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對拉美轉投大陸懵然不知(季霆剛)

拉美國家迫切需要從疫情恢復過來,希望尋找一個比美國「更包容」的替代夥伴,對於中國擴增在當地的影響力構成一個有利的背景。圖爲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圖/路透社)

從2017年開始,巴拿馬、多明尼加共和國和薩爾瓦多迅速接二連三地與臺灣斷交,轉投中國大陸。臺灣方面初時感到意外,而慢慢臺灣方面對斷交一事已經司空見慣。可笑的是,反而正舉辦民主「峰會」「盛事」的美國仍對多箇中美國家轉向大陸的原因依然懵然不知。

11月10日,美國拜登總統簽署了《加強尼加拉瓜遵守選舉改革條件法案》,要求加大對尼加拉瓜的制裁力度。這法案要求國務卿和財政部長制定和實施戰略,以協調外交努力和制裁的使用,以促進尼加拉瓜的自由、公平和透明的選舉。美國更呼籲加強與加拿大、歐盟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政府的協調,以實施此類措施。

美國的民主峰會明顯是軟硬兼施,透過美國外交施壓改變,以召開峰會佔據民主道德高地以改變一些國家沿用的制度和政治風氣。中美洲國家的政治人物可能聽得懂美式英語、甚至慕從美國文化,但不能領悟美式民主的持倡。這種美式民主名爲民主,其實對另一個國家是種凌逼和屈辱,中美洲有一些國家故不得不棄美而投向大陸陣營。

在拉丁美洲,中國大陸不會通過策反、滲透、安插親信等手段以擴增自己在當地的政治影響力。中國大陸沒有將意識形態放到檯面上,但美國方面則認爲中國大陸對中美洲的貿易和輸出疫苗是中共將「不良做法輸出到亞太以外的全球計劃」,明顯美國方面應對中國大陸在中美洲的鋪謀有疏虞,美國外交部門錯判和低估了中國大陸對外擴張的複雜性以及拉美的情勢。

2021年12月3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中國—拉共體論壇第三屆部長會議發表視頻致辭時強調「中國和拉美同屬發展中國家,是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獨立自主、發展振興的共同夢想把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習近平的這段話正是在民主「峰會」的前夕發表,洞中肯綮,而且正合中美洲國家領導人的意。中國—拉共體論壇與自成一格、糾合數十個背景、歷史文化具有殊異的國家而召開的「峰會」構成鮮明對比。

中國大陸在近期希望把巴拿馬變成美洲「一帶一路」倡議的另一個軸心,藉此打入巴拿馬運河這項全球注視的戰略資產。與此同時,拉美國家迫切需要從疫情恢復過來。一些拉美政府希望尋找一個比美國「更包容」的替代夥伴,對於中國擴增在當地的影響力構成一個有利的背景,推動一些國家進一步在未來幾年投向中國大陸的懷抱。現時只有三個中美洲國家仍與臺灣保持官方關係,當中以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經濟實力較脆弱,更易在這個需要注入經濟措施的疫情時期動搖。

雖然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近日宣佈由私人企業主導加大對中美洲北三角(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投資的承諾,希望藉經濟機會解決源自當地進入美國的非法入境者的問題,但中美洲北三角在經濟有需求的同時,不希望美國強橫地介入他們的選舉和內政,這是中美洲的一條底線和共識。

美國在中美洲繼續享有多項的地緣政治優勢,中國在短期內無法與美國在此地區匹敵,但中美洲各國開始體悟到美式民主介入的恐怖以及美式民主失敗的教訓,另外亦進一步體悟到美國對待中美洲非法移民的自私自大。在這種背景情勢下的中美洲,部分國家轉投親大陸的陣營亦是可以預見的事。

(作者爲上海東亞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大陸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