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與北京畫壇故事說不完

12月18日,“流水高山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北京畫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何香凝美術館與北京畫院攜手舉辦,以兩館豐富的館藏作品,講述何香凝與北京畫壇說不完的故事

何香凝1878年出生於香港原籍廣東省,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討伐軍閥鬥爭親身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她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畫作氣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對鬆、梅、獅、虎和山川的描繪抒情明志筆墨丹青是她70年革命生涯高尚人格生動寫照。

在一層展廳的入口處,一張何香凝晚年的照片格外醒目,在這張由新華社攝影記者牛畏予拍攝於1961年的肖像攝影中,何香凝先生手持新聞報紙面帶笑容,背景乃先生八十二歲所作《高鬆立海隅》。這層展廳的“畫高人壽單元展出了何香凝獨立創作的26件精品,其中有最早創作於1910年的《虎》,彰顯出何香凝的革命理想

自上世紀20年代開始,何香凝逐步轉向古典水墨審美,創作題材除延續獅、虎猛獸動物形象之外,古典山水及“君子”題材也成爲創作主體,如《鬆・竹・梅》《山水》《綠梅》等。

1949年何香凝應黨中央邀請,同衆多滯留香港的民主愛國人士自香港北上,參與新中國建設各個方面的事務。在北京居住生活期間,何香凝與北京畫壇的交流十分廣泛。二層展廳展出了先生與北京畫壇藝術家合作的11件精品,並甄選出了十九位活躍在北京畫壇的藝術家創作的28件精品,如齊白石的《和平》、徐悲鴻的《雞》等,以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描繪出近代北京畫壇的格局

展覽中有一面展牆,展出的兩件作品《春壑雲濤》《倚鬆讀書圖》上印有“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書畫勞軍紀念”的鈐印。1951年4月,全國婦聯文聯、美協、北京市文聯聯合倡導舉辦“抗美援朝書畫義賣會”,何香凝積極參與書畫創作,上述兩件作品就是其中之一。何香凝還曾作《寄贈抗美援朝將士》詩,遙贈保家衛國的將士們。

展覽還展出了攝影家牛畏予拍攝的包括何香凝在內的9位藝術家的肖像作品,這些歷史照片拍攝於上世紀中葉,是珍貴的視覺史料。展覽將持續到明年2月28日。(王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