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中美日關係新變化與臺灣問題(張雲)

對於東亞安全緊張和中國威脅認知的渲染上,可以說有時日本走到美國前頭。有的分析認爲這是日本被美國帶節奏遏制中國新證據,還有的認爲這是日本犧牲自身利益來追隨美國遏制中國的自損行爲。圖爲資料照片。(中新社)

衆所周知,過去幾年來,中美關係緊張一個重要因素是臺灣問題。同樣,中日關係近年來再次波動背後也有臺灣問題影子,而且有時候似乎日本在臺灣問題上表態比美國更高調。

2017年到2020年,中日關係改善明顯。2017年9月,安倍首相參加了中國駐日使館主辦的國慶招待會。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正式訪問日本,這是中國總理時隔7年訪日。同年10月,安倍晉三首相正式訪華。習近平主席於2019年6月參加在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峰會訪問日本,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時隔9年首次踏上日本土地。安倍首相正式邀請習主席進行國事訪問,中方表示原則上接受邀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日在共同抗疫中守望相助一時成爲佳話。

然而,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日關係出現大幅度漂流和後退,臺灣問題是一個重要原因。2021年4月,日本首相菅義偉作爲拜登執政後首位外國領導人訪美,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在日美首腦檔中時隔52年首次提及臺灣問題。2022年是日本將臺灣問題納入自身戰略安全政策和美日同盟的重大轉折的年份。安倍晉三前首相提出的「三個有事說」,臺灣有事,日本有事,日美同盟有事,岸田首相提出「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東亞」。2022年底,日本的《國家安全戰略》等三個安全保障檔出臺,將中國定義爲迄今爲止最大戰略挑戰,防衛開支將增加到GDP的2%,同時允許保有可以攻擊對方基地的「反擊能力」,這些也以臺灣有事來合理化。

日本在推動7國集團、北約、美日韓、美日菲、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等各種多邊場合涉及臺灣的認知塑造和議程設定上似乎都不遺餘力。2024年,賴清德總統就職有不少日本議員訪問臺灣。2024年7月,美日舉行的2加2部長級會談中就駐日美軍新設立統合軍司令部,日本則在年底設立統合司令部,雙方強調作戰協調。美日還舉行首次延伸核威懾部長級磋商,出現以「美日同盟核威懾」來對應臺灣有事新動向。

日本前所未有地將臺灣問題和自身的戰略安全政策以及美日同盟升級以及美國在本地區的同盟國家之間網路強化掛鉤的做法根本原因何在?日美同盟和日本介入臺灣問題究竟會走多遠?中國又該如何應對?筆者20多年來理論上始終研究國際關係中的認知和誤認知,在實證上聚焦中美日,本文從上述思路分析臺灣問題。

「美國12345印太戰略」,日本「三個世界」戰略認知與臺灣問題

2021年2月,拜登政府《印太戰略》指出目標不是要改變中國,而是要塑造中國行動的戰略環境,核心關鍵詞是「一體化威懾力」(integrated deterrence),換言之就是美國不是靠單打獨鬥,而是要在美國和盟友以及盟友和盟友之間一體化形成威懾力。一方面在該戰略中,美國重申一箇中國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發展「一體化威懾力」與同盟和夥伴一起維護臺海和平。

拜登政府入主白宮後強調強化同盟網路,印太戰略部署的架構也逐漸清晰可以概括爲12345戰略:一是指一個盟主就是美國,二是指兩個支點就是北錨日本和南錨澳大利亞,三是指美英澳三國軍事同盟,四是指美印日澳四邊機制,五是指美英加澳新五眼情報聯盟。美國爲首的上述架構的議題中都涉及到了臺灣問題。如果說美國的意圖明確,即構築一體化威懾力(integrated deterrence)與中國戰略競爭,那麼作爲想要和中國構建戰略互惠和穩定建設性關係的日本爲什麼如此積極追隨美國戰略。

對於東亞安全緊張和中國威脅認知的渲染上,可以說有時日本走到美國前頭。有的分析認爲這是日本被美國帶節奏遏制中國新證據,還有的認爲這是日本犧牲自身利益來追隨美國遏制中國的自損行爲。筆者認爲,「隨美遏華」的戰略態勢不單純是美國因素的結果,日本有自身戰略議程。

一個國家的戰略議程主要取決於「戰略認知」,而戰略認知的核心是觀察和分析國際關係的基本認知框架(perception frame)。2012年底安倍第二次執政後,日本開始認爲冷戰後美國獨大的國際秩序變化,歐巴馬總統的「美國不再是世界的員警」發言常被引用作爲美國相對衰落和國際領導力不足論據論據。岸田執政後,上述認知進一步強化。

2021年拜登政府倉皇從阿富汗撤退,2022年俄烏衝突美國雖發動對俄嚴厲經濟制裁但沒有贏得全球普遍支援,2023年以色列和哈瑪斯衝突意味着美國在中東影響力下降。與此同時美國將中國定位爲最大的競爭對手,這意味着美國面臨在歐洲、中東和亞洲同時「三面作戰」的巨大戰略壓力。

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日本戰略思想發生較大變化,在2023年逐漸形成世界上存在着三個集團的戰略認知:以美日歐爲基礎的民主國家集團,以中俄爲代表的威權主義國家集團,以及廣大的新興國家集團。日本對國際關係走向和趨勢基本判斷是地緣政治大國競爭是新時代國際關係的主要特徵,中美將會對抗長期存在,民主對威權的陣營分裂將是主線。

爲了彌補美國維護國際秩序的「領導力赤字」,日本需要相應地進行「三環外交」,第一環是在強化自身防衛能力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日美同盟;第二環是構建日本與美國的同盟和夥伴國家關係網路,岸田首相連續兩年參加了北約首腦峰會,強調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美日韓三邊機制;第三環是加強與全球南方區域板塊的關係,2023年底召開了日本東盟特別峰會,近期日本中亞峰會,在西方國家中做團結全球南方的樞紐。

「借船出海」戰術與日本的雙中心——輪輻安全架構的戰略日程

2023年日本《外交藍皮書》認爲國際社會進入歷史性轉型期。上述日本戰略認知框架看,日本認爲國際秩序變動期爲其提供了戰略機遇期,美國實力相對下降以及國內的孤立主義傾向爲日本在本地區發揮領導力提供了機遇,藉此實現戰後一直以來對美戰略地位處於從屬的地位,在新的東亞地區秩序中佔領戰略高地。

實現對美「戰略自主」長期以來是日本追求的戰略目標。安倍內閣時期經常以需要實現日美同盟「雙務性」(即日本要能夠爲美國安全做貢獻才能換取美國對日安全承諾可靠性)爲理由推進安保法制改革,其本質是要實現平等同盟的想法。如果說安倍進行的安保關聯法案改革從法律和政治上實現了突破的話,那麼岸田則是在具體政策實踐上實現了轉型。岸田內閣允許保有反擊能力,放寬武器出口三原則,共同開發戰鬥機等。

而上述安全政策的重大變化一方面日本以滿足美國「賦能盟友」(empowering allies)的要求獲得合法性。關於美日同盟的近兩期的阿米塔吉和約瑟夫•奈報告書主基調都是強調美國的內轉和日本的戰略潛能,美國採取給日本「戴高帽子」的方式,鼓勵日本在戰略和安全上做更多。筆者近期訪美有機會與阿米塔吉原常務卿和奈教授交流,他們都專門提及了最新一期的報告書。這種美國戰略上「賦能日本」的做法成爲日本對內證明戰略轉變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日本試圖通過美日澳、美日印澳、美日韓、美日菲等各種小多邊來對內展示戰略轉變地區支援。

長期以來,美國在東亞的同盟網路是建立在以華盛頓爲中心和東亞盟國之間的雙邊架構,即一箇中心和輪輻關係(hub and spokes)。日本的戰略日程則是抓住機遇,以日本爲中心通過強化東亞盟國的關係,構築美日「雙中心和輪輻」(dual hubs and spokes)的新秩序,這樣日本不僅可以獲得和美國實現平等同盟,而且獲得在地區的領導力。

日本的三個安全掛鉤邏輯: 臺灣問題國際認知塑造

日本上述戰略轉型中,臺灣問題則成爲一個很好的理由,主要通過三個安全掛鉤論爲日本獲得更多戰略自主提供理由。

首先是歐亞安全掛鉤論。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21年12月1日與臺灣智庫對話時指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和日美同盟有事。這個表態立即引發了極大關注,中國外交部當晚緊急約見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國臺辦發言人也對此予以嚴厲駁斥。

2024年北約成立75週年峰會在華盛頓舉行,會議除繼續要求成員國增加軍事開支和支援烏克蘭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對亞洲安全的介入。峰會邀請了被稱爲印太四國(IP4)的亞洲夥伴國家日韓澳新領導人。北約秘書長史託騰格說,「此次峰會要做出對烏克蘭未來及其亞洲聯繫的重要決定」。近年,北約的上述「歐亞安全不可分割論」甚囂塵上,美國鼓勵歐亞主要盟國強化軍事安全合作聯合對應中俄的戰略威脅。日本反覆說「今天的歐洲可能就是明天的亞洲」,在7國集團、北約、日歐等多邊場合積極要求歐洲國家和北約持續介入印太安全。

臺海和朝鮮半島安全掛鉤論。烏克蘭危機後,美日積極傳播「歐亞安全不可分」,「臺海和半島安全不可分」,韓國有被這樣的認知吸引的危險。「歐亞安全不可分論」認爲烏克蘭危機正是因爲其不是北約集體防禦成員國,所以纔會發生戰爭,亞洲即使不建立北約那樣的大型多邊軍事同盟也要建立一系列的小北約來提高威懾力,特別是當前美國需要在歐洲局勢投入更多精力的時候,美日韓三邊同盟化至少準同盟化被認爲是必然選擇。

「臺海和半島安全不可分論」認爲臺海如果發生軍事衝突,北朝鮮則會乘機在半島引發衝突,這樣就會出現東亞地區安全複合型危機出現。因此美日需要讓韓國接受臺海安全就是半島安全,威懾中國就是威懾北朝鮮,美日韓三邊同盟化維護地區安全也就被正當化。這樣的安全威脅捆綁式邏輯正是典型的北約安全思維的體現,如果安全思維病毒進一步蔓延擴散很難保證韓國不受影響。儘管韓國在涉臺問題上表態謹慎,但韓國領導人也曾經表示臺海發生衝突,朝鮮對韓國威脅會增加。美日韓在2023年大衛營三邊會晤中提及臺灣問題。

臺海和南海安全掛鉤論。2024年4月11日首次召開的美日菲首腦峰會對中國點名批評,高調介入南海問題。12日,岸田首相在美國國會演講,將日本的防衛政策的重大轉變和中國作爲日本的最重大戰略挑戰相聯繫。2022年7月,日本和菲律賓舉行外務和防衛雙部長會談,對南海緊張指責,敦促臺灣問題和平解決。日本和菲律賓締結軍事進入互惠安排(RAA),這是日本首次和亞洲國家簽署RAA,是繼英國和澳洲後第三國,以增加日美菲的聯合軍演提高軍事威懾力。

美日同盟核威懾強化:臺灣問題國際認知塑造的新動向

2022年10月27日,美國國防部發布《核態勢評估報告》直指所謂的中國核威脅。7月底美日外交和防衛雙部長會談在東京舉行,此次美日2加2會談最大亮點之一毫無疑問是召開了首次美日「延伸威懾」(extended deterrence)的部長級磋商。美國確認將會通過包括核武戰力在內所有軍事能力保護日本安全。會後發表的有關延伸威懾聯合聲明寫入將會通過強化核威懾強化美日同盟的威懾力。由此可見,日美首次延伸威懾部長會真正的核心關鍵詞是「核」,準確的說這意味着美日「延伸核威懾」部長級機制建立,而「延伸核威懾」本質上來說就是美國爲日本提供「覈保護傘」。

與此同時,日美雙部長聯合聲明指責「中國採取犧牲他國利益追求自身利益來重塑國際秩序的對外政策」,這對於「美日同盟和整個國際社會是嚴重的擔憂事項」,構成對「印太地區和本地區外最大的戰略挑戰」。換言之,美日同盟要通過強化核威懾來對應中國這個「最大戰略挑戰」,日美同盟中「核」的分量陡增,據報導日本對美國覈保護傘的擔憂主要來自在臺灣有事。將中國塑造成爲一個急速發展核武器在臺灣問題上對美強化核威懾的形象,進而推斷中國將實質上放棄不首先核武器政策,以中國不願意進行和美國的核裁軍談判爲理由在國際上塑造中國負面認知。

認知戰的危險與侷限性

核心是認知戰。美日同盟和日本介入臺灣問題的核心方式是塑造國際上對於臺灣問題和中國的負面認知,主要邏輯是三種安全掛鉤論加上核武器因素論,以及認爲集體防禦框架可以威懾東亞衝突的北約式安全思維蔓延和擴散將會對東亞安全造成威脅,這對中國構成了很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這一動向也有很多的制約因素。第一日本社會對於日本保守政治精英的國家安全保障的過度關注的擔憂始終存在。第二本地區其他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對於軍事同盟北約化傾向有高度擔憂。第三美國也擔心美日同盟介入臺灣問題過深將會限制美國自身的戰略自主性。第四中國的全方位外交的成績與日本和中國高層交往有限性,讓日本在國際上利用臺灣問題塑造中國負面認知造成困難。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積極有所作爲。第一,積極利用多邊外交例如上合組織、東盟系列峰會、金磚集團,以及其他的全球南方多邊機制積極發聲,宣導正面的安全不可分論。第二,加強中國和歐盟以及歐洲國家的戰略互動,包括和北約的互動,讓歐洲逐漸理解「歐亞安全掛鉤論」和北約干預亞洲安全不僅沒有效果,相反有害於歐洲。

第三,中韓戰略溝通讓韓國理解「臺海和朝鮮半島安全掛鉤論」對其自身危害性,積極利用中日韓合作機制重啓的契機,東北亞地區經濟和社會一體化。第四,地區一體化必須堅持東盟中心地位,抑制「臺海和南海安全進行掛鉤論」。第五,要通過深化亞洲地區一體化強大內生動能來溶解美國試圖建構的多邊同盟的軍事威懾一體化傾向。趨利避害,審慎對應,該鬥爭的地方堅決鬥爭,該合作的地方也積極合作應該是中國的理性選擇。美國同盟網路強化最大的缺陷在於經濟支柱的缺失。美國基本缺席了所有的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框架,無論是RCEP,還是CPTPP,而美國對盟友的雙邊經濟承諾力度不足。

第六,堅持在逆境中保持中日之間的有效溝通和戰略對話,適時恢復中日之間的各個層級的交流和溝通。習近平主席說的那樣,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沒有變。當前中日關係的確處於逆境,但堅持對話保持溝通不僅很有必要,而且也很重要。

(作者爲日本新瀉大學副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