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臺灣政黨政治與兩岸關係(孫太一)

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在2022年5月的政黨支持度民調,國民黨淪爲老三。(資料照片)

由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和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主辦,臺灣中流文教基金會和上海東亞研究所協辦的《兩岸熱點》系列講座第十九講暨閉門線上研討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由美國美利堅大學趙全勝教授主持,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楊泰順與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主講,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張效民點評。來自全球各地的20餘位學者參與了會議,其中鄧中堅、周陽山、頓世新、李振廣、朱志羣、胡少華、趙宏偉、殷燕軍、羅歡鎮等專家學者在問答環節分享了看法並提問。

楊泰順教授從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在2022年5月的政黨支持度民調說起,展示了國民黨的沒落——民進黨支持度25.6%,民衆黨17%,國民黨14%。當然他認爲國民黨跌爲「老三」並非長期趨勢,目前來看還是短暫的現象。楊教授分析了百年老黨被成立三年的小黨超過的一些因素,尤其提到了臺灣的政黨政治中中間選民羣體要比美國同一羣體百分比高得多的情況。這意味着在臺灣,民衆沒有政黨認同,而只有政黨偏好。各方都會把那約40%的浮動選民視爲該爭取的對象,哪怕他們事實上政治冷感、政治資訊不敏銳。隨後,楊教授還介紹了國民黨和民進黨影響、動員中間選民的策略。楊教授最後指出,國民黨想要重返政權,必須要效仿美國共和黨重新崛起的路徑去和中介團體結合,對一些關鍵立場做明確表態。

劉國深教授從宏觀角度分析了以選舉政治和議會政治爲主要表現形式的政黨政治及其在臺灣的現狀。劉教授指出西方主流認爲政黨政治是好的,但也有反思和批判,這個話題並不是神聖不可討論的。而具體到臺灣地區,諸如李登輝這樣的政客也都曾借政黨政治鞏固了自身的地位,美國也一直是把臺灣政黨政治當工具的幕後黑手。臺灣地區政黨政治的發生、發展、變化,不僅改變了臺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也改變了兩岸關係,同時也拉近了美臺關係。劉教授也表示,臺灣朝野惡鬥將是長期的,也必定會外延至兩岸關係。

張效民教授在點評中首先指出臺灣島內政治和美臺關係的拉近,都對兩岸關係造成了衝擊,尤其是川普執政以來,兩岸緊張的態勢,也和島內政治相關。張教授闡述了臺灣島內政治結構性的變化,從2014年開始島內兩大黨之間關係明顯的變化已經讓臺灣現在成了「一大,一中,兩小」的局面。國民黨出現了嚴重的退化,尤其在立法機構中,除了國民黨是藍色,其他幾乎都具有綠色的屬性。張教授也對未來的局勢有點悲觀,他認爲國民黨只有通過關注民衆的利益福祉才能東山再起。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周陽山隨後指出臺灣的制度表面上模仿了西方,但有很多地方上的因素不容忽視。他用選區的制度(尤其是選票及席位)解釋了爲什麼臺灣會出現在高層是兩黨對抗而在地方上更多是多黨競爭的局面。他認爲按照這樣的趨勢和架構,臺灣可能會回到一黨獨大的局面。民進黨五大派系在議會中瓜分了所有的來自公部門的資源,所有的反對黨在資源的運用上沒有空間。隨後周教授還分享了臺灣選舉中特殊的不容忽視的草根文化及相關操作。圖片

學者們在問答階段主要圍繞「美國的軟實力」、「臺灣民調的可信度」、「民進黨對國民黨傳統地盤的侵入」、「中間選民的爭取」、「話語權與輿論戰」、「結構性與特定時期特定領導的因素」、「軍公教和基本盤」、「大陸增進接觸的政策」、「臺灣所受的外部環境影響」、「國民黨的特點」、「貼標籤與反貼標籤」、「基層草根文化」、「拜登政府的聯盟策略」、「大陸反應對臺灣政黨政治的影響」、「臺灣政治轉型是否已完成」、「對在野黨制衡的需求」、「選舉經費的重要性」、「國民黨在大陸設置辦事處問題」、「政治鬥爭極化與兩岸民意基礎被削弱」、「如果民進黨在臺灣一黨獨大持續執政,大陸是否會與其接觸」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各位專家學者對臺灣政黨政治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從內部形勢到外部環境都做了詳細、深入地交流。(作者爲美國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政治科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