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減碳到零碳全人類一起替地球降溫 疫後臺灣 不能缺席「淨零 之戰」

趁着422世界地球日政府宣示臺灣將邁向2050年淨零轉型。(圖/遠見提供)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人心動盪,自然界也不平靜。野火、熱浪、洪患、乾旱遍及全球,打破多項氣候紀錄。今年,臺灣更遭逢半世紀最慘水荒……,顯見全球暖化引起的極端氣候,已逼近眼前!

從各國政府到大企業,紛紛啓動減碳大戰。高達127國響應淨零排放(Net Zero),英國直接入法,南韓、日本與中國,也接連提出2050、2060年達成淨零。在這樣的全球大趨勢下,那臺灣呢?

趁着422世界地球日,政府宣示臺灣將邁向2050年淨零轉型。然而,今年第17屆《遠見》CSR獎ESG綜合績效類企業問卷結果,卻發現多數企業仍處於狀況外,普及性與積極度不足。放眼未來,碳議題不僅是風險、也是機會,甚至將是商業競賽門票。不永續,就淘汰,臺灣企業落實CSR得快跟上腳步

510億,這是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噸數人類碳排放引起的各種氣候災難,雖已是討論多年的老議題,但威脅至今仍揮之不去。從510億降到0的全球「淨零」運動,也成爲未來10、20年全球人類最浩大的減碳工程。

尤其是去年,因爲新冠疫情,許多國家的飛機停飛、車輛停駛,不方便的同時,科學家們卻也驚喜觀測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需求大幅下降,全球空氣品質真的變好了!國際能源署(IEA)估計,2020年的排放量下降5.8%,不僅是2015年以來首次下降,也是二戰之後的最大降幅。原來,「減少碳排」確實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

然而,當全球都開始針對「碳排淨零」動起來的關鍵時刻,甚至成爲下一階段的國際商業遊戲規則時,相形之下,臺灣卻似乎還在原地踏步。

127國高喊「淨零」 臺企不能置身事外

英國非營利組織Net Zero Tracker統計,截至2021年1月,已有127國家響應淨零排放。例如,英國在2019年6月,便將淨零排放目標直接明訂爲法律。在亞洲地區,南韓、日本與中國,也接連提出以2050、2060年爲淨零目標。

全球前2000大上市公司,有20%企業已承諾淨零排放(Net Zero)目標,微軟、Facebook、Apple、聯合航空、殼牌石油等知名企業,均提出淨零排放和實現100%碳中和時程

從各國政府到大企業,均傾力宣示決心,紛紛提出淨零排放期程目標,着手推動低碳轉型等相關政策。

但值得擔憂的是,臺灣仍有企業處於「狀況外」。

根據今年《遠見》CSR獎ESG綜合績效類的企業問卷資料分析,45.8%的參賽企業表示,沒有使用再生能源;45.0%透露,暫無規劃要調升使用再生能源目標;41.7%也沒有導入監管氣候變遷風險減碳機制;僅21.3%在企業內部導入碳價碳費制度;29.2%的企業到2030年前都沒有具體減碳計劃,甚至有的連目標都沒有(頁132表1~5)。

這個焦慮,反映在今年《遠見》CSR獎評選上,「淨零」「碳中和」成爲評審對企業詢問的熱門關鍵字。

今年,《遠見》CSR獎評審們特別關注企業如何因應碳中和議題,是否有長期目標和因應策略,以及納入科學減碳(SBT)等實際作爲。評審幾乎每場都向企業提問「國際上已有2050年碳中和目標,你們這方面的計劃是什麼?」甚至有評審直言,「臺灣能源轉型、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經delay國外20年!」

評審觀察,儘管企業普遍能做到「節能減碳計劃由各部門分工執行,並定期追蹤、管理」(83.3%),但能「將碳排放、耗水、耗能等內部計價,視爲各部門成本數據」(45.8%)、「將環境友善績效,列爲高層主管個人績效評覈指標」(43.8%),普及性與積極度仍不足(表6)。上述跡象在在顯示,仍有大幅度的進步空間。評審的關注原因無他,因爲碳議題將來不僅是風險、也是機會,甚至將是商業競賽中的門票。

資誠報告也提醒企業,要提前因應碳稅議題。歐盟預計在2023年推出邊境碳稅(carbon border tax),主要對進口商品課徵能源稅或碳稅,用意就是要保護歐盟境內增加投資環境保護的企業,不會被增加的成本拉低國際競爭力。

正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明白指出「零排放是個毫無商量餘地的目標」,企業需要更加緊腳步,以更有智慧的方式運用再生能源等,同時致力發展突破性的科技創新,才能全面啓動淨零碳新經濟。

響應國際新指引,臺企入選DJSI家數全球第五

其實,臺灣企業並非不重視永續議題,例如在國際永續評比,臺灣近年來就有不錯的表現。

國際知名的道瓊永續指數(DJSI),2020年有26家臺灣企業入榜,包含19家入選世界指數、24家入選新興市場指數。其中入選「道瓊世界指數」成分股企業家數,2016年僅6家,2020年已來到19家,成長顯著。入選數量在DJSI世界指數排名第五,而在新興市場指數則是排名第一。

今年3月,CSRone永續智庫舉辦第七屆臺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不只數量創歷年新高的601本報告書,其中上市櫃企業佔九成,非上市櫃企業/組織有56家;47.6%是自願出版,不少前瞻企業,已自發性跟上國際腳步。而仔細檢視臺灣企業的CSR報告書,除了最常見的GRI框架,也開始參考更多國際新指引。

像是2015年,由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提出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已有23.5%企業/組織超前部署,在政府未規範之前,於報告書中提及TCFD。其中,以金融保險業佔比最高、半導體與電腦周邊設備產業居次。此外,永續會計準則委員(SASB)框架,也有19家臺灣企業納入參考。

至於聯合國2015年提出的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也廣受重視。64.6%的企業迴應,共提出4134項具體方案。較上年度數量(2107)成長近一倍。而最多關注前五名SDG,是「就業與經濟成長」「責任消費與生產」「教育品質」「氣候行動」「健康與福祉」。

臺灣積極跟上新規,減碳卻落後國際

然而,臺灣企業積極寫報告書,實質行動和效益又是否落實?這是另一個待檢視的議題。

去年年底,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與國際氣候發展智庫等人,成立氣候商機推動聯盟(BACC),號召不同領域的企業參與,並呼籲政府應在國內推動淨零碳商機政策環境,共創低碳商業環境,讓臺灣朝2050淨零碳排的願景邁進。

今年2月,玉山銀行也發起「ESG永續倡議行動」,攜手友達、中鋼等32家臺灣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採取實質行動,透過具體節電或減碳作爲,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減緩對環境的衝擊。

另外,隨着歐盟已制定「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希望避免企業只有紙上操作、卻行動不足的「漂綠」問題,臺灣金管會預估最快在今年11月底,提出相關的永續分類規範,扮演「臺版SFDR」,給予企業更謹慎的遵行方向。

工研院日前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着手研究2050臺灣碳中和路徑,不讓臺灣減碳成績落後國際。

你我共同努力 加速「淨零」時程

這些聯盟、協議和法規,都是爲了讓「淨零」可以從口號成爲實際,因爲要達成淨零目標,必須依賴所有人、不同組織共同攜手。

正如比爾.蓋茲所說,不只企業,國際間更需要聯手。「富裕國家如果只顧減少自己的碳排量,不努力使清潔能源技術變得人人都能使用,全球永遠不可能實現零排放。」「只要印度沒有停止製造更多碳排放,德州的溫度就不可能停止上升。」比爾.蓋茲在書中的話宛如警示,「如果淨碳排不歸零,你我擁有的一切可能隨時歸零。」

「不是哪一個人該做,而是每一個人都要做;不是隻有被認爲污染最多的工業要做,這是任何產業都有關,」臺泥董事長張安平透露,臺泥加入RE100、承諾朝向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以及2050水泥產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內部更有碳定價措施。而眼前還需要做更多的,就是社會溝通。去年1月開幕的臺泥DAKA園區,以開放工廠概念,追求工廠與社區的共生共好,讓工廠除了生產產品,也可以是休閒園區、做傳遞知識的教室,扮演產業與社會共創價值的新起點。

張安平強調,唯有讓每個人都深切有關,才能願意踏出行動。因爲,脆弱的向來不是環境,而是人類,「自然界有它平衡調節的方式,但人能不能從中適應生存下來?那又是另外一件事,」他說。

而《遠見》舉辦CSR獎17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進「跨界攜手」的實現。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羣創辦人高希均強調,「得獎者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分享。」不僅是分享得獎的榮耀與喜悅,更重要的是分享知識與方法。CSR領域表現好的企業,必須願意展現共好精神、不藏私,開放他人學習效仿,使社會擁有更多的典範。

今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總統蔡英文終於提出正面宣示,2050淨零排放「臺灣要積極參與」。這不能成爲口號,找出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已刻不容緩。

本文作者:林珮萱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419期》)

《遠見雜誌5月號4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