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從2024大選看臺灣之變與兩岸關係契機(戎撫天)

距離2024總統大選愈來愈近,藍綠白積極展開佈局,藍白合作下架執政黨也成爲熱議話題。(中時資料照/合成圖)

選舉是社會的總動員,也是政治與社會資源的重分配,4年一次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影響面更大,不但是全國性政治與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也是國家發展方向與目標的總檢討,還將影響數以百計,甚至超過千人未來4年的工作與收入,社會動員強度可想而知。

不過,今年選情發展非常詭異,第一個詭異是蔡英文執政7年失敗,超過5成、接近6成民意希望政黨輪替,賴清德民意支持度一直在35%附近徘徊,民進黨享盡國家資源、壟斷社會資源卻換不到民意支持度。第二個詭異,國民黨剛剛贏得地方選舉,提名聲望最高的侯友宜卻未獲得選民肯定,反而讓民衆黨柯文哲彎道超車,支持度直追賴清德,百年國民黨顯然出了大問題,若不能急起直追,選後將面臨亡黨或淪爲尾巴政黨的危機。第三個詭異,郭臺銘沒有勝選的可能,孤注一擲的結果只是保送賴清德當選,卻不肯識大體,他究竟在圖什麼?第四個詭異是選民變心,到目前爲止,所有可信賴的民調數據都顯示,賴清德支持度低於民進黨支持度、侯友宜支持度低於國民黨支持度。

更大的詭異是,自1996年改行總統直選制後,歷次大選社會總是洋溢着激情,造勢場合動輒數萬人,甚至可能超過10萬,而且除2000與2004之外,選前6個月大致可就以判定投票結果。但這次選舉不但無從判斷誰勝誰負,而且選情極冷,社會激情不再。預判未來5個月,賴清德支持度大約就在35%附近,柯文哲畢竟受限於一人政黨根基不深,目前應該是最高點,侯友宜起步太晚,8月9日發佈「2040無煤臺灣」政策,是攻勢的開始,後續將有一波波新攻勢發起,支持度可望逐漸拉高。

現在無從預測選舉結果,但從選舉的詭異現象,可以歸納幾個論點:第一,臺灣不再是馬英九時代的臺灣,美國也不再是冷戰時代的美國,中國大陸更不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時代的中國,第二,臺灣民衆已走出非藍即綠的心態,向「無色」靠攏,第三,年輕人不再是順從長輩、乖巧聽話的世代。臺灣變了,中國大陸與美國也都變了,判斷臺灣政情與兩岸關係走向也需要跟着改變。

從兩岸關係角度觀察,臺灣走向「反獨」非常明顯。第一,蔡英文兩岸路線向中間靠攏,「中華民國臺灣」固然難脫「華獨」之譏,但也代表對法理臺獨的拋棄。第二,賴清德成爲候選人後,不斷淡化「務實臺獨工作者」形象,在國家定位問題上儘量模糊,也主張兩岸和平與交流,甚至希望和習近平共餐,可以看出賴清德的轉變。第三,臺灣社會「抗中保臺」狂熱退潮,「小紅書世代」年輕人對大陸並無惡感,反而厭惡民進黨雙標、自利式的反中。但這並不表示臺海將風平浪靜,兩岸關係在美中對抗格局下,不隨臺灣政局發展,更不隨哪個政黨執政,或誰當總統而改變。年輕人對大陸沒有惡感並不代表有好感,更多是對兩岸問題無感,長期而言,兩岸關係不確定性更高。

對大陸而言,平穩的兩岸關係是中共政權穩定、中國崛起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必要條件,民進黨執政證明法理臺獨走不通,美國追求的是美國的利益而不是臺灣的利益,臺灣已經改變,現在是大陸改變對抗思維,彰顯「兩岸一家親」的時間點。(作者爲《旺報》社長兼主筆)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