎮的經歷實在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我們的計劃路線完全可以不進這個小鎮的,但是大家都對小鎮充滿了好奇,想了解在這茫茫的荒原上如何能存在那樣一個小鎮,我們是帶着很多的興奮和期待進如那個小鎮的,而之後所發生的一切如我遊記中所寫又是出乎我們意料。
還有件意外事件:花雕被狗咬了。當時大家都在各自忙着,有的忙着打電話,有的鑽進路邊小店去找吃的,八戒去物色吃晚飯的地方,花花去找睡覺的地方。等他見到我們的時候,很淡淡的告訴我們,被狗咬了一口。他淡淡的說,我們卻嚇了一跳,急急的把他拉進路邊的小店檢查傷口,腿被咬出血跡,很清晰的牙的印記,當時大家不知所措,還是那家店的主人告訴我們趕快用臭肥皂洗,還替我們打來的熱水、找來了肥皂。花花坐在那裡一遍遍的洗着傷口,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連外用的消毒藥水都沒有帶。有問題找警察,我們就找到一直在“關心”我們的那2個民警,他們立刻把我們帶到了鎮衛生所。衛生所在鎮政府的小院裡,只有一名醫生和一些簡單的藥品,我們在那檢查了花的褲子,衝鋒褲和快乾褲都沒有破損的痕跡,難以確定傷口的危險程度,小醫生幫他消毒了傷口,並告之我們最好連夜出到哈密去打狂犬疫苗。花雕去鎮長辦公室解釋我們的行程了,我繼續留在醫務室和醫生探討狗咬的問題,想知道究竟有沒有其它處理的方法,並且想從他那裡買些藥品,至少我們需要繼續給傷口消毒的碘酒。小鎮上的所有物資都是要從幾百公里之外拉近來的,都十分的金貴,小醫生很好,瞭解我們情況後把僅省下的一點碘酒倒了一半給我,讓我真的很感激。醫生拿水果給我,我只拿了一個橘子,因爲在路上的時候那那一直在說想吃橘子。
我真的沒有來的及仔細看看小鎮的樣子,好象總是在處理事情,下面的行程還不知道是否能繼續走,八戒在繼續做着工作。而我更關心的是花的傷,人的生命畢竟是最重要的,打了幾個電話給南京醫生朋友,詳細的敘述了傷的情況,最後的結論就是可能問題不是很大,因爲褲子沒有破,但朋友告訴我,是否立刻出去打針一定要他本人自己決定。我按朋友的囑咐經常性的幫他消毒傷口,記得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很鄭重的把這些情況和花雕說了,讓他自己決定,他又是淡淡說了一句“沒事”----他的答案我都猜到了,對於這樣一個執着堅持的人,他要做完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纔是第一位的,他不會輕易放棄,更不會爲此影響大家的行程。
羅布泊鎮也許是因爲我心情的原因,整個感覺都是灰色的、煩躁的,唯一的一點明亮色可能就是那路邊很簡易的髮廊,開發廊的是個四川妹子,我不大看的出她的年齡。溼洗10元,乾洗20元,我們15個頭都在這裡處理了一遍,舒服極了。進出好多次髮廊因爲找我們陸續進去洗頭的隊員、師傅,髮廊明亮的燈、溫暖的爐子、熱呼呼的水和妹子那能說會道的小嘴、滿潑辣滿甜的笑容不但讓我們那些男同胞們都很開心,讓我們女孩子也很喜歡。
那兩天沒有什麼可高興的事情,因爲和外界有了聯繫,大家的心情都變的有點複雜。想家人的、想孩子的、想生意情況的、想------,似乎一下都有的想了,可是有的想了倒沒感覺大家有快樂的感覺,俗市多煩惱一點都沒有錯。我的情況似乎還好,家人除了擔心我之外日子都很正常快樂。
我一張小鎮的照片都沒有照,只是想趕快離開回到我們的清淨世界。那兩天也說了很多話,幫助八戒處理各種關係,精神上很疲憊,以至於回到水資源管理站時,八戒喊我一起進去談談時,我都不肯去,懶的再開口去說一句話。
相關鏈接:
羅布泊鎮-----羅布泊鎮行政區域位於新疆若羌縣東北部的羅布泊地區,西北與新疆尉犁縣爲鄰,北與哈密、鄯善接壤,面積約5.2萬平方公里。鎮政府地處北緯約40度,東經約90度,現已成爲新疆的第一大鎮,也是中國第一奇鎮。
2006年2月27日上午8.40分正式掛牌。
在祖國的大西北有一個聞名於世的名字—羅布泊,她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燦爛的一頁,她是新疆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她作爲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門戶,起着聯結內地與西域、促進中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作用。但由於歷史的變遷,使羅布泊變成了風沙肆虐、氣候惡劣的荒漠,沉睡了千年;消失了千年的樓蘭古國又使這裡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隨着西部大開發樂曲的奏響,鉀鹽開發的一聲炮響,曾是“生命禁區”的羅布泊荒原,如今將逐步揭去神秘的面紗,被人們所認識。2002年1月23日,若羌縣羅布泊鎮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4月4日正式奠基成立。並將成爲一片生機盎然的黃金寶地。
一、地理環境
羅布泊鎮鎮行政區域位於若羌縣東北部的羅布泊地區,西北與尉犁縣毗鄰,北與鄯善、哈密等地接壤,東與甘肅省交界,劃定面積5.1萬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在羅中,地處北緯40度28分32.83秒,東經90度52分30.39秒。鎮規劃區面積4平方公里,羅布泊地處羅布泊腹地,自然環境較惡劣,全鎮及周邊地區均爲高度鹽漠化鹽殼,寸草不生,氣候變化無常。現駐地只有鎮政府和新疆羅布泊鹽鉀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人口約200人,均爲流動人口。
二、礦產資源
轄區內有儲量豐富的鉀鹽資源、黃金及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包括聞明於世的樓蘭古城在內的大量文物古蹟。尤其是鉀鹽資源極其豐富,經2002年進一步探明,鹽鉀資源貯量達5億噸,據權威地質專家測算,完全具備成爲我國最大鉀鹽生產基地的資源潛力。2003年鉀鹽生產兩萬噸實驗廠5月份可望投產,新疆羅布泊鹽鉀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制定的生產目標,分爲兩期三步實施:一期一步工程生產規模爲年產20萬噸硫酸鉀,一期二步工程新增100萬砘/年鉀肥生產能力;二期再增加100萬砘/年鉀肥生產能力,最終形成年產220萬噸鉀肥的生產能力。
三、基礎設施建設
羅布泊鎮建鎮時間短,各項基礎設施均爲空白,城鎮供排水、供電、環保環衛、對外交通、郵電通訊、生態環境及各類商業服務交易市場等均需儘快投入建設,服務於鉀鹽生產和旅遊開發。
羅布泊鎮鉀鹽等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的開發,使羅布泊正逐步成立西部大開發的熱點地區,被人們所關注。鉀鹽的開發建設,必將使沉睡了千年的羅布泊得以甦醒,他將以驚人的速度重現樓蘭古國的輝煌
圖片說明:
D11-01 日尖
D11-02 出帳
D11-03 分水
D11-04 劉冬
D11-05 李友誼
D11-06 營地
D11-07 尋路
D11-08 就那
D11-09 開拔
D11-10 那情
D11-11 梅梅
D11-12 路
D11-13 天涯
D11-14 無盡
D11-15 途中
D11-16 棒槌
D11-17 途中
D11-18 途中
D11-19 塊塊地
D11-20 風蝕地
D11-21 枝
D11-22 塊塊地
D11-23 癡迷
D11-24 塊塊地
D11-25 塊塊地
D11-26 沙漠地
D11-27 沙漠地
D11-28 方向
D11-29 又見沙漠
D11-30 板狀地
D11-31 羅布泊的根
D11-32 看見遠方的鐵塔了
D11-33 枯
D11-34 塔
D11-35 曾經的軍用標誌塔
D11-36 陸續到達
D11-37 洛越
D11-38 樂樂
D11-39 跳
D11-40 攀
D11-41 合個影
D11-42 洛越
D11-43 秀酷
D11-44 轉
D11-45 這裡有信號了
D11-46 三月
D12-01 羅布泊鎮的早晨
D12-02 就鎮管轄面積而言,全國最大,有5.2萬平方公里,比海南省還要大
D12-03 小鎮五臟俱全,鎮政府是一棟二層小白樓
D12-04 所謂的鎮其實只有一排小房子,鎮上馬路有40多米寬
D12-05 旁邊有兩三家修車鋪、幾家小餐館、幾個小超市,有個小加油站,路邊的簡易房裡還有個生意興隆的髮廊,這就是全鎮的風貌
D12-06 這個依靠新開發的鉀鹽礦而發展起來的小鎮和我們想象中大相徑庭,沒有一點原始的味道
D12-07 轄區內有儲量豐富的鉀鹽資源、黃金及豐富的旅遊資源
D12-08 2002年進一步探明,鹽鉀資源貯量達5億噸
D12-09 小餐館後堂
D12-10 滷肉店後面
D12-11 這裡的人能喝呢
D12-12 礦上的車
D12-13 我們的早餐
D12-14 鎮上的留影
D12-15 水站
D12-16 水資源管理站的一根攔路的杆杆又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D12-17 小溝裡找到的天然結晶體
D12-18 只能一小口哦
D12-19 西北風有事退出活動了
D12-20 途中也練一把
12月12日 冰雪夢幻仙境
花雕體諒大家經歷了很辛苦的一天,特別允許大家睡到自然醒,這也是我們在羅布泊23天行程中唯一的一次。睡在帳篷裡我們真是笑醒的,能夠睡在鬆軟的沙子上而不是硬綁綁的鹽鹼地,能夠遠離人間世俗紛爭重新回到純粹的自然中,能夠在這樣暖暖的陽光中自然醒來,心中有了幾分得意的感覺,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沒有!我們將繼續放飛心靈在羅布泊的天空上自由飛翔!
今天的目標是殺進羅布泊大峽谷的谷底紮營,然後明天開始反向徒步出來。羅布泊大峽谷位於羅布泊南岸的庫木塔格沙漠中,全長約6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大沙漠峽谷。因其位置隱匿,所以人跡罕至。傳說中它的神奇和壯美深深的誘惑着我們,懷着對大峽谷的無限想象,我們車向大峽谷的方向駛去。這裡真的要再贊下向導李大哥,完全沒有標記,沒有路,沒有任何可參照物,他就靠人體GPS,憑着記憶果斷的指揮着車的方向,還要考慮車況選擇合適的路,他給我們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們象依賴家人一樣依賴他。
車隊順着眼前平坦如砥河牀駛進,沙漠、戈壁撲面而來又飛也似地向後掠去。驀地,眼前展現出巨大的喇叭狀的峽谷谷口。進入峽谷,完全出乎想象,兩邊的崖壁慢慢展開瑰麗幻變的畫卷,意想不到的壯觀和沉寂讓我們精神振奮!峽谷很長很深,兩岸陡峭,怪石林立,峽谷內時而寬敞,時而狹窄,蜿蜒向前。寬20餘米的峽谷兩邊十多米高的紅褐色沙礫岩層整齊卻又凹凸起伏的豎立在那裡,那連綿不斷、刀削斧砍般的大氣磅礴深深的震撼着我們。
更神奇的事情出現了!當我們的車接近谷底,海拔2100米左右的時候,忽然間漫天飛雪,雪花在空中任意舒展,隨風飄舞,像神采飛揚的思緒,像無聲的歌。眼前的山峰、岩石都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白輕紗,靜若處子般地玉立。遠處的雪霧咄咄逼近,峽谷冷豔悽美,空靈寂靜。在這樣的地帶,面對這樣的景色,完全不真實的感覺,恍如進入了夢幻仙境。羅布泊的神奇就是這樣讓人匪夷所思,神奇得令一切文字都黯然失色。那種天荒地老的空寂、與世隔絕的美麗、高寒冷峻的孤獨,雲霧繚繞的神秘,一起向你襲來,讓你不知所措。腳踏塵絲不染的冰雪,你似乎不敢舉步不敢呼吸,生怕驚擾了這夢幻天堂的絕妙意境。
地面上有了幾釐米的積雪,遠處的冰面上還有泉水涌出,冰面發出的吱呀的聲音讓緩緩而行的車子停了下來,不敢前行。一羣人涌下車來撲進這個童話冰雪世界,打雪仗、滑冰,童真勃發,每個人都開心的象個孩子。
離開冰面後退一公里處我們紮營,雪依然在飄着,我們的帳篷就搭在雪地上。師傅們看到地上有很多狼的腳印,便找來一些枯木,枯沙柳點起篝火取暖、防範狼的入侵。雪花依然在飄着,零零星星的落在我們捧着的飯碗裡……
秘語心經:
在那夢幻的冰雪仙境,我多希望能做一個在此修煉的仙女。在高高聳起的石壁下尋一石洞爲屋,一襲白衣長裙紗舞天際,纖腰玉帶飛沙向天笑,獵獵長風中,我黑髮飛舞。正所謂“出沒雪野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當殘陽滑落的弧線慢慢地消失,一聲狼叫,打破了所有的寂寞。狼出現了,它在陽光下和雪光裡出現,冥冥之中的邂逅充滿殘酷,充滿野性。仙女與野獸的對峙,仙女利劍輕舞直中狼的脖子,從狼的脖中飛濺的殷紅之血滲透了最後一縷奔瀉的陽光。狼一聲嗚呼,跌落入銀燦燦的雪野。——不知道女人爲什麼這樣愛做夢,而且永遠都希望在夢中不願意醒來,那天我就是站在那裡,似乎屏蔽掉了同伴所有的喧鬧,靜靜的在那裡發呆做夢。當然我要真在此修煉還要找個帥帥的仙子來陪伴,要不如此的寂靜估計我也堅持不了幾日,如此算來,自己絕對是個大俗女人。
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拍到野駱駝,我們都看到了峽谷峰頂上一排的野駱駝,洛越的身子幾乎是外掛在車上好象也沒拍到,駱駝聽到我們的聲音便疾跑而去,花花坐在車的後排,也來不及換鏡頭,從而錯過了他實現他羅布泊三大願望之一的機會。
雪地紮營還是有點恐懼的,怕雪越下越大封住了出峽谷的路,怕氣溫如果急劇下降,我們的衣服和睡袋抵禦不了突然的寒冷,也怕寒冷中餓極的狼真的把我們當成送上門的美味消化掉。睡覺前,師傅們放了鞭炮,我們才心裡塌實的鑽進帳篷,帳篷頂已有了一層積雪。
相關鏈接:
羅布泊大峽谷-----它位於羅布泊南岸的庫木塔格沙漠中,全長約6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大沙漠峽谷。峽谷寬約100米至300米不等,最窄處約5米,深約70米至150米不等,峽谷爲戈壁礫石堆積的沙石層,在洪水、雨水和風力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態、變幻莫測的峽谷景色:羣佛朝聖、神兵出征、百獸鬧宮、擎天一柱、頂天漏斗、人面獅身、金雞獨立、背伏遠行、唯吾獨尊、蛟龍出海等等,一景連一景,身臨其境,你會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驚歎,爲變換萬千的壯觀景色所震撼,爲一組組雕塑羣產生無限的遐想。
圖片說明:
D13-01 昨夜匆忙趕到羅布泊南岸這裡紮營
D13-02 玫瑰忙裡抽閒
D13-03 初見峽谷風光
D13-04 初見峽谷風光
D13-05 初見峽谷風光
D13-06 走了一公里,這裡漫山遍野都有雪
D13-07 忽然間漫天飛雪,雪花在空中任意舒展,隨風飄舞,像神采飛揚的思緒,像無聲的歌
D13-08 突如其來的大雪讓大家樂不可支
D13-09 在羅布泊真難得能打雪仗
D13-10 在羅布泊真難得能打雪仗
D13-11 大家撲進這個童話冰雪世界,打雪仗、滑冰,童真勃發,每個人都開心的象個孩子
D13-12 三月好想滑冰
D13-13 洛越
D13-14 腳踏塵絲不染的冰雪,你似乎不敢舉步不敢呼吸,生怕驚擾了這夢幻天堂的絕妙意境
D13-15 羅布泊的神奇就是這樣讓人匪夷所思,神奇得令一切文字都黯然失色
D13-16 留住雪景
D13-17 留住歡笑
D13-18 離開冰面後退一公里處我們紮營,雪依然在飄着,我們的帳篷就搭在雪地上
D13-19 那情
D13-20 我們便找來一些枯木、枯沙柳點起篝火取暖、防範狼的入侵。雪花依然在飄着......
12月13日-14日 千年走一回
離開仙境的峽谷盡頭,依依不捨,總感覺很多古代小說的浪漫愛情、神仙傳奇都是在這樣的人間天堂演繹,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飄逸脫俗,在這裡自在若仙。自東向西離開谷底1公里,雪景就完全消失了,峽谷兩岸的沙漠、怪石多了起來。
有地質學家斷定大峽谷是極乾旱地區山前沖積扇在地殼上升和間歇性暴雨洪水侵蝕下形成的。從周邊地理環境來看,這個峽谷象是千百年來由相鄰的阿爾金山雪水融化後沖刷而成,峽谷在夏季可能還會有積水。但由於氣候的溫室效應,現在可以融化的積雪已逐年減少,隨着沙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沙土也從兩岸侵入峽谷內,也許再過千百年,這個峽谷就會消失蹤跡。
漫步在峽谷中,心中懷着對大自然的敬畏感受着自然的奇特,想象着曠世的傳奇。頭頂是瓦藍的天,四周是深沉的褐紅色彩,一層層的岩層被洪水和狂風雕刻出歷史的年輪,象五線譜一樣的沙礫線條逶迤連綿,環環相扣,向前無止境的延伸着。峽谷曲折迂迴,犬牙交錯,誰也不知下一步會有什麼樣的場景出現。沙土從兩岸高處一點點侵入,在粗獷剛毅的巨石邊常常靜臥着一堆細膩渾圓的小沙丘,讓人心中柔軟無邊。峽谷裡有時兩邊岩石互相交疊,黑暗一片,有時陽光又在凹凸的巖壁上重複折射,營造出極柔和的光影。夕陽西下時,峽谷中的光線由明變暗,而兩岸依然光照熱烈,峽谷的幽暗和兩側的耀眼構成一副奇異的圖像。峽谷裡迴盪着我們新鮮的腳步聲,崖壁上烙滿了我們驚訝的目光,我們如癡如醉的穿行其中,彷彿行走在幻變莫測的時光隧道。
60公里的峽谷,我們計劃2天走出來。峽谷就一條路,不會迷路。一行人蛇行谷底,時而仰望,時而側目,兩邊的巖壁形狀迥異總是會給人一些驚喜,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感慨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時空在這裡濃縮,思維卻可讓它信馬由繮的想象。真是不知要多少年,水流,地震,狂風,才能將近乎平坦的山坡,沖刷出成形的水溝,形成幾丈深的峽谷,天成的奇異景觀以另一種方式見證着歷史,繪製成遠古的圖騰,記錄在峽谷之壁。腳下的河牀上很少有巨石或者大的石塊,砂礫,碎石,粘土,被洪水和時間割出一道道很深的口子,溝壑層疊。一些很細很薄的小石片,半截露在外,用手嘗試卻絲毫掰不動。谷底也好,谷壁也好,目光搜尋之處,不見奇石,也未聞有玉,但或許正是它單一、淳樸、靜謐的本性、不事雕琢卻又形狀內涵豐富才使它具有獨特的魅力。
一路行行攝攝,大家曬着陽光曬着笑容,在鏡頭前也秀着被羅布泊風吹黑的臉,秀着自由自在的步伐……依稀可以看到13號營地的時候,走在最後已經很疲憊的洛越、梅梅和花雕聽到頭頂上傳來八戒的聲音:“上來啊,上面很漂亮哦。”,擡頭一看,一票人馬站在峽谷腰側頂端的沙脊上,於是三個人改變方向準備往上攀爬,側邊的很陡很高的沙丘,淺淺的壓着幾行野駱駝的腳印。很辛苦的爬了幾步,花雕說“我們不上去了吧,上面應該就是大戈壁,沒什麼好看的。”梅梅於是返回繼續跟着花雕回營地,洛越仍然堅持爬着。這時八戒的聲音再次傳來,“快點啊,落日好美哦”,梅梅心又癢癢的想爬上去,擡頭看,LISA拿着登山杖一邊追着八戒敲打邊喊着:“不要上來,洛越,不好看的,不要上來……”洛越還是啓動“人體四驅”爬了上去,梅梅抵禦了誘惑又折回頭和花雕回到營地。
當他們踩着駝印,一路煙塵的跑下來的時候,我們營地已經是炊煙裊裊,搭好了帳篷。飯後我們聽逸人講了這樣的故事:話說當天下午早到營地的嚮導和司機張師傅心血來潮想爬上峽谷上面去看看,很少鍛鍊的兩個人費了很大的勁才爬了上去,峽谷兩岸光禿禿的大戈壁與我們天天看到的毫無差異,兩人大失所望,站在風中凍得瑟瑟發抖又不甘心就這樣下去。於是他們決定等人來,把別人也忽悠上來。等啊等,終於看到了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樂樂、逸人、西北風,聽到張師傅喊“上來啊,漂亮!”,樂樂和逸人想都沒想就爬了上去。看到有人被忽悠上去了,兩師傅別提笑的多開心了。張師傅和逸人說:“老哥,我們繼續把其他人也喊上來怎麼樣?”,逸人說“我一把歲數,怎麼能去忽悠人呢?”張師傅詭異的笑着說:“你老哥不用說話,就在這站站就行。”果不其然,八戒一組人走來,還沒等山頂的人開口,八戒扯着嗓門問道:“你們從哪裡上去的??”看到八戒憨憨的樣子,山頂上的人個個得意的笑的前仰後合。
這天我們還聽逸人講了“兩種可能”的經典故事,所有人都笑的腰都直不起來,於是“兩種可能”既劉東的“那是必須的”、那那的“烤了A面烤B面” 之後成了我們隊伍中新的流行語言。
千年走一回的羅布泊大峽谷之旅就在我們的笑聲中結束了,唯一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拍到經常會到峽谷來喝水的野駱駝,而只是遠遠的看到它們在山岡上的身影。最有收穫的還當數八戒,在快要走出峽谷口的路上撿到了他最心儀的根雕,一路扛回營地,並且後來將它帶回到了烏魯木齊。
秘語心經:
雖然有兩天徒步峽谷的時間可以細細品位,但往外走,視覺的刺激遠沒有第一眼看到峽谷時候那麼震撼。很不捨得離開冰雪仙境,還沒遇見小龍女和揚過,但我確定他們的悽美愛情一定是在這樣的山谷中浪漫演繹。奇怪的是有雪與沒雪的地方只有一步差別,這一步你還在白雪皚皚,下一個腳印的地方又已是滿眼黃沙,這也是羅布泊的神奇。
峽谷徒步無懸念,很悠然快樂的兩天,一路行攝。直到我們走出峽谷的那天才有了點小小的麻煩,出了峽谷沒有了方向找不到營地。出了谷口,地形變爲2邊是低的河牀,中間大塊鼓起的平坦的戈壁,我們沒辦法判斷我們車去了哪個方向,地上也尋不到車的印記,於是我們就拿着相機200焦段的鏡頭、300焦段的的鏡頭拉到長端邊走邊尋找車的影子。瞄到車的影子的時候我們終於有了方向,於是又擔心走在最後的洛越和三月迷失方向,拿石頭在地上走了記號,又拿登山仗畫出印記,希望他們可以順利的找到營地。
師傅們辛苦覓得很平的地方做營地讓我們睡的更舒服,那平整的大戈壁卻給我們帶來另外的問題,沒有可遮攔的地方當作廁所。自從進了羅布泊,隨着行走的深入,這個問題越來越被處理的原生態了,最初的時候路上還有些土丘草包,劃定一下男左女右,哪個土堆是男生的,哪個草包是女生的,間或還會出現撞車的事情,哈哈一笑而過;一路上我們還用過紙箱皮子,誰上廁所就拎着紙皮走遠點一擋就解決了;發展到後來,男生都變得很原始了,遇到內急就地背過身全然不顧走在前後的女生,女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也無可奈何,起初還要走個百米找個土包或者特意走到最後喊前面的人不要回頭,到後來路越來越平只希望能找到個可以遮擋下半身的溝坎就可以了,這也是羅布泊特有的“如廁”文化,在這樣原生態的地方,人們真的是很自然的迴歸自然。
那天晚上燒的土豆燒牛肉,雖然是凍土豆、風乾的牛肉,但燉的味道好香好香,我們飢腸轆轆的等待着洛越和三月回來。天快黑了,還沒見他們的影子,李大哥有點不放心了,小張師傅是實在受不了那飯菜香味的誘惑了,拉上李大哥一起開車去接他們回來早點開飯。
峽谷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真的是那在粗獷剛毅的巨石邊靜臥着一堆細膩渾圓的小沙丘,在陽光的照耀下泛着溫暖的光,讓人心中柔軟無邊。
圖片說明:
D14-01 朝日紅山
D14-02 例行烤饢
D14-03 穿越峽谷
D14-04 日出半山
D14-05 洛越攝影
D14-06 唯一的雲
D14-07 日出半山
D14-08 日出半山
D14-09 日出半山
D14-10 千年一回
D14-11 茂密紅柳
D14-12 千年一回
D14-13 千年一回
D14-14 千年一回
D14-15 難忘之雪
D14-16 難忘之雪
D14-17 恆古長流
D14-18 最後的雪
D14-19 嘯天巨龜
D14-20 金色的海
D14-21 恆古長流
D14-22 頑強生命
D14-23 金色的海
D14-24 洛越攝影
D14-25 野駱駝毛
D14-26 荒漠景色
D14-27 洛越攝影
D14-28 洛越攝影
D14-29 又見沙漠
D14-30 板狀龜裂
D14-31 沙山車影
D14-32 獨立荒涼
D14-33 健步如飛
D14-34 風捲殘沙
D14-35 荒漠棟樑
D14-36 峽谷風光
D14-37 沙柳影子
D14-38 千年一回
D14-39 峽谷風光
D14-40 峭壁樹影
D14-41 沙漠之影
D14-42 峽谷風光
D14-43 峽谷風光
D14-44 峽谷風光
D14-45 峽谷風光
D14-46 巨型沙漏
D14-47 峽谷風光
D14-48 荒漠景色
D14-49 沙海波濤
D14-50 荒漠景色
D14-51 荒漠之影
D14-52 峽谷風光
D14-53 乾枯河牀
D14-54 峽谷風光
D14-55 峽谷風光
D14-56 峽谷風光
D14-57 荒漠景色
D14-58 斜陽西下
12月14日 千年走一回(二)
D15-01 每天早起收帳篷
D15-02 路紋
D15-03 燒開水
D15-04 營地
D15-05 準備
D15-06 新的出發
D15-07 三人行必有我師
D15-08 今天還是峽谷三十公里
D15-09 都這景色
D15-10 萬里無雲絲
D15-11 羅布泊大峽谷
D15-12 千年一回羅布泊大峽谷
D15-13 路現遺骨
D15-14 羅布泊大峽谷千年一回
D15-15 估計是野駱駝的頭骨
D15-16 難忘峭壁
D15-17 飛絮
D15-18 峽谷風光
D15-19 峽谷風光
D15-20 峽谷風光
D15-21 峽谷風光
D15-22 峽谷風光
D15-23 峽谷風光
D15-24 峽谷風光
D15-25 那情
D15-26 峽谷景色
D15-27 峽谷景色
D15-28 峽谷景色
D15-29 Lisa
D15-30 八戒和Lisa走在前面
D15-31 歇會兒
D15-32 獨立荒涼
D15-33 排排坐
D15-34 峽谷景色
D15-35 梅梅
D15-36 八戒尋根
D15-37 溫暖
D15-38 八戒終於找到著名的羅布泊之根
D15-39 生命
D15-40 後來將它帶回到了烏魯木齊
D15-41 有根就神氣了
D15-42 根之歌
D15-43 羅布泊的夜
D15-44 特別小
D15-45 尋影
D15-46 真的大
12月15日-16日 穿越羅布泊湖底
一馬平川的戈壁,直線距離21.8公里的路程,15日,我們目的地是南岸的營地。
沒有見過大漠戈壁的人,無法體會這圖景之壯闊無垠。不在大漠戈壁徒步走上一天,更無法體會這圖景中蘊含的蕭索、嚴酷、無助與無奈。蒼茫大戈壁,漫漫黃沙礫石一直鋪向天外,看不見盡頭,沒有水源,沒有一丁點綠色。這裡什麼都沒有,就是一片大平地,平極了。地面都是礫石,都差不多大,好像是篩選過的,有黑的、有白的、有灰的,鋪得很均勻,鮮有任何其他色彩和生命色調,一片灰茫茫。遠看像鋪了一地爐灰渣子,一望無際,極度荒涼。
對於我們來說,新鮮感早就被連續多日行進的疲憊所替代。除了樂樂、三月、逸人偏離了我們的航線,去了瑪瑙灘,其他8個人都間隔開一定的距離朝着營地的方向默默地走着,今天的行程就像思想之旅,不知道每個人都在想什麼。面對荒漠的寧靜,尋不到時間和記憶的源頭,平日的一切都在這一瞬間隱去,你知道你始終是個從遠方來,從遙遠的他鄉來的過客,你也會偶然的想家,但又會有長久的興奮,因爲你在另外一種空曠裡,又找到了一個自己心靈的家,就如花雕所說的那樣是種很放鬆、很虛無、很自在的一種狀態。攜帶着漫無邊際的遐想,我們走在荒無人煙的戈壁深處,走的時間久了,感覺自己真的象一匹曠野之狼,獨自行走在天地之間。
16日,我們開始了從羅布泊南岸到北岸的穿越,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羅布泊的南北線穿越。這天早上我們又送別了我們的另一位戰友——西北風。因在羅布泊鎮時得知家裡有事而始終放心不下的他,權衡再三終於決定離開我們返回。如果說羅布泊之行對於海南大灰狼,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羅布傷”,那對於已經堅持走到今天的西北風來說更是個很大的遺憾。大家也體諒他的心情,彼此深情地擁抱送別,互相叮嚀鼓勵。看着車帶着西北風遠去,大家不由得一聲長嘆——我們再也享受不到每天早上“叫早”的美妙音樂,聽不到西北風雄厚的歌聲,隊伍的前面少了永遠是走得最快、象是個希望座標的人,也再看不到那個總是忙着撿柴火幫大家添火、永遠都是笑着幫着別人搭帳篷、收拾行李的身影……
藉着晨輝,我們在岸邊看清羅布泊湖地的特殊地貌。舉目蒼茫一片鹽鹼殼,堅硬的猶如耕地後未平整的田地,由不規則的土疙瘩組成。白色的鹽鹼鑲嵌在土疙瘩中,看上去白茫茫像覆蓋了一層白雪。很多土塊翻卷成弧形,高度有幾十公分,好像是巨人的雙腳跋涉在泥濘中留下的印跡。鹽鹼地和水泥一樣堅硬,試着一腳踩上去,魚鱗狀的鹽殼尖利得似乎能刺穿鞋底,腳踩上去卻又留不下任何印痕。很難想象這死寂的幾千平方公里荒蕪可怖的莽原曾蘊滿生機,岸邊紅柳蘆葦叢生、湖波盪漾、春夏秋冬四季風光各異。碧波萬頃已化作無邊涸澤,漫漫黃沙掩沒生命文明的傳說。時間,彷彿在這裡停止,留下的只是灰燼。雖然看過很多對羅布泊湖地的描述,但眼前的景象仍讓我們感覺進入了一個另外的世界。
我們沿着車線前行。所謂車線,猜測就是石油勘探部門在地質勘探時用推土機剷出的一條寬二三米的比較平緩的小道,後又經車輛不斷壓實。路面依舊坑坑窪窪,顛簸難行。我們行走在古老的羅布泊湖盆上,彷彿是行走在月球的表面。張眼一看便是無邊的鹽鹼地,耳邊聽到只有自己步履沉重的“沙沙”聲和清晰的呼吸聲。
這天,我們還有了一次很奢侈享受的體驗——洗腳。發明人是逸人,水就是從峽谷裡帶出來無法飲用的雪水,盆就是垃圾袋。逸人燒好水限量一人一水勺,聰明的三月把垃圾袋套在倒放的小凳子上更像一個盆,大家如法炮製。十多天沒有碰過水的腳終於得到了熱水的浸泡,走的近乎已經僵直的腳又有了血液流動的感覺,腳上磨出的很多泡也第一次得到水的沖洗。難以用語言去描述那刻心中的感覺,平日裡最習以爲常的東西在羅布泊卻是那樣的珍貴。
不覺間,我們迎來了羅布泊湖底的第一個日落,地平線的落日在荒漠中煥發出一種絕美的光彩。“長河落日圓”也只是在這裡才能享受到的一種美景。紅彤彤的夕陽慢慢從羅布泊的天際消失,在漠的盡頭遲遲不肯逝去。巨大的,圓圓的火球,此刻再沒有它白晝時的熾熱,只有鮮紅而又柔和的餘輝,懸掛在如長河般的遙遠地平線上,壯麗的晚暉使人癡迷陶醉。
秘語心經:
15日,大戈壁上一段沉默的思想之旅後,“隊型”發生了變化,花花、西北、玫瑰依舊在我前方几乎相同的頻率間隔開,各走各的,後面八戒、LISA和洛洛糾結在了一起,邊聊邊尋找着地上的寶貝。我停了下來,等侯離我不遠的那情。自從離開羅布泊鎮後,那情的心情一直都沒有陽光起來,我知道她在經歷着一些我認爲和她年齡十分不等稱的事情,二十五歲原本是女孩最陽光美麗的年紀,可她的故事真的有些沉重,但遇到了就是面對。我早以不喜歡去開導人了,怎樣的開導最後都取決於她某一刻的醒悟,但今天的路程太容易讓人在這樣空曠荒蕪的地方去鑽牛角尖的想問題,而我想做的只是陪她一起。我拿出“天與海的愛戀”這篇讓我無數遍感動的散文,大聲的邊走邊朗誦給那情聽。
這篇講述羅布泊的文章第一句話就深深的打動了那情。
“如果說世間還有什麼可以消除寂寞的話,想來應該是更加的寂寞。當你寂寞時,感受到更加的寂寞,就會覺得自己原來並不孤單。或者,最寂寞的應該是天與海吧,遠遠的望去,他們看似相依相偎,實際上,他們卻永遠無法真正的親近對方。”……
“那時候,天是何等的眷顧海,織就了潔白的絲絹送她,釀就了甜美的甘露送她。而海也是多情的,她時而激越的舞蹈,時而輕聲的吟唱,這一切都是她的迴應。他們以清風爲信,傳遞着彼此的情意,當風起的那一刻,天空雲舞,海上濤鳴,又是何等的快樂與美妙呢。就這樣,他們快樂的過了很多年。”……
“可惜,可惜人類的索取永無止境,這裡的爭鬥無休無止。海以爲,只要她能給人們更多,爭鬥自然就會平息,但她錯了。當她因爲人類不斷的索取而走向死亡時,廝殺聲仍然響徹天地。也許,曾有人試圖救她,卻終究心有餘而力不足。能救她的,只有天。可是,天在生氣,他嫉妒海對人類的愛護,不滿海對人類的縱容,他,離開了海。”……
“當天終於忍不住對海的思念趕到時,海已經奄奄一息,最後一滴水,就在陽光下消失在天的懷抱中。天傷心,天憤怒,他的傷心與憤怒化作了可怕的狂風。無休無止的狂風帶來了無數的沙粒,掩蓋了海的屍身。他再也不願眷顧這片土地,也不許任何人打攪海的永眠。這裡,從此一片死寂,生命,在此戛然而止。手中的沙落盡,故事也就此終結。淡淡的憂傷,浮上心頭,這海,現在該是何等的寂寞?那天,又將是何等的孤單?”
在誦讀中我和那情沉浸着,也許只有女人才能真的懂得這樣永恆的愛戀,這樣的癡迷這樣的聲嘶力竭這樣的蕩氣迴腸,也只有女人才可以從這樣的角度這樣的胸襟去解讀去懂得羅布泊的寂寞荒涼與乾涸。
午飯時我們趕上了走在前面的花花、西北和玫瑰,這也是我很難得的一次和西北坐在一起吃午飯,因爲他總是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而我幾乎總是溜達在最後一個。但沒有想到這也是最後的一次機會。16日早,西北告訴大家他要提前離開,不捨但不能強留。雖然大家都是經常走在路上的老驢,經歷了無數的聚散,但那一刻還是十分傷感。西北把揹包裡的所有吃的都要留下來,甚至包括一盒口香糖幾包紙巾;八戒拿了錢給他,以便他路上有錢用能堅持到有取款機的地方。擁抱、囑咐、鼓勵,看着我們的西北風這個大男人眼圈泛紅……
踏進狹義的羅布泊開始南北穿越時,羅布泊在我們眼前變的更加具象了,而我們的感覺卻變得更加不真實了。
圖片說明:
D16-01 朝日紅帳
D16-02 生命之源
D16-03 月亮
D16-04 營地的早晨
D16-05 又有新柴了
D16-06 斧頭幫新任老大
D16-07 不潮的墊子
D16-08 環保樂
D16-09 清帳
D16-10 千年一回
D16-11 新鮮的野駱駝腳印
D16-12 龜紋地
D16-13 穿越
D16-14 龜紋地
D16-15 秀
D16-16 候
D16-17 一望無際
D16-18 漠
D16-19 鱷
D16-20 蕭索、嚴酷、無助與無奈
D16-21 沒有見過大漠戈壁的人,無法體會這圖景之壯闊無垠
D16-22 營地
D16-23 風雲
12月16日 穿越羅布泊湖底
D17-01 朝日營地
D17-02 合影
D17-03 紮營
D17-04 出發
D17-05 湖心鹽殼地
D17-06 16日,我們開始了從羅布泊南岸到北岸的穿越
D17-07 湖心鹽殼地
D17-08 梅梅
D17-09 湖心鹽殼地
D17-10 湖心鹽殼地
D17-11 那情
D17-12 舉目蒼茫一片鹽鹼殼
D17-13 前凸後翹
D17-14 Lisa
D17-15 八戒切肉
D17-16 三月補衣
D17-17 今天到營地早些
D17-18 改善生活
D17-19 大勺
D17-20 玫瑰
D17-21 梅梅的腳
D17-22 逸人
D17-23 拍賣
D17-24 剪
D17-25 八戒
D17-26 三月
D17-27 這天,我們還有了一次很奢侈享受的體驗——洗腳
D17-28 發明人是逸人,水就是從峽谷裡帶出來無法飲用的雪水,盆就是垃圾袋
D17-29 難以用語言去描述那刻心中的感覺,平日裡最習以爲常的東西在羅布泊卻是那樣的珍貴
D17-30 霞
D17-31 落日
D17-32 地平線的落日在荒漠中煥發出一種絕美的光彩
D17-33 三月
D17-34 玫瑰
D17-35 功夫
D17-36 勺長
D17-37 收工
D17-38 對壘
D17-39 晚餐
12月17日-18日 勝利到達湖心
羅布泊湖地海拔800米左右,原爲水草豐茂的湖泊地區,由於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斷流,自從1972年,羅布泊最後的“一滴眼淚”流乾之後,風沙就將這塊歷史上曾經美麗富饒的土地徹底呑沒了,羅布泊就變成了荒漠,變成了死亡之海!
雖然多日來我們早已習慣大漠戈壁的荒涼,但那裡畢竟還有生命的存在,有遠山的映襯,有色彩的變化,有高低的起伏。進了羅布泊深處,才知道什麼是單調。羅布泊的“一望無際”完全可以按字面理解。到處是一模一樣的鹽鹼地,盡頭就是天。地勢非常平坦,走上百公里,高度差也不過一二十米。若是沒有太陽作參照,你睜着眼睛原地轉一圈就會找不到你原來的方向。沒有色彩,枯燥而乏味,不是沒有視覺衝擊,而是視覺衝擊太大了。那種大地的顏色太刺激神經,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感受。直至現在,閉上眼睛,那荒蕪大地的情景像過電影一樣,仍不斷地在眼前閃回。
在這樣的荒原上獨自行走,是對人意志的一種摧殘、對體力的一種考驗,你會在這無邊無涯中感受到恐懼、孤獨、絕望乃至茫然無助,感受到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區的威力。人站在這裡,感覺整個羅布泊就是你自己的,天地之間就你一個人,可很快你又會感覺自己是多麼的卑微,沒有方向,自己就像那鹽鹼殼中的一粒微塵,隨時會漂移或被掩埋,但卻又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處……
南岸到湖心直線距離大約90公里。我們在這個空洞、沒有盡頭的死地上走了3天,時間在這裡似乎被拉長,彷彿走了好久好久,恍若一個世紀。18日下午,我們終於到了著名的標誌性地點——湖心碑。據說這個湖心標誌點位於湖盆中心區,是1997年10月,一位地質勘探專家測定,並在標誌點位置埋下一個空汽油桶標示湖心。1998年2月春節,首個羅布泊女子探險隊在標誌點豎下了第一塊木碑,上書“羅布泊湖心”,此後,湖心標誌點成了探險者進入羅布泊湖盆的必到之處。
除了這裡豎了一塊碑,湖心同湖盆裡的其它地方無差異,只是靠近湖心段的鹽鹼地沒有那麼堅硬,部分地方還有沙的存在,有了一種溫柔的感覺。零星的散落在地上的被毀壞的碑林和一堆堆沒有掩埋的垃圾顯示着人類到達的痕跡。人與自然的關係自古就是如此的微妙,它就象一面鏡子,你對它如何,它就反過來對你如何。 今天的羅布泊是不是正是以它酷似猙獰的鹽翹神態,展示着羅布泊千百年來變遷中,被人類無盡的毀滅性開發和掠奪的蒼涼歷史呢?
宿營在湖心,風很大。鍋裡燉着羊排和凍蘿蔔,洛越圍着鍋不肯離開,央求着掌勺的八戒“給我吃塊肉吧,我都要餓死了,沒肉我真的走不動了。”三月、LISA、玫瑰都在忙着拿着凍成冰塊的溼紙巾在火邊烤化擦拭一臉的灰塵。逸人在火邊很痛苦地挑着腳上的大水泡,這是他這輩子走過許多漫漫長路第一次腳上起泡。就在幾天前,當我們腳上水泡、血泡遍佈、腳皮膚幹皺、皸裂的時候,他還經常脫下襪子驕傲地向我們展示他那從來沒打過水泡、皮膚滑嫩的腳。現在我們的泡都已經被壓平成繭,他也終於沒逃過羅布泊的蹂躪。我們笑他以後再沒牛可吹了,他只是一聲嘆息“哎,一世英名,敗在了羅布泊。”
秘語心經:
17號的那一天,我象天使,從天而降。
羅布泊是虛幻的!——是我走穿越南北線時最真實的感受。置身於那片我始終沒有辦法用相機去記錄去表現的白茫茫的鹽鹼地上,藍天是虛擬的、雲是虛擬的,只有腳下這條路有一點真實的感覺。被無數車轍壓過的路,在陽光下近乎白色,無限制無盡頭的伸展着伸展着,伸到遠方,而這條路是需要我們用腳一步步去丈量的。
那天30公里的路程讓我在夢幻中行走,也許是因爲接近湖心的原因,鹽鹼地感覺比昨天溫柔多了,石塊沒有太多的棱角,踩上去有點鬆軟。前一半的路程我一直在被腿痛折磨着,右小腿後的一跟筋都被拽的生痛,我又是獨自一人走在最後。當車經過我的時候,李大哥和小張師傅的車停了下來說“上車吧,看你走路那痛苦樣子”,我不肯,開玩笑說“看我辛苦,今天就不要讓我們走30公里了,早點扎營”師傅答應着開車走了,我真是一聲嘆息,堅持走了17天,我依然堅持着,而且即將完成全部的徒步穿越路線,對我來說是史無前例,雖然已經沒了什麼人樣,卻依然鬥志昂揚,我自己都開始佩服自己了。
就着風吃過午飯後,眼看着前面的車子在走一個大彎道,我想怎麼走腿都是要痛的,索性插進鹽鹼地裡,遠遠的盯着車影直線距離殺了過去。鹽鹼地象看上去那麼難走,我踮着腳尖在石尖上跳躍,走着走着有了舞蹈的感覺,我小跑起來,身體倒越發的輕盈,似精靈一樣在飛舞。超越了逸人、三月、LISA,等八戒一回頭的時候,我幾乎已經到了他的面前。他和走在他身邊的洛洛說“這個女人今天瘋了”,我笑着依舊往前衝,兩男生不服氣,和我比着跑起來,我還是走到了他們前面,遠遠的聽見八戒喊“別跑傷了,明天走不了路。”興奮的我哪裡顧到明天的時間,繼續往前飛去,最前面只有花雕正邁着堅定的步子往前走着,我飛到他面前時,他着實嚇了一跳“你怎麼跑到前面來了,你不是走到最後嗎?”我開玩笑說“爲了追你啊。”花雕看了看錶說“按我走的速度,你從後面追上來,你大約跑了有8公里,你真是強哦。”
我走在了最前面,第一個到達了營地,師傅們見到我各個都是一副極度詫異的樣子,他們印象中這個滿腳是泡的女人從來沒有這樣強過,問我是怎麼回來的?我說,我是天使啊!從天上掉下來的天使。
那天,我好開心!
相關鏈接:
羅布泊湖心-----羅布泊湖心是進入羅布泊涸湖盆者希望抵達的地方,它的出現亦是進入羅布泊的探險者和旅遊者日漸增多之故。1997年10月,新疆某酒廠資助生產建設兵團一職工騎摩托車穿越羅布泊活動時,一位地質勘探專家根據現代地圖標示範圍而測定了一個標誌點,並在隨行工作人員幫助下於擬設的標誌點埋下一個空汽油桶標示湖心位置。由於此後一直沒人去進行復測或考證,至今旅遊者均將其當作湖心標誌。有關專家認爲,雖未作專業的論證,但誤差不會很大,標誌點當位於湖盆中心區。1998年2月春節首個羅布泊女子探險隊在標誌點豎下了第一塊木碑,上書“羅布泊湖心”,26名女子探險隊員在木碑上籤了名。此後,連續不斷有探險團抵達,湖心標誌點成了進入羅布泊湖盆的必到之處。
羅布泊湖心標誌點距餘純順遇難地約30公里,經緯度爲東經90°18′30″,北緯40°25′30″,餘純順、彭加木生前均未到過此地,與當時沒人去勘定其位置有關。
羅布泊湖心爲平坦的鹽殼地貌,站立其位,舉望蒼茫一片沒有邊際,灰褐色的地表死氣沉沉,沒一絲生氣,人在薄脆、翻翹的硬鹽殼上行走,踩下去都是淹至腳踝的鬆軟粉狀灰土,令人步履飄浮,有如到達了月球表面。人們到了湖心常感覺似進入一個只有在夢中才出現的死寂和廣袤,大聲呼喊沒絲毫迴音,又舉步不得的絕望之地。又到過湖心標誌點的人說,那地方令人產生一種異樣的感覺,但又描述不出。
如果南北縱穿羅布泊,沿湖盆中心線行進,均會經湖心標誌點。若東西向穿越,一般以土垠或龍城雅丹羣爲營地,另驅車前往,同時參觀餘純順遇難地。
圖片說明:
D18-01 八戒
D18-02 路標
D18-03 那情
D18-04 鹽殼
D18-05 在這樣的荒原上獨自行走,是對人意志的一種摧殘、對體力的一種熬練
D18-06 感受到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區的威力
D18-07 湖心營地
D18-08 玫瑰
D18-09 湖心論劍
D18-10 湖心劍客
D18-11 湖心劍客
D18-12 湖心論劍
D18-13 湖心劍客
D18-14 八卦腿
D18-15 太極掌
D18-16 三月劍
D18-17 落日
D18-18 晚霞
D18-19 恐懼
D18-20 開心
D18-21 斷背
12月18日 勝利到達湖心
D19-01 一路歡笑
D19-02 路標
D19-03 30公里
D19-04 鹽殼
D19-05 依舊湖心區
D19-06 開心徒步
D19-07 鹽鹼地
D19-08 小遊戲
D19-09 梅梅
D19-10 還遠呢
D19-11 新的發現
D19-12 模特
D19-13 經典
D19-14 一路歡笑
D19-15 荒漠乾屍
D19-16 荒漠乾屍
D19-17 找到一土包
D19-18 行進
D19-19 荒漠乾屍
D19-20 廣褒的空間
D19-21 吃果果
12月19日 倒計時的行走
餘純順遇難地是我們此次徒步穿越的終點,爲了避免再次遭遇無謂的人世間的麻煩,我們決定到達餘純順墓地後,集體乘車繞過樓蘭保護站到達龍城雅丹。
湖心距離餘純順墓地16公里的直線距離,這樣的距離對於我們習慣了日行30公里的腳來說沒有任何難度和挑戰。但是這一天大家卻不捨得走,因爲今天的結束就意味着我們的羅布泊之旅即將結束。所有人都在和花雕表達着一種心情“老大,我們沒走夠,我們還要繼續走。” “我們不想出去”,那情更是提議“我們反穿回敦煌”。著名的強驢——花雕很驚訝的看着這羣人,他不解。這羣人經歷了17天的艱難跋涉,每天近30公里的路程;19天清晨與寒風爲伴、中午以乾冷的饢果腹、晚上又要與寒冷和一天的傷痛做鬥爭;10多天沒有水刷牙洗臉更不要說洗手洗腳,但是沒有一個人患上他所擔心的“荒漠憂鬱症”,反而越走越亢奮,直到今天想到要離開的時候,纔不禁傷感滿懷。
不捨得離開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在羅布泊這樣的不毛之地,人的本性可以回到最爲純真的時候,城市的喧囂似乎與我們隔絕,我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寧靜,人性的諸多情感在這裡宣泄至極致,讓心與靈得到一種純粹的自然的迴歸,迴歸自然,迴歸原始。日子變得簡單,簡單的沒有任何想象;思想變得簡單,甚至可以不思想;生活的慾望很低,心卻變得更容易滿足。快樂,也許只爲了看到空中飛過一隻鷹、晚飯時能有肉吃、寒冷的夜晚有一堆火可以取暖……荒原是孤寂的,但腳步卻不是孤獨的,十幾個陌生人在這裡相依爲命,情如兄弟姐妹。也許正如洛越所說,我們現在不象人,更象一羣狼,羣居在一起。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就奔走,在荒野上游蕩生存,不知道去哪裡不知道在做什麼,原生態的生活讓我們近乎忘記以前的生活。漸漸地,這裡的一切,都使我們活得越來越生機盎然。腳步越來越健毅,內心世界越來越豐富而善於感動,心中的迷惑都在慢慢解開,所有的不快樂都被忘記。我們貪婪而固執地享受着羅布泊帶給我們的新的生命歷程,即使知道這只是屬於我們人生中短暫的一個階段,一個美好的夢境,但所有人都久久不願醒來。
又是一個第一次,我們10個人形影不離的走在路上,大家相約一起走完最後一段羅布泊之路。
下午2時,我們到達了餘純順的遇難地。幾塊平放的磚頭把壯士遇難處圍了起來,壯士的一個微型塑像立在那裡似乎在給我們講述了當年壯士遇難時的景象:據說他當時全身赤裸,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而遇難處距離他埋設水源的地方不足2公里!羅布泊總是用生命祭奠着自己的靈魂。我們嘗試揣摩作爲探險家的餘純順當時在想什麼?在這種孤絕的地方,如果只有一個人在走,不知道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堅毅?餘純順是偉大的,雖然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他的死是悲壯的,他迴歸了自己熱愛的曠野。餘純順的紀念碑同我們在路上見到的陳宗器碑、趙子允碑一樣保存完好,他們同彭加木一起記載在羅布泊的史冊上,他們非同一般的人格境界受到大家的尊敬,他們長久的留在這片土地上,而每個到來的探險者都會敬酒點菸,鞠躬膜拜,以表哀思與敬重。
祭拜完餘墓,我們上車前往龍城。嚮導李大哥親自開車在前帶路,車子揚起一溜塵霧,奔馳在他心中熟悉的路上。 進入龍城之前的路非常難走,地下的虛土厚及30-40公分,汽車的地盤不時發出磨擦聲,車輪旋轉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驀地,眼前展現出望不到邊的“土丘林”,使人彷彿一下子闖進神秘莫測的迷宮中。我們乘坐的三輛車子,象捉迷藏一樣,在“雅丹”中摸索着蹣跚前進。一座座土丘,一道道溝槽,象一隻只攔路虎,擋住我們的去路。師傅們小心駕駛着車子,車子依舊前仰後合,左搖右晃,時而呼呼喘着爬上丘頂,時而戰戰兢兢滑下陡坡,時而向左彎,時而向右拐,盤旋穿行。人在車內,象篩篩子,習慣了走路的我們不再適應坐車的感覺,即便都是走南闖北的老驢,此刻也頭暈目旋,彷彿五臟六腑都快倒了出來。
在夕陽中,我們途徑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土垠的遺址。這個曾經的漢代水陸碼頭及驛站所在之地,1930年被中國第一位進入羅布泊的考古學家所發現,根據其年代和歷史上的地位,被稱爲僅次於樓蘭古城的重要遺址。 這裡也是1996年6月19日大家送別餘純順的營地位置。餘純順最後的晚餐在此結束後,第二天從這裡出發開始單人徒步橫穿羅布泊的征程,卻一去不返,徒步向南行走30多公里後遇難。 當年繁華的水陸碼頭眼前只剩幾個土堆,而碧波盪漾的湖水如今只看見白花花的鹽鹼一片。土垠遺址被盜挖得很嚴重,到處都是被挖出來的洞,木樁也所剩無幾。幾根胡楊木樹樁依舊堅硬如故,紋理清晰,傲然挺立,直指蒼天。當我們佇立在高處,仔細觀看這異常荒涼而又至爲珍貴的故城遺址時,彷彿是在體驗着歲月的魔力所創造的悲涼。滄海桑田,眼前的一切,幾乎使人難以相信,過去這裡曾經是個充滿生機和繁榮的碼頭。碼頭遺址還依稀可見,但那繁華的碼頭卻只能留在歷史的記憶之中了。
天黑時,我們趕到了龍城雅丹,營地紮在了一個四周被雅丹環抱的凹地裡。洛越幫着師傅們下行李搭帳篷,八戒和逸人忙着挖溝點火燒飯,女隊員們幫着總管劉東削土豆、洗米。自從西北風走後,在我們眼裡的小洛越好象一下長大了,完全沒有了平時生活中養尊處優的感覺,主動而默默的爲大家做着很多事情,難怪八戒看着洛越深情的說:“羅布泊真的是改變人啊!”。夜幕下雅丹羣依舊氣勢磅礴,寂然無聲,月光如水,星垂四野。大家依舊圍火而坐,漫無邊際的開着笑話,說着走過來的日子,聊着未來……洛越和八戒嘻嘻哈哈的討論着是否想女人的問題,還學說着各地的方言擡槓起鬨;玫瑰一邊做着面膜一邊和劉東一起在旁邊添油加醋、惟恐場面不夠熱鬧;花雕烤着火、聽着笑着;那情和LISA對這樣的“戰爭”場面早已熟視無睹,安靜的在一旁研究推拿按摩手法;不遠處,三月繼續和她的師傅逸人操練着劍法。
星星、月亮近在眼前,似垂手可得。浩瀚的宇宙此刻離我們是這樣遠但彷彿又這樣得近,我們繼續行走在自己的夢裡。
相關鏈接:
1、餘純順-----1951.12-1996.6.13,上海人,生於1951年12月,大學本科, 1988年7月1日開始孤身徒步全中國的旅行、探險之舉。 行程達4萬多公里,足跡踏遍23個省市自治區。已訪問過33個少數民族發表遊記40餘萬字。沿途拍攝照片8千餘幅,爲沿途人們作了150餘場題爲“壯心獻給父母之邦”的演講。尤其是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極”的壯舉,1996年6月13日在即將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不幸在羅布泊西遇難。1996年6月,餘純順走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後一站--羅布泊沙漠。對於徒步探險的人,這是個死亡地帶,幾乎沒有人曾經走過去。餘純順要徒步穿越。他走進了羅布泊,不久,就發生了一場沙塵暴。餘純順悲壯遇難。
“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餘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裡(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餘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着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有數百萬字日記、遊記,記錄了祖國各地的自然景觀、民俗風情,成爲反映國情民情的珍貴資料。拍攝照片8千餘幅,爲沿途人們作了150餘場題爲“壯心獻給父母之邦”的演講。出版了《壯士中華行》2卷,及《餘純順徒步中國紀實攝影》、《餘純順孤身徒步走西藏》、《走出阿里》等書。
勇闖羅布泊獻出生命後,他的老父親餘金山一夜白頭,毅然決定在古稀之年孤身徒步走遍中國十萬裡,挑戰世界吉尼斯記錄。他在自己的名片上題詩:“純順熱血灑神州,生命壯志死未酬。子業父承續新篇,古稀金山繼續走。挑戰時機吉尼斯,不達目的死不休。父子雙稱徐霞客,顯我民族更風流!”
生於1929年5月30日,湖北省鄂城人,上海電器成套廠退休職工,著名旅行家、探險家餘純順之父。年已古稀壯心不已,爲激勵年輕人及子孫後代奮發向上,自費爭取實現“孤身徒步漫行全中國”之壯舉,於1993年5月8日從上海出發,計劃環繞中國一週,返回終點站——上海。
此時距餘純順羅布泊遇難已經13年之遙了,時空給了我們足夠的空間去思考,我們也因此能夠審視而不是仰視地對待這個已經離開我們的探險家,他不再是被新聞媒介炒作包裝出來的神話,他有着與普通人不一樣的偉大,也有着和常人一樣的缺點。雖然關於那次遇難曾經衆說紛紜,但現在看來它早已沒有意義。我們能夠記住的,是他帶給我們的徒步穿越荒涼之地的韌性、萬里山河的雄奇以及虛幻背後的真實,人性的複雜與單純、人生的殘酷與美好和長久的思索。
餘純順在羅布泊不幸遇難的地點,座標爲E90°19'09'',N40°33'90'',彭加木失蹤地的座標爲E91°46'71'',N40°11'29''。一個在羅布泊西北,一位在羅布泊東南,兩地距離160公里左右。他們的遇難和失蹤整整16年,這給原本就波詭雲譎撲朔迷離的羅布泊又罩上了神秘的光環。直到目前,衆說紛紜,各執一詞,種種推斷、猜測不一而足。
餘純順是一個十分看重名聲的人,也許這同長期受到歧視和壓抑有關,他太想出人頭地了。他想體面地生活,想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自學考到大學也沒人用他,妻子又同他離了婚,自卑到了極點。他想通過非常的舉動,非凡意志力來證明他作爲男子漢的存在價值。徒步走中華,遍訪56個少數民族,這是擺脫困境,表明他的價值的最佳選擇。講實話,走羅布泊也是追逐名聲的結果。
餘純順是極講義氣的人,走到哪裡總給我來信報平安,每年新春總收到他的賀年卡。餘純順是個多情的人,英雄愛美人,也算人世間佳話了。他在漫長而孤獨的徒步生涯中,有沒有紅顏知己?當然有了,在起初一二年,他特別謹慎,後來幾次從死亡線上掙扎歸來後,就順其自然了,有女人喜歡他,他也喜歡人家,這是他們的私事,無損於作爲“壯士”的形象。
餘純順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征服慾望,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走遍西藏的人,非常了不起。他常愛說征服什麼什麼。有人登上珠峰,就說征服珠峰,其實不妥當,你不過走一走而已,珠峰不是照樣昂首挺胸嗎?也許餘純順多次死裡逃生使他變得過於自信,以至於誇大人的生存能力。餘純順是一位誠實的旅行家,走了8.4萬華裡,沒有一點虛頭,他的腳從41碼變成43碼就是最好的見證。不管怎麼說,作爲旅行探險家也是當之無愧的,這也是至今人們懷念他的緣由。
2、陳宗器-----陳宗器(1898-1960)字步清,號伯簋,又號君衡、道衡(英文名PackerC.Chen),浙江新昌人。1929年作爲第二批團員參加考查團,當時是中央研究院助理員,原打算是讓他作爲安博特在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方面的助手參加工作的。因爲當時他和另外3個瑞典學者1929年5月未被新疆掌權的金樹仁允許進入新疆。隨後他作爲霍涅爾的助手,1931年從河西走廊酒泉逐步到達羅布泊一帶,測量湖的輪廓和它的變遷經過,後來又到祁連山內考察藏民居住地的風土人情。直到1933年5月才離開考查團。旋即根據赫定要求參加了綏新公路查勘隊,於1934年4月再次和赫定一起去羅布泊考察,先後於5月下旬和8月初兩次去樓蘭。在西北考察將近5年,3次到達樓蘭,是中方當時在西北地區考察、工作時間最長的中國學者之一。期間在內蒙和甘肅北部作天文測定(經緯度)。後來由斯文赫定出資到德國留學。1943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所研究員。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地球物理所副所長。他是我國地磁學的奠基人。
3、趙子允-----趙子允(1937~2004):山東人,畢業於西安地質學校,後函授畢業北京地質學院,地質高級工程師。涉足戶外探險四十餘年,在新疆享有“沙漠王”、“羅布泊活地圖”、“生命羅盤”等“榮譽稱號”,大家平日都親切地稱之爲趙工。2004年9月27日,趙子允因車禍不幸遇難,終年67歲。2007年,趙子允被追授爲中國當代徐霞客,當時在這10名選舉出來的獲得當代徐霞客榮譽稱號的人中,他是唯一一名已經離世的人,而這一天距離他去世已經有3年了。
圖片說明:
D20-01 湖心碑
D20-02 終於走到湖心了
D20-03 途徑陳宗器紀念碑
D20-04 來到一碑林
D20-05 趙子允
D20-06 相
D20-07 雲
D20-08 行
D20-09 歇
D20-10 梅花饢
D20-11 餘純順遇難地是我們今天徒步穿越的終點
D20-12 看到餘純順墓了
D20-13 墓
D20-14 碑
D20-15 碑
D20-16 八戒
D20-17 碑
D20-18 合影
D20-19 留念
D20-20 遇難地
D20-21 餘純順遇難地
D20-22 遇難地
D20-23 驀地,眼前展現出望不到邊的“土丘林”
D20-24 在夕陽中,我們途徑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土垠的遺址
12月20日 仔細端詳龍城
爲了能夠仔細端詳龍城,天剛一放亮,大家就紛紛起來。洛越、那情和花雕早早的就拿着相機穿梭在雅丹之中等待着太陽的升起,捕捉那美麗的光影。
當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參差不齊的無數雅丹土丘,被塗上了一層絢麗的玫瑰色,酷似密密麻麻的小島,散佈在茫無涯際的海洋上。佇立高處遠眺,有如立於波浪起伏的大海的浪尖上,雅丹羣一直延伸到天際,氣勢浩瀚雄偉。這裡的雅丹羣有着明顯的方向性風蝕痕跡,多數都是北端昂起,南端低矮,遠遠望去,尤如一羣昂首的巨龍在大漠遊弋,氣勢懾人。置身其間細細品味,各式各樣粗獷而又俏麗的形態,引人翩然遐思。那繁星般的土丘,有的拔地而起,亭亭玉立,傲視蒼穹;有的昂首翹尾,活象一條條鯨魚,悠然自得地追逐嬉戲,有的如停泊的巨輪,拋錨待航。金色的陽光下,鵝黃色的沙堆,蜿蜒起伏,金波粼粼,又恰似一匹匹錦緞,隨風飄舞……在土丘之間,一條條天然形成的通道就像大街小巷,顯得深邃,幽靜,別有意趣,讓人頗覺眼前的“龍城”不是古城,卻勝似古城。
一峰挺立的“駱駝”是龍城的標誌性“建築”,這是大自然的傑作。爲什麼風沙能把這塊岩土吹成駱駝的形態而不是什麼別的動物形象?想必老天也知道只有駱駝才能耐得住羅布泊的荒涼和乾涸,只有駱駝才能守得住龍城的寂寞和悠遠。
我們告別龍城,車子一路向西駛去。從這裡到距離庫爾勒300公里的老開屏之間有100多公里的戈壁灘曾經是禁區,一般人難以進入,爲80年代前中國核試驗部隊基地區。我們今天所走的路線是當年基地的最外圍的邊緣,所以在今天的路途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羅布泊荒原上少見的現代人類活動的痕跡。
洗消站,當年進出羅布泊基地的車輛都要在此清洗。鹹水泉,可以看出這是人工打出的泉眼,鋼管打得很深,泉眼邊裝有抽水機馬達,氣溫零攝氏度以下泉水也照樣順着的鋼管汩汩而出,泉眼邊現修有小蓄水池。據說,這裡是自西向東進入大戈壁前最後一個補充水源的地方。上世紀50年代前後,這裡曾經是核試驗部隊的重要水補給站。我們俯身嘗着有些鹹澀的泉水,誰也想不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泉眼曾經對中國國防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
車子繼續前行, 大片大片的廢棄營房遠遠的從我們車窗外掠過,向我們證明着羅布泊在我國軍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964年10月16日,新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試爆成功。1967年6月17日,一顆氫彈在羅布泊核試驗場空投成功。今日的營房已面目全非,人去房空,瓦面及房樑門框等木製品一概被盜拆,現只剩朝天敞肚的屋框,沒一絲綠色和生命。看到地上散落的一些當年戰士們用過的一些物品,破損的搪瓷缸、搪瓷盆、帽子和補了很多補丁的鞋子,讓我們對當年這些“最可愛的人”心生崇敬之情。正是這些人爲了國家的強大與尊嚴,人民的安寧,增強中國保衛和平的實力,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工作、奮鬥,風蝕着自己的青春與生命。他們譜寫了中國軍事光輝史,也爲自己的人生添寫了最壯麗的一筆。
相關鏈接:
1、土垠遺址----- 土垠位於羅布泊北岸的臺地,曾三面環水,北邊通陸地,爲漢代水陸碼頭及驛站所在之地。1930年爲中國第一位進入羅布泊的考古學家所發現,根據其年代和歷史上的地位,被稱爲僅次於樓蘭古城的重要遺址。 漢代時期,土垠的生產以畜牧業爲主,糧食來源於鄰近的屯田區。其處於西域南道和北道的互相分途點上,是西域境內最重要的交通樞紐。現土垠遺址最顯著的有一長條狀土臺上殘牆基和木樁,有倉庫的遺址也有衙署和士兵屯駐之遺址,還有壕溝痕跡。西漢時,土垠充當的職能是倉儲和交通,位於淡水和鹹水分界之處,是長途跋涉來往商賈的休整地,交通和接待工作比較繁忙。因此,當時駐守的軍隊除去倉儲,最主要的日常工作是迎送往來使者、官吏,提供食宿和車馬。同時,對附近沿線各烽燧進行管理和提供給養。 土垠屬於風蝕十分嚴重的古遺址,能見的建築物牆址很少。臺基伸延入湖盆,在古代,滿注孔雀河水的羅布泊爲土垠形成了天然屏障,現在前往土垠,車輛於涸湖盆中行駛至土臺前下車,攀上約3米高的陡坡就可見到遺址,向北望是一片土臺雅丹羣,向南望則是茫茫一片看不到邊際的羅布泊湖心區,東西兩邊有分散的土臺,似一座座孤立的小土丘,從土垠遺址向南行進,還可看到大片枯死的蘆葦根莖。當年,架上小木舟,隨便就可捕撈到肥大的湖魚,從北岸可划船一直去到南岸。
2、龍城雅丹-----龍城與白龍堆一起,一東一西佇立於北岸,成爲羅布泊地區三個著名的雅丹羣之一。龍城的雅丹造型與白龍堆的近似,有規則地南北向排列,大多土臺呈橢園形或長條狀。龍城的土臺高約6—20多米,有明顯的方向性風蝕痕跡,如北端昂起,南端低矮,遠遠望去,尤如一羣昂首的巨龍在大漠遊弋,氣勢懾人。長條狀的土臺造形變化較多,有的似城廓,有的似游龍,故被史學家稱爲龍城。由於龍城位於羅布泊西北岸,是最多遊人經過的地方,凡進入樓蘭、湖心、土垠者,基本要在龍城紮營。該雅丹羣區域多有人爲留下的物跡,一條清晰的便道(車輪輾成的痕跡)在土臺下曲回伸延,兩頭隱入土臺羣間。龍城土臺更酷似龍狀,與白龍堆不同的是龍城的土臺含物質與白龍堆不同,沒有白色的膏泥或反光層,基本爲土黃色的原土色。遊人攀爬上土臺較其他雅丹羣容易,大多可以從南邊由低而高地一層層登上去,十分痛快。在臺頂上遠眺,有如立於波浪起伏的大洋浪尖上,土臺羣一直伸延到天際,氣勢浩翰雄偉。龍城雅丹北靠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孔雀河道鐵板河三角洲邊緣。越過孔雀河古河道,與龍城遙遙相對的另一片荒漠土臺雅丹羣中,靜靜地隱藏着舉世聞名的樓蘭古城遺址。龍城雅丹連同樓蘭古城一帶的雅丹在內,其長度東西爲40公里,南北最寬處60公里,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
3、原子彈試爆基地-----從營盤向東行進,距庫爾勒約300公里的老開屏開始,一直到前進橋之間一段100多公里的戈壁灘,曾經是禁區,一般人難以進入,爲80年代前中國核試部隊基地區。沿着孔雀河岸由西向東進羅布泊,遊人實際上沿着荒漠戈壁中一條30多年前核試部隊修築的土便道行進,如今已面目全非,一些簡易橋樑已坍塌,築橋的木頭被盜走,路兩邊偶爾有半截土柱子,原系在上邊的木電線杆也被盜走。路面已損毀。 從老開屏開始,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廢棄營房孤立於大漠,成爲奇觀。從佈局看,有醫院、車隊、清洗場等,斷牆殘垣上的毛主席語錄還清晰可見。過了老開屏不久,還可看到簡易機場、巨大的工事等。老開屏、元寶莊、前進橋等地名,原來並不存在,是老一輩核試部隊在創建中國原子彈試驗場後所起的地名,因此使古老的無人區多少有了一點現代的味道。廢棄營房的瓦面及房樑門框等木製品一概被盜拆,現只剩朝天敞肚的屋框,沒一絲綠色和生命。一個常進入羅布泊的地勘隊工人說,他們寧願住帳逢也不敢住到舊營房,因爲稍起風,那些舊營房就會響起令人恐懼的呼嘯聲,爲戈壁中的舊營房陡增了幾分神秘。
圖片說明:
D21-01 早霞
D21-02 龍城雅丹
D21-03 龍城雅丹
D21-04 龍城雅丹
D21-05 龍城雅丹
D21-06 龍城雅丹
D21-07 龍城雅丹
D21-08 龍城雅丹
D21-09 龍城雅丹
D21-10 龍城雅丹
D21-11 龍城雅丹
D21-12 龍城雅丹
D21-13 龍城雅丹
D21-14 龍城雅丹
D21-15 龍城雅丹
D21-16 龍城雅丹
D21-17 龍城雅丹
D21-18 龍城雅丹
D21-19 龍城雅丹
D21-20 龍城雅丹
D21-21 龍城雅丹
D21-22 龍城雅丹
D21-23 龍城雅丹
D21-24 龍城雅丹
D21-25 龍城雅丹
D21-26 龍城雅丹
D21-27 龍城雅丹
D21-28 龍城雅丹
D21-29 龍城雅丹
D21-30 龍城雅丹
D21-31 龍城雅丹
D21-32 龍城雅丹
D21-33 龍城雅丹
D21-34 龍城雅丹
D21-35 樂樂
D21-36 龍城雅丹
D21-37 營地
D21-38 龍城雅丹
D21-39 龍城雅丹
D21-40 龍城雅丹
D21-41 龍城雅丹
D21-42 龍城雅丹
D21-43 核區
D21-44 核區
D21-45 核區
D21-46 核區
D21-47 核區
D21-48 核區
D21-49 洗消站
D21-50 古墓
D21-51 古骨
D21-52 古墓
D21-53 雲
D21-54 鹹水泉
D21-55 泉眼邊現修有小蓄水池
D21-56 原子彈試爆基地
D21-57 稍起風,那些舊營房就會響起令人恐懼的呼嘯聲
D21-58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59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0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1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2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3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4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5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6 補了很多補丁的鞋子
D21-67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8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69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70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71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72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73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74 當年的草鞋
D21-75 中國原子彈試驗場核試部隊營房
D21-76 原子彈試爆基地
D21-77 戈壁中的舊營房陡增了幾分神秘
D21-78 附近的千佛洞
D21-79 骨
D21-80 晚霞
12月21日 遭遇沙塵暴
真沒想到就在我們即將離開羅布泊的時候,我們有幸遇到了沙塵暴。
沙塵暴的到來沒有任何的先兆。就在我們昨天紮營的時候,空中連一絲風都沒有,營地在一片很空曠的地方,我們一邊搭着帳篷一邊欣賞着美麗的晚霞。晚飯後似乎情況就發生了改變,突然颳起了風,而且風越刮越大。羅布泊的風是亂竄的,風向很亂,毫不誇張的說,站在那裡,短短几分鐘之內可以感覺到四個方向的來風。大風裹着沙子,捲起團團煙塵,大家不得不早早的鑽進帳篷。風越吹越烈,營地的一些小的物件,紙盒子、編織袋還有零星的空水瓶子,在亂風的作用下在碎石上飄來飄去,甚至撞在帳篷上發出摔打的聲音。大家只好起來頂着沙塵暴拼力重新加固好外帳,收拾好自己的零碎物件,用行李壓在帳篷邊以期望能抵擋一些風。風捲裡沙子涌進帳篷,帳篷本無孔,極細極細的沙塵卻無孔而入,打開頭燈,空氣中瀰漫着沙粒。睡袋上的沙也越來越多,到處沾滿了那略帶鹹味白白的細沙。大家把睡袋嚴嚴的拉好,帶上帽子,把圍巾罩在臉上阻止沙塵侵入口鼻中,但呼吸時嘴巴里還是發出沙子和牙打架的聲音。狂風把帳篷“搖”的十分猛烈,人緊緊的壓着帳篷,都依然感覺到人睡在帳篷裡都有被風捲走的可能。幾個女隊員有些緊張,在風裡喊着總管劉東和八戒詢問風會不會把帳篷颳走,得到“不會”的答案後,才放了一點點心睡去,但整個晚上,人如躺在小舟裡,在大海中顛簸,搖搖晃晃,根本無法入睡。即使勉強睡着了,也經常會被搖晃着的帳篷所驚醒。
早上起來,所有的人、帳篷、行李都完好無損。此刻風勢略有減小,但天空依然沙塵瀰漫,模糊一片,能見度僅爲百米左右。在沙塵中拍了幾張照片,記錄下在沙塵暴中羅布泊荒涼、暴虐、怒吼的真實一面。大家想來心中還有幾分慶幸,如果來羅布泊沒遇上沙塵暴,倒好像是去北京沒去長城一樣。看了多日的藍天白雲下的羅布泊,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我們終於有機會體驗到它的另一副面孔,也讓我們對它有了更真切、更全方位的感受。
天很冷,風帶着沙子依舊劈頭蓋臉的撲過來,大家就着沙子匆匆吃了早飯,匆匆上車。但沒有想到沙塵暴帶給我們的麻煩依然繼續。車在猛烈的沙塵暴中行駛,深切感受到它遮天蔽日的力量,所有的道路和參照物都被遮擋,尋找方向、尋找道路都成爲大問題,就連我們經驗老道的嚮導李大哥都感到了嚴峻的考驗。營地到太陽墓僅3公里路程,就這3公里,我們的車繞了整整一個多小時。期間,第一輛李大哥的車突然在後車鏡看不到後面兩輛車的蹤影,車停下來等待,還沒見有車跟上,大家有點擔心,這樣的天氣真丟了可怎麼找啊?使用車臺對講,對方車無反映,大家更擔心了。李大哥決定原路返回尋找,但哪條路是原路呢,不知道車朝什麼方向開去,坐在車上的我們早已方向全無,只能四處極力張望尋找車的影子。幸運的是在一段路後,我們找到了那兩輛車,由於一輛車陷到了沙子裡,他們將車推出來後又看不到頭車的方向,就索性原地等候,直到我們找到他們。
太陽墓是1979年冬被我國考古學家所發現古墓溝墓地中的一種,也最令世人震驚並倍感神秘。古墓中間是由圓形木樁圍成的墓穴,外圍有若干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的7個同心圓,這些木樁同時形成以墓穴中心爲端點的若干條射線,呈太陽光芒放射狀。如此古墓共有數十座。經測定,這些“太陽墓”已有大約3800年的歷史。呈現在我們眼前真實的太陽墓和我們以前看到的圖片大相徑庭,盜挖盜掘及各種人爲破壞極其嚴重!最大的一座墓的7圈環狀木樁,現在僅剩下半圈,有些還被拔出來倒在那裡。除了其中兩座墓還能大致辯認出是太陽墓外,其它都已經完全看不出痕跡。
粗略的看了看太陽墓,風暴中的我們無心細細品味,趕快上車離開,似乎想逃離開沙塵暴陰霾的籠罩。
解放軍醫院遺址是嚮導推薦我們去看的一處歷史遺蹟。和昨天看到的營房一樣,剩下的也都是房屋的廢墟,但那一片殘牆斷壁讓我們非常震驚。房屋的數量和規模讓人完全可以想象當年醫院的規模龐大,想象到這裡曾經有過的相當忙碌的景象。據說當年有近10萬人在這片荒漠上參與我國原子彈和氫彈實驗工作,這些無名英雄聚集在此爲理想爲國家爲信念而努力着。時代的烙印如斷牆殘垣上還清晰可見的毛主席語錄一樣時刻讓人銘記着那段歷史,荒蕪的大漠,曾經也是那樣的激情澎湃、熱血沸騰。
也許要倒計時的敘述此次羅布泊之行的結束,今天到達營地時大家都在感慨,只有兩天“五星級”帳篷可以睡了,大家不經意的把帳篷搭得很近,緊緊的挨在一起,就連平日大家都躲着的八戒的呼嚕聲此刻也被描繪成美妙的催眠音樂。天色還沒有全暗,大家坐在那裡看着陰陰的羅布泊,心裡幾分黯然。用了20多天時間,一步步用腳去丈量的羅布泊似乎象是行走在夢中,在離開的時候忽然感覺虛幻而不真實。其實單就路況而言,羅布泊並沒有太大的難度可言,但是複雜的地貌,連續的長時間行走,寒冷、乾燥缺水,不斷出現的病痛、景色單調,沙塵飛揚,各種突發的狀況等等,無一不在考驗着我們的意志。一路上,花雕給予大家不斷的精神鼓勵和豁達樂觀的隊友們沿途的幽默搞笑爲我們這單調堅毅的徒步行程增添了不少歡樂,大家的步伐也變得輕鬆起來。大家還沒來的及沉澱自己心中羅布泊的感覺,20天遠離現實生活的日子也讓我們似乎也無法想象離開羅布泊後的日子,而我們卻真的很快就要回歸自己原來的角色回到自己原有的生活中去了。大家的心情似乎都很複雜,各樣的方式表達着自己的情緒,默不作聲的、唱的、笑的、吵的、鬧的……入夜,風停了,花雕、逸人、三月和八戒在火堆旁打着撲克,洛越和梅梅坐在那裡望着火出神,玫瑰、LISA和那情在遠處聊着天……
相關鏈接:
1、太陽墓-----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在羅布泊以東發現的一片古代墓葬羣。位於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東西寬約35米,南北長約45米,面積約1600平方米。在所發掘的42座墓中,根據墓葬地表標誌不同,被分爲兩種形制。第一種形制是掘於沙土中的土坑墓,在墓葬的東西兩端各有一根直立的木樁,伸出至地表以上。木棺是由小塊木塊簡單拼制而成,木棺呈船形,無底、兩端立擋木。在木棺頂板的外側覆蓋着羊皮或放置簸箕狀草編織物。大部分木棺內只葬一人,死者仰身,頭朝東方。屍體裸體,用毛氈包裹,頭上戴尖頂氈帽,帽上插有鳥翎羽,足穿皮鞋。在屍體脖頸、手腕、腰部有玉、骨質珠飾。在胸口上部置一小包碎麻黃枝,附近還有一草編小簍,裡面盛少量麥粒或白色漿狀物。在一部分墓葬的東頭,隨葬有木質或石質人像。其它的隨葬品有木質的盆、碗、杯、獸角、鋸齒形刻木等。還有用毛氈嚴密包裹、保存完整的小孩屍體。第二種形制的墓葬,地表上排列着整齊的環形列木樁,圍繞墓室構成7圈同心圓,木樁由內向外排列,粗細有序。圓環之外,有四向展開的放射狀列木,形成5米——6米的放射線。更爲耐人尋味的是,該類墓葬內的主人全部爲男性。他們的入葬姿勢也都一律仰身,身體伸直,頭向東、腳向西。這類墓葬內隨葬器物不多,僅見有鋸齒形刻本和骨珠、骨錐、木雕人像等。與第一類墓葬內隨葬品風格相同。 太陽墓地距今3800年,著名的“樓蘭美女”便由此地發現。之所以稱之爲“太陽墓地”,是由於從高處看墓葬結構頗似光芒四射的太陽鑲嵌在高地之上。墓葬地表有七圈規整的環列胡楊樹樁,由內向外,粗細有序,最小內圈直徑2米左右,似一個圓圓的太陽,人被埋於“太陽”中心;以環圈爲中心,又有七圈粗大樹樁呈放射狀排列,井然有序,似太陽光芒,蔚爲壯觀。樹樁全被豎向深埋於沙地,僅露樁頭。此種墓葬形式在我國僅發現一處,極爲珍貴。
2、樓蘭美女-----在孔雀河下游的鐵板河三角洲,曾發現了一片墓地,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乾屍,體膚指甲保存完好。她有一張瘦削的臉龐,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頭髮披肩。她身上裹一塊羊皮,毛織的毯子,胸前毯邊用削尖的樹枝別住,下身裹一塊羊皮,腳上穿一雙翻皮毛制的鞋子,頭上戴氈帽,帽上還插了兩枝雁翎,被世人稱爲“樓蘭美女”。經用她身上的羊皮殘皮做碳14鑑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屍。她是誰?爲什麼會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就成爲考古界的謎。
“樓蘭美女”是迄今爲止新疆出土古屍年代最早的一具,距今約有4000年曆史。眼大窩深、鼻樑高窄、下巴尖翹的“樓蘭美女”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然而,關於此屍所代表的人羣具體屬於何種種族類型以及他們生前是當地土著還是從他處遷徙而來等問題至今在考古界仍衆說紛紜。
清秀的娥眉,深邃凹陷的雙眼,薄脣輕抿,俊美而憂鬱。
圖片說明:
D22-01 太陽墓地
D22-02 太陽墓地
D22-03 太陽墓地
D22-04 太陽墓地
D22-05 太陽墓地
D22-06 太陽墓地
D22-07 太陽墓地
D22-08 太陽墓地
D22-09 太陽墓地
D22-10 太陽墓地
D22-11 太陽墓地
D22-12 太陽墓地
D22-13 太陽墓地
D22-14 太陽墓地
D22-15 太陽墓地
D22-16 樓蘭美女復原圖
D22-17 太陽墓地
D22-18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19 大食堂
D22-20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21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22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23 發現個值日牌
D22-24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25 參考消息
D22-26 70年10月4號
D22-27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28 彈夾
D22-29 彈夾
D22-30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31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32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33 一雙鞋
D22-34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35 核爆部隊醫院遺址
D22-36 到營地了
12月22日 行走倒計時
爲了讓大家此次的行程更加圓滿,更充分的瞭解和感受羅布泊,欣賞到更多的羅布泊的景色,花雕和嚮導特意幫大家安排了10公里的一段短程徒步。在這段路程中我們會沿着孔雀河的古道看到大片的胡楊林、蘆葦灘還有湖泊,如此悠閒的行程,我們戲稱爲花雕領着大家在羅布泊逛公園。
但畢竟是羅布泊的公園哦,走起來並沒那麼輕鬆。先是滿地的狼的腳印,嚮導囑咐我們一定要結伴而行;而這個區域經常有人會獵捕黃羊,嚮導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腳下,是否會踩到陷阱,誤被抓黃羊的鐵夾子夾住。翻過一道土坡眼前的景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滿眼的和人一樣高的蘆葦,大片大片的,看不到頭的金黃,雖然天陰的沒有光感,但是大家還是很興奮的欣賞着眼前這久違的風景,蘆葦這平時再平凡不過的東西,在這個蒼涼的荒原上卻使我們產生了一種親切的情感。沒有路,大家拿着登山杖一步步試探着撥開蘆葦前行,羅布泊的蘆葦絲毫沒有南方水草的溫柔和水靈,乾枯而倔強的高高的昂着頭,你一撥弄它,那積攢多年的灰土毫不客氣的灑你一頭一身,沒走多遠,所有人都變得灰頭灰臉的。
我們不斷眺望着胡楊的身影,不斷修正自己行進方向,又回到了鹽鹼地,地面沒有那麼堅硬卻覆蓋着白雪一樣細細的鹽鹼,讓我們恍惚覺得走在雪地中,四周白茫茫一片。
當大片的胡楊林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所有人都爲之震撼!冬季,活的胡楊樹的葉子已經都被風吹落一地,枝頭上零星掛着幾片金黃的葉子在陽光的映襯下,發着誘人的光澤;粗糙的樹幹裂紋縱橫,枝幹遒勁、形態詭異,怒張的虯枝無不向每一個經過這裡的人們展示着他們纔是真正的沙漠之王。有的胡楊樹的生命早已被沙漠吞噬掉,沒了枝葉,沒了顏色,它們已經乾枯死去,可是它們卻依然以樹的姿態橫亙蒼穹,傲然挺立茫茫大漠!只有親臨胡楊林,你纔會領略到胡楊那雄渾的氣魄、那份凝重、那份豪邁和壯美!
在羅布泊的詞典裡,胡楊,是一個厚重的詞語。它的生命年輪可以圈圈圓圓延續千年,且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它們用另一種形式詮釋並延續生命的存在。在人們的心中,它不僅是荒漠衛士,而且已經成了一種頑強精神的化身。風撕裂了它們的身軀,它們卻改變了風的軌跡,被沙擊打的傷痕累累卻弱化了沙礫的狂野。在無盡的寂寞與乾涸中,它們與風沙抗衡,與飢渴對峙,在飽嘗了嚴酷自然的千百年的風蝕雨剝後,依然笑傲蒼穹,生生不息,似英雄般巍然屹立。胡楊的美並不淒涼,也不孤寂,更不悲情, 相反卻昭示了力量。透過漫天黃沙胡楊默默的向我們述說着參透人生的隱語,不僅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感悟,更令我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高的解讀,活着就得活出自我!活着就得竭盡全力去追尋生命中的精彩!
穿過胡楊林,我們走進了一片溼地,腳下是滑滑的冰面,有的地方地面已經開始融化成爲泥濘的爛泥,四周依然是看不到邊的金黃色的蘆葦。蘆葦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泊,多已結冰,在陽光的反射下如同光滑的鏡面,又似寶石般隨意的灑落……
我們最後的一個營地是在離營盤古城遺址200米的地方。據記載營盤是漢代的一個軍事重鎮。在西漢年間,這裡是東西橫貫羅布泊地區通道上的一個交通重鎮和軍事要塞,也是目前保存較爲完整的一處遺址。站在遺址的高處,我們的手機有了通訊信號,這是時隔10天之後,我們重新和外界有了聯繫。搭好帳篷之後,大家聽玫瑰的號召準備着明天進城洗澡的換洗衣服,放在揹包的最外面,以便於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就可以第一時間拿了東西集合去洗澡。如果說我們對進城有什麼期待,可能最大的盼望就是能把自己丟進熱水裡,好好泡泡洗洗,20多天沒有洗澡的滋味對於我們中間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史無前例、難以想象的。
最後的晚餐相當的奢華。總管劉東蒐羅出所有沒有吃完的物資,大家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私藏,小孫師傅還貢獻出自己珍藏的酒,終於不用再聽花雕的諄諄教誨“省着點啊,後面路上沒的吃,二粒兒花生米葡萄乾都是可以救命的。”,兩大鍋菜,大家暢開了吃着、喝着。
晚飯後,我們點燃了剩下的枯柴,這也是我們羅布泊最後一堆篝火。大家齊齊聚攏在火邊,聽花雕做活動“總結”,與其說是總結,不如歸結爲大家一種心情的交流,大家還是不捨得離開羅布泊,回顧着一路上開心的故事,情緒象火苗一樣高漲,那情特色的周星馳式的笑聲在空氣中飄來蕩去。花雕也有了興致,第一次很詳細的和我們講起了他如何開始的戶外,如何愛上了戶外攝影,爬過哪些山,走過哪些路。我們這些“菜驢”們極其崇拜的認真聆聽,那情更是在聽的激動時握住花雕的手,很嚴肅的望着花雕說“老大,我對你的崇拜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 ……不記得花雕講了多久,只記得那情把全國的大江大河的水都滔滔不絕的一番,大家聽着說着笑着,夜裡很冷,圍火而坐的圈子越縮越小,大家彼此靠着擠在一起。看着火苗越來越小,變成碳火,紅紅的碳也慢慢冷卻沒有了溫度,卻沒有人捨得離開。
相關鏈接:
1、胡楊樹-----胡楊,或稱“胡桐”。它和一般的楊樹不同,能忍受荒漠中乾旱、多變的惡劣氣候,對鹽鹼有極強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的含鹽量很高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照樣枝繁葉茂。人們讚美胡楊爲“沙漠的脊樑”。
胡楊有特殊的生存本領。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層中吸取地下水,體內還能貯存大量的水分,可防乾旱。胡楊的細胞有特殊的機能,不受鹼水的傷害;細胞液的濃度很高,能不斷地從含有鹽鹼的地下水中吸取水分和養料。折斷胡楊的樹枝,從斷口處流出的樹液蒸發後就留下生物鹼。胡楊鹼除食用外,還可製造肥皂,或用來製革。人們利用胡楊生產鹼,一株大胡楊樹一年可生產幾十斤鹼。
胡楊是最古老的一種楊樹,在六千多萬年前就開始在地球上生存。它是落葉喬木,樹高15——30米,幼樹和嫩枝上密生柔毛。葉子變異很大,在幼樹或嫩枝上的葉呈線狀披針形,而中年樹上的葉於卻變成卵形或腎形,所以又稱異葉楊。開紫紅色披針形花,結長橢圓形葫果。胡楊還能從根部萌生幼苗,不斷擴大自己的疆域。
胡楊生長較快,它的葉子可作飼料,木材耐水耐腐,是造橋的特質材,也可用於造紙和製作傢俱。胡楊林可以阻擋風沙,綠化環境;保護農田,是我國西北地區河流兩岸或地下水較高地方的重要造林樹種。
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樹被世居於此的維吾爾族人稱爲“英雄樹”,有“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的說法。胡楊是隨青藏高原隆起而出現的古老樹種,中國塔里木盆地分佈着世界最大的胡楊原始森林。在乾旱少雨的沙漠地帶,胡楊可將根扎進地下1O多米,頑強地支撐起一片生命的綠洲。
2、營盤遺址-----營盤是羅布泊最西邊的一處大型古遺址,距尉犁200多公里,位於庫魯克塔格山南麓,孔雀河古河道北岸3公里處的一片緩衝戈壁上。在西漢年間,營盤是東西橫貫羅布泊地區通道上的一個交通重鎮和軍事要塞,是目前保存較爲完整的一處遺址。現營盤古城遺址考古學家稱爲因半古城或注賓城。 營盤古城呈圓形,直徑100多米。殘牆可以看到其構造,爲土坯壘砌,或用芨芨草、蘆葦相間沙土壘築成。古城破損很厲害,古城內的痕跡幾乎被沙化。城內分佈較多碎陶片,具漢晉時候陶器特點。古城西北1.5公里處有一片佛寺遺址,現存方形基座和圓柱狀的塔身,年代與樓蘭古城相近。古城北邊、西邊烽火臺相連接,直通尉犁庫爾勒方向,據此,被認爲是爲了交通暢通,行旅的安全而設立的城堡。可以想象,當年行於絲路中道上的駝鈴聲聲不絕,曾有過繁榮的時期。 在古城西邊約一公里處有6萬平方米的墓葬區,爲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羣,1989年10月被有關管理單位發現被盜嚴重後進行了清理。經編號的約80座,大部分集中在兩座平頂山丘上,沿山丘的邊沿也零星散佈。進入羅布泊的西道就在墓葬區臺地跟前經過,隨時可見盜挖開的墓室及散碎骸骨。根據考古文物資料,墓地時代當爲漢晉時期或稍晚。目前發掘的文物以木器爲主,其次爲毛織品和絲織品,具西域特點。
圖片說明:
D23-01 準備出發
D23-02 徒步最後一天
D23-03 蘆葦灘
D23-04 八戒
D23-05 徒步最後一天
D23-06 Lisa
D23-07 玫瑰和那情
D23-08 鹽鹼地
D23-09 鹽鹼地
D23-10 進入胡楊林
D23-11 進入胡楊林
D23-12 進入胡楊林
D23-13 進入胡楊林
D23-14 進入胡楊林
D23-15 進入胡楊林
D23-16 胡楊林留念
D23-17 胡楊林留念
D23-18 進入胡楊林
D23-19 進入胡楊林
D23-20 進入胡楊林
D23-21 進入胡楊林
D23-22 梅梅的手
D23-23 蘆葦灘
D23-24 梅梅
D23-25 蘆葦花
D23-26 營盤遺址
D23-27 營盤遺址
D23-28 營盤遺址
D23-29 一路功夫
D23-30 一路功夫
D23-31 一路功夫
D23-32 後記:那情、Lisa和三月徒步18天沒起一個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