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還在領死薪水?小資本創業夯 取票機、叫號機幫賺錢
▲臺灣創業環境友善,不少人蔘與加盟、連鎖,或是發揮創意自創品牌。(加盟展/資料照)
病毒肆虐全球后,各國逐步解封禁足令,準備重啓經濟活動,然而要完全恢復榮景非一蹴可幾,畢竟企業2020上半年元氣大傷,可預期的是全年獲利大幅衰退,對企業主來說活下來就是贏家,然而對領薪水的上班族來說,無薪假、減班、減獎金,各種荷包縮水讓大家很傷心。
後疫情時代薪資停滯,如何開源節流成爲熱門話題。相較於國際其他國家,臺灣創業環境友善,不少上班族終結死薪水命運,轉換跑道參與加盟、連鎖,或是發揮創意自創品牌。事實上,想開源的不只是上班族,在這個零利率時代,錢存在銀行幾乎沒有利息可以賺,不少靠利息生活的退休族紛紛尋找新的投資標的。房產和股票是過去大家熟知的資金配置,但時空背景不同了,房產動輒千萬資金太龐大、股票風險太高連巴菲特都失策,近年亦居突起大受輕來的是「開店&請團隊經營」,不僅每月可有一定的被動收入,且投資成本比購置房產少得多,以餐飲業平均200萬加盟金來說,大約僅是新北小宅的1/5資金,甚至比頭期款還少。
開店並非穩賺不賠,大家都知道「售價-成本=利潤」,開店做生意一定要會算成本,拿捏好收支結構就等於擁有好體質,未來無論是又遇到疫情,或是其他不可抗力天災,好體質不僅可逆風挺過去,甚至賺得比別人多。
以臺灣最活絡的餐飲業爲例,收支結構怎麼估算才合理呢?拆解諸多費用項目,食材、租金、人事開銷最大,然而苛刻了食材怕客人流失,低店租的店面沒人氣,少請一個店員怕忙不過來...,比例到底該如何拿捏?
【一般餐飲業者收支結構(佔營收比)】食材成本30%-40% 租金15%-20% 人事15%-20% 管銷(水電燃料費、消耗品費、稅金、利息、設備維修費、保全費用等雜項)10%-20%
長久之計:調整體質,先從人事成本下手 面對疫情後「現金荒」「原料荒」「需求荒」等多重壓力,店家爲了戰勝這場長期抗戰,必須降低營運成本,然而在原物料與租金雙漲的年代,店主要樽節這兩項成本難度較高,必須先從「人事成本」着手。有鑑於此,各行各業皆不同程度的導入流程自動化概念,以資訊設備取代人力,一方面減少人事費用,一方面疫情期間減少人與人的接觸,例如取票機、叫號機、自動售票機等設備,以往多用在連鎖餐飲、公家機關、診所醫院,現在越來越多街邊店導入。
▲臺灣最常見的則是取票機和叫號機,只要是是會「排隊」的店家很適用,例如百元剪髮、飲料店、醫療院所、金融機構。(翻攝自TK票王,下同)
▲取票、叫號系統不只疫情期間派上用場,未來更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導入後可讓人力做更有效利用,原本維持隊伍的人力可改爲支援消毒清潔的工作,提供客人更安全安心的環境。
▲針對無座位區的外帶店,引進自動化設備可節省人力、優化成本結構,效果立竿見影。
▲系統商TK票王表示,取票機可客製化菜單功能,受到店主青睞。
危機就是轉機,疫情這段時間讓個人與企業都更重視「體質」的根本問題,個人做好衛生習慣,不抽菸不熬夜打造不生病體質;企業則是導入自動化流程,增強風險耐受性,創造高獲利體質。
#創業#自動化設備#排隊#社交距離#TK票王#取票機#叫號機#售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