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幸福產業的疫情悲歌:健身產業何去何從?(李加耀)
健身業是傳播健康、幸福的產業,因疫情避免羣聚停業而遭到重創,政府應予協助紓困;圖爲業者推廣視訊課程,透過毛巾的雙人運動,即使宅在家也能訓練肌耐力。(圖/World Gym世界健身中心提供)
臺灣的健身業在這幾年來,對於國人的健康可以說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許多的醫師、藝人,網紅也順勢對健身業帶來推波助瀾的效果,無論是都會區或是鄉鎮到處都有健身業的存在,年齡層幾乎是涵蓋着男女老少,個人因爲膝蓋手術也到健身房復健,看見不少的銀髮族們,槓鈴的重量都遠遠超過我了。健身業與其他的產業最大的差異就是它能爲人們帶來健康,送給幸福的產業,健身業者們幫助了成千上萬的民衆獲得健康的身心。
但這個月的疫情重創了這個送出幸福的產業,在疫情管制下健身業正面臨繼續燒錢苦撐?還是關門的痛苦掙扎。日前體育署已針對相關運動產業包含健身業也提出了相關的紓困補助,但對於健身業者日常所需的龐大開銷仍然是杯水車薪。
健身業者也談到臺灣疫情蔓延自五月中旬至今,加上爆發前的醞釀期已經近一個半月,對於健身產業影響非常大,甚至比去年第一波爆發時更慘烈,健身產業不外乎幾種類型,大型健身房、中小型工作室,以及個人接案自由教練。這三個類型共同的特點就是免不了人與人的接觸及連結,而這波疫情最大的特點就是盡其所能阻擋所有人與人的接觸,導致因此許多健身房、工作室,甚至是個人跑課教練等等的課程都被迫暫停營業,完全沒有任何收入可言,對於創業者、老闆而言,除了教練無法教課,最傷的就是房租、水電及正職員工的勞健保等等基本且龐大的開銷。
日子一天天過去,許多工作室及健身房雖然都要求房東減租,但就算減租也沒辦法避免加總起來鉅額的虧損,因此小資本的小型工作室及草創時期的健身房在這段時期可以說是非常難熬!甚至必須尋求額外的貸款及借貸纔有辦法將公司保住。不少工作室、健身房的正職員工、兼職教練,也面臨了停薪的窘況,也有些工作室因此而關門大吉,而那些個人接案的跑課老師則是真正成爲了無業遊民,等待疫情結束再另尋課程。上述的情境對於爲國人幸福把關的健身業來說是偌大的悲歌啊!
當然,山不轉路轉,疫情延燒至今,還是有很多人腦子動得很快,開始了視訊教學,直播教學,想方設法用盡人脈吸收學生,只希望自己在家想辦法,哪怕多一筆收入都好。但這就非常考驗教練、公司的知名度及學生黏着度。現在已經有多數健身房開始了視訊教學,臺灣第一大型連鎖健身房World GYM也於近期發佈了線上視訊教學的消息。
視訊教學考驗了教練的教學技巧之外,再來就是昂貴的相關硬體設備。因此,個人建議體育署與縣市體育局處除了一般的紓困方案,可以透過獎勵案與計劃案,來獎勵線上的健身課程,包含直播式課程和個別指導課程,一來可提供健身業發展與生存的經費,二來透過政府的獎勵措施,讓健身業面對疫情可以積極作爲,進而發展健身的線上課程,也能帶動目前受到三級管制無法出外運動的國人,提升民衆的健康與免疫力,可謂一舉三得。
總之,在此因疫情三級管制,讓百業蕭條的時刻,如體育署或縣市體育局處等體育相關政府單位,能對於這羣爲人們帶來健康與幸福的運動工作者,除目前的紓困方案,可透過上述積極性鼓勵的措施,除能維持住臺灣健身業得來不易的發展規模,更可以此時機來推展線上課程,提升臺灣健身業對於媒體與科技的使用,更大的價值是讓這羣送幸福的健身教練們,能繼續提供人們健康,爲身處疫情苦悶的人們創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