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坪村:旅遊“挖窮根” 荒山變“金山”

位於湖南省懷化市黃岩旅遊度假區內的大坪村,曾是省級貧困村,有資源無產業、“抱着金飯碗討飯吃”。2015年開始,大坪村依託發展旅遊業“挖窮根”,將昔日的荒山變成“金山銀山”,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不到2000元提高至2020年的2萬元左右,村集體收入從不足5萬元增加到50餘萬元。據統計,2016年以來,該村累計接待遊客7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00餘萬元。2018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昔日貧困山村 今日山水田園

近日,記者走進大坪村。在懷化大峽谷景區門口看到,53歲的村民陳勤妹正在做保潔。曾經,家庭的重擔壓在她一人身上。2019年8月,大坪村村委會和村黨支部介紹陳勤妹到景區務工。“每月有2300元的收入,平時做做農活,還能照顧丈夫,發展旅遊給我帶來了希望。”說起生活的變化,陳勤妹眼裡含淚。

擁有峽谷、原始次森林溶洞等旅遊資源,卻苦於沒有資金,昔日,大坪村的村民們只能守着金山討飯吃。據黃岩旅遊度假區管理處主任田濤介紹,2015年,政府出資修建了公路等旅遊基礎設施。在管理處全程引導下,由大坪村創業致富能人、村委會原主任楊英蘭發起,由本村致富返鄉創業人士、村集體經濟、全體貧困戶和其他村民共同入股,採取“公司+村集體+貧困戶+合作社+基地”的運行模式,成立了懷化輝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經營懷化大峽谷項目。懷化大峽谷於2016年啓動建設,總投入6800餘萬元。其中,村民自籌1500萬元。“2016年8月13日開園,當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以上,實現門票收入300餘萬元。”田濤說。

據楊英蘭介紹,景區保潔、種植、保安等工作由旅遊公司全部聘請村民從事,景區新增崗位200餘個,年平均工作時間6個月,人均月工資2000元,帶動29名貧困戶年均增收1萬元左右。同時,70%以上的貧困戶以扶貧獎補資金入股公司,2016—2020年人均分紅700元—2000元不等。2019年,大峽谷實現門票收入900餘萬元,給村民分紅150萬元。去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門票收入依然達到1000餘萬元,村民分紅200萬元,還帶動農產品農家樂銷售2000餘萬元。

曾經被親戚看不起的向國華一家,如今,夫妻二人都在懷化大峽谷上班,妻子每月工資2400元,向國華每月5000餘元。另外,與其他貧困戶一樣,政府出錢爲他們在村裡的景區入了股,家中每人每年都有分紅。

“當初景區組織村民入股的時候,我又貸款10萬元入股。現在,我們在景區每年還有4萬元分紅。加上種植芹菜和茭白的收入,去年,全家總收入近30萬元。”向國華對眼下的生活十分滿意。“真的太感謝政府的幫助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即便是旅遊淡季,楊賢友家的農家樂每天至少也有3桌遊客就餐,加上商店、住宿的收入,平均每天有2000元以上的收入。“旺季的時候,最多一天賺1萬多元,去年只賺了30多萬元,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遊客更多,收入也許能翻一倍。”楊賢友說。

在懷化大峽谷景區的帶動和啓發下,村民們主動投資推動生態農莊(農家樂)和水果採摘園發展。大坪村現有生態農莊(農家樂)20餘家,年利潤100餘萬元,水果採摘園4個。

堅持“三變戰略 打造扶貧樣本

昔日的貧瘠荒山蛻變爲現在的世外桃源,村民日漸綻放的笑顏證明了當初堅持“將農村變成景區,將農民變成旅遊從業人員,將農產品變成旅遊商品”的鄉村旅遊扶貧“三變”戰略是正確的。

據黃岩旅遊度假區管理處黨委書記丁小勇介紹,黃岩旅遊度假區包括懷化大峽谷和白馬花海兩個景區。近年來,大坪村實施了景區內外道路硬化油化危舊房統一改造、集鎮臨街立面改造、統一景區標識、停車場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截至目前,大坪村建成停車場5個、停車位1400多個,修建懸崖棧道6.8公里、觀景臺12個、遊步道7公里、玻璃觀景平臺1處,打造了400多米的直跨高空滑索體驗項目。昔日貧困村逆襲成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爲了將農民變成旅遊從業人員,大坪村村集體牽頭,本着“有錢出錢,有山給山,有力出工”的原則,發動全體村民入股參與建設。全村338戶累計出資800餘萬元,每戶都是股東。部分村民自發改造了自有院舍,建設了農家樂,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

爲將農產品變成旅遊商品,大坪村積極開發旅遊農特產品,打造休閒觀光農業採摘園,種植高山刺葡萄、藍莓黃桃紅心獼猴桃、蔬菜3000餘畝,每年舉辦採摘品嚐活動,讓遊客體驗鄉土情趣,實現“農旅互贏”。村民通過在土特產市場、零散擺攤經營,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村民黃秋秋養了300多隻跑山雞。2020年,每天產蛋100餘枚,每枚雞蛋2元,一天就有200餘元的收入。再加上做微商收購村裡的雞鴨蛋臘肉等農產品,丈夫在村裡打零工等,去年全家總收入近10萬元。

居安思危 邁向“康旅康居

隨着大坪村鄉村旅遊的推進,旅遊開發深度淺、外部交通等級不高、市場潛力接近峰值且旅遊間歇性時段較長、後續投入乏力等矛盾逐步凸顯。

丁小勇說,近年來,大坪村鄉村旅遊日趨火爆,遊客普遍感覺這裡生態環境好,非常適宜居住。經過調研,未來,計劃以大坪村爲重點,吸引周圍鄉村,在現有基礎上,擴大鄉村旅遊“戰果”,全力打造區域性健康旅遊、康居休閒特色小鎮。“‘康旅康居’是以原有鄉村旅遊爲基礎,不存在重複建設,康居較康養而言,涉及面更寬,服務客源更廣。”

據介紹,黃岩旅遊度假區森林植被覆蓋率高達90%以上,夏季溫度較人口密集區域至少低5—7℃,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1萬個以上,周邊10公里範圍無任何加工業,生活用水主要爲溶洞地下水,水質達國家一級,噪聲污染爲零。

鑑於此,黃岩旅遊度假區將實施整體規劃包裝、整體招商,依託現有旅遊基礎,在大坪村附近新建白馬天池高端溫泉、白馬特色溶洞溫泉等溫泉養生系列旅遊項目,舉辦高規格高山自行車、山地徒步等體育賽事,推動健康旅遊品質化發展,努力打造一流的康旅康居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