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依憲法走向統一 臺灣別無選擇(吳建國)

臺灣人民只有勇敢面對統一,以我們的條件方式,與大陸共議完成兩岸的統一,務必保障臺灣人民利益,使臺灣人民永離戰火威脅,長久的安居樂業於這塊寶島土地上,纔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與臺灣民意的正確做法。(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前「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在《中國時報》發表專文,以「站穩從中華民國憲法出發的立場」與「對謹守中華民國憲法政黨與政府而言」的角度,做爲全文的基礎。同時,他也在文中公開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憲法增修條文中也有「國家統一前」字句,並沒有排除兩岸統一的選項

看到這篇專文,令人感到十分振奮。因爲在今天的臺灣,已很少媒體願意高舉《中華民國憲法》的大旗,提出「合憲」、「遵憲」、「守憲」的見解,連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由人民直選出來的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與民進黨政府,都可以公然制定、執行違反憲法的政策,違背自己在競選時所做「願意遵照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制定兩岸政策」的承諾、就職時所做「如違憲法規定,願受最嚴厲處分」的誓詞,居然監察院無人發起違憲調查彈劾,朝野立法委員也無人願意質詢質疑。臺灣「這個國家」如果連憲法都落得如此下場,還配稱爲是「民主法治」的國家嗎?

既然國民黨與民進黨均公認《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特別成立跨黨派小組就得到如此結論),那麼承認「一箇中國原則」怎麼會是問題呢?又爲何這麼困難呢?民進黨執政時寧可違憲也不承認,還隨意推說臺灣民意已否定了「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國民黨執政時同樣是違憲不承認,只願意承認「九二共識」中沒有共識的「各自表述」,對於有共識的「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部分,則選擇「技術性」忽略。這就是臺灣「這個國家」可悲的地方了,現在甚至連自己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正港中國人」的身分,檯面上政治人物不論藍綠也鮮少有人敢於觸碰,而採取儘量迴避或繞道的方式,不提自己原來真正擁有的正確血緣基因,令人不得不懷疑「這個國家」真的已經病入膏肓,還不自知。

不過從民進黨政府以臺灣民意否定「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的SOP來看,就牽扯出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憲法」的位階高,還是「民意」的位階高?換句話說,當「民意」違反了「憲法」的規定時,我們究竟應該遵守「憲法」,還是應該順應「民意」、置憲法的規定於不顧呢?

或許這就是「政治家」與「政客」會做截然不同決定的區別所在,答案也是很清楚的。因爲在「選票」與「當選」的誘惑下,我們早就沒有「政治家」了,在朝野充斥只知圖謀計算個人利害得失的「政客」洪流中,臺灣與人民的利益就被完全出賣了,還美其名是「順應民意」。由此觀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差別,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了。

筆者認爲,今天的中國國民黨就應該表現與民進黨完全不同的政策,應該勇敢的重拾合乎憲法規定的「一中原則」與「兩岸統一」大旗,實現最爲臺灣人民尊崇蔣經國總統的遺願,以「國家統一」爲志,做爲與主張臺獨民進黨政府區隔的重要依據,而且要主動爭取符合臺灣人民利益爲前提的統一條件,例如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吃掉中華民國的統一,新臺幣與人民幣可以一元兌一元的幣制統一等,帶領檯灣民意走向,從「維持現狀」到能夠明白兩岸統一的好處,進而願意支持統一,完成統一,纔是王道與正途。而非將國民黨「民進黨化」,視兩岸統一爲選票毒藥,以「類臺獨」的「獨臺」做爲與民進黨爭搶選票的手段。結果「冒牌獨臺」的國民黨,必然長期成爲「正牌臺獨」民進黨的手下敗將,今後永無在臺灣重新執政的可能,迨無疑問。國民黨在臺灣的式微與敗亡也是必然的結果,令人感慨。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百年黨慶大會上的講話,已明確表達兩岸必定、必然、必須統一的「必統」決心,認爲「臺灣的前途在兩岸的統一」,更願意與臺灣在「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原則下,完成兩岸的和平統一,而非「武力統一」。

在這種情形下,臺灣人民已別無選擇,只有勇敢面對統一,以我們的條件與方式,與大陸共議完成兩岸的統一,務必保障臺灣人民利益,使臺灣人民永離戰火的威脅,長久的安居樂業於這塊寶島土地上,纔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與臺灣民意的正確做法。

(作者爲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前校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