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兩岸破冰 可先推「來臺易」(季霆剛)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兩岸重啓談話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且形勢上也不適合以這樣的狀態緊繃下去。從嚴禁口罩出口至力拒大陸制之疫苗,民進黨政府連番的政治操作傷透兩岸感情,以致兩岸關係現時困厄。兩岸關係要革故鼎新,筆者認爲臺灣可參港澳入境措施,以便利人員往來爲起點,再進一步商酌解決其他經貿、政治議題。

經常要到大陸的臺灣民衆與香港民衆一樣,最爲關切的議題是通關和人員往來。民進黨政府若能對此排除政治障礙,對兩方皆有利。現時香港和臺灣民衆到大陸同樣面對疫苗認證和14天防疫隔離的問題,令兩地人員往來重挫,不利經貿、商務會議和旅遊,對臺灣而言,更延伸至阻礙任何形式兩岸會商,令局勢更爲不穩。

香港政府近日推出「來港易」計劃,非香港居民只須符合所有「來港易」的指定條件,入境香港可豁免強制檢疫,當局在兩個口岸每日設有1000個名額。臺灣當局應首先考慮對大陸和港澳地區赴臺民衆推出類似「來臺易」之計劃,對於已經接種國際認可之疫苗、持有陰性檢測證明的旅客減少隔離日數,在臺期間需要到指定中心接受檢測,同時加附一些在臺期間的觀光條件、每日名額和限定的進出境點。

蔡英文日前表示,針對兩岸貿易,未來目標要擺脫對大陸產品的高度依賴,讓臺灣的貿易伙伴與投資更加多元化。賴清德8日指出,將協助臺商分散海外生產基地,減少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但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8月,兩岸貿易額2088.2億美元,同比增長31.8%。歷觀兩岸經貿之形勢,民進黨意欲摧阻兩岸經貿往來、民衆交流明顯是與時代脫節,不理會在疫情下民生之休慼、播弄政治,謀撓兩岸關係發展。

邱太三近日的發言稍有善意,但希望兩岸重啓談話必須要有具體的行動才能展現誠意,而研擬大陸、港澳地區民衆來臺之便利舉措應是一個好的起點。(作者爲上海東亞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大陸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