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堯招子鼓「連打帶舞」超震撼 明代時用來祈禱上蒼

隆堯招子鼓。(圖/翻攝自《新華社》)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流傳河北隆堯東滏陽河與澧河一帶的「招子鼓」,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裝飾物)而得名,傳說這種藝術發源於唐代初期,唐太宗李世民酷愛大鼓,故而發展鼓樂藝術。隆堯招子鼓於2019年11月列入大陸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招子鼓的表演特色在於形式多樣,普及性強,以擊鼓爲主體,配以鑼鑔,加上粗獷質樸舞步,震撼人心,頗具鄉土氣息,是具有深厚地方色彩民間花會之一。

招子鼓的器樂全是打擊樂,大致分鼓、鑼、釵三類。鼓又分爲大鼓、小鼓兩種,鑼按大小分爲4種,釵分鈸、饒、釵3種。鑼與釵因直徑的大小不一,分別發出低、中、高不同的音響

▲隆堯招子鼓。(圖/翻攝自《新華社》)

鼓招子的結構由招子杆、彩盤撣子座三部分組成,爲使鼓招子牢固縛綁在小鼓演員的背部,另備有6至8個枕形沙袋,貼於招子杆和演員脊背之間,鼓招子綁好後,演員將小鼓挎在小腹前,增加舞動時的視覺效果

招子鼓大約在明代永樂年間已經形成,那時該縣澧河、滏陽河、午河、小漳河一帶地勢低窪,常犯水災百姓面對洪水,一方面常常用招子鼓的形式,求助上蒼祈禱神靈,尋求精神上的安慰,至今每年春節期間,還有個別村的招子鼓會還舉行爲河神散燈等民間活動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