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解放軍「3+1戰略工程」瓦解美臺聯防(譚傳毅)

「3+1戰略工程」爲:太空站工程、隱形戰機與大型運輸機工程、003航母的彈射工程,及陸海空合成(聯合)作戰體系工程。(圖/央視)

2022年06月23日在大陸的《頭條新聞》網站刊出一篇由筆名「王玉璀璨」所撰寫的《003航母誕生,不得不提的3+1戰略工程》文章,裡面提到了作者自己觀察總結的「3+1戰略工程」,3+1是什麼呢?

3+1戰略工程的重點:體系作戰

根據作者的觀察,「3+1戰略工程」共有3+1(4個)軍事工程:第一,太空站工程。第二,隱形戰機與大型運輸機工程。第三,003航母的彈射工程。最後一個(第4個)是陸海空合成(聯合)作戰體系工程,體系作戰也是3+1戰略工程的重中之重。

體系作戰就是聯合作戰,在體系作戰的時代裡面,不再是單一武器或單一軍兵種對抗,而是敵我雙方兩個作戰系統的對抗。

建立聯合作戰體系包括四個領域:第一,建立聯合作戰思想。每個陸海空三軍基本作戰單元與C4ISR之間的協同、互補,並形成新的作戰能力。在思想上如果仍舊維持軍種以及地區的本位思想,是無法建立體系作戰的。

第二,建立決策共享機制,保證整個作戰體系在遭受敵人攻擊後仍能保持穩定。第三,建立靈敏、快捷、穩定的綜合資訊系統。第四,建立多軍種與多兵種聯合作戰體系。過去單一軍種或兵種爲主的作戰,轉變爲多軍種與多兵種的網路化聯合作戰體系。

爲達到這些目標,解放軍內所有各類資訊和資源必須整合在一起,網路「埠到埠」、「即插即用」、「按需分發」、「兵力重組」的能力必須極強。

建立一個完整的聯合作戰體系,從集團軍、海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全面展開,以「組織扁平化」形態出現在五大戰區以及中共中央軍委會層級,其運用猶如「矩陣式組織」,根據戰場需要抽調三軍基本作戰單元參戰。

無論解放軍擁有什麼武器平臺,都必須組織在體系作戰的框架之內。作者所觀察的「3+1戰略工程」只是其中可增強體系作戰的重大武器平臺。

再怎麼重大,也都必須形成體系作戰,只靠單項武器是無法贏得戰鬥的;相反的,有了體系作戰能力,再落後的武器也能夠在體系中發揮最大的作戰效能。所謂「3+1戰略工程」,其實就是體系作戰的實踐。

3大戰略工程

在作戰體系之內,各維度的兵力都有其特定角色,例如「3大工程」中的太空站(天宮號)可作爲兩棲登陸作戰的情報、偵察與監視、甚至於爲指揮打擊提供服務。

除此之外,天宮號可與太空中和所有的衛星(無論是測地衛星、通信衛星、氣象衛星、中繼衛星、偵察衛星、攔截衛星、導航衛星等等)組網,形成太空中的作戰體系,必然與地面的作戰體系整合在一起,組成全維度的聯合作戰體系。

可以說,解放軍的任何行動都是系統化的,只是我們不理解他們是怎麼整合的。例如民國111年6月23日(星期四),解放軍空軍共派遣了22架各型飛機(運-8反潛機、空警-500預警機、運-8遠幹機、殲-16、殲轟-7、轟-6)到西南空域。許多專家認爲,這是針對打航母而組建的編隊。

既然臺灣國防部做了統計數位以及處置辦法,何不再仔細分類這些飛機來自於哪裡?也許它們全部來自於東部戰區?或許有些來自於南部戰區、甚或中部戰區和北部戰區?若能得到這些資訊,更可理解解放軍的整合程度和作戰方向。

此外,在這大機羣中還夾帶了5架老舊的殲轟-7(飛豹)又是怎麼回事?難道殲轟-7也要參加對臺戰爭?所謂的「殲轟」就是空戰與對地轟炸雙重功能,其主要任務是在大規模空襲之後配合無人機對地掃蕩。

看起來,這種編隊演練的應該是在武統戰爭的中期階段,也就是在兩棲登陸作戰之前、以及在獲得制電磁權、制網權、制海權、制空權之後的科目,一方面牽制美軍航母,在另方面則對臺進行地面掃蕩。

國軍應該自問,每次共機來擾,編隊當中到底有沒有殲-20?中共官方並未明確說明,但從兩岸統計繞臺次數差異來看,國軍統計的數量少於解放軍,其中的差異,莫非就是殲-20來的次數?

如果這是真的,殲-20真的來過本島、而我方卻不知道,表示國軍的聯合作戰網,早就被突破了還不自知。

殲-20和運-20就是「3+1戰略工程」中的第二項,運-20在臺海的意義就更明顯了:配合兩棲登陸作戰的空降。

最後必須提及003航母工程。作者認爲003航母其實和收復臺灣沒有直接關係,因爲殺雞毋需牛刀。

事實上在臺海戰爭中,解放軍擁有的3艘航母必然發揮極大的功能,但不是直接的;因爲兩岸的地理位置太近,從陸地起飛即可攻擊本島,用不到航母艦載機。

可以預期,這3艘航母的作戰位置分別在本島北、東、南面,目標就是牽制駐日以及駐關島美軍航母,再加上東風系列飛彈,應該可以把美軍擋在1000公里之外。

幾點反思

在美國操作之下,北約東擴到亞洲並非不可能,例如韓國與日本參加北約高峰會,透露出北約的亞洲因素;再加上幾個軸心國的連結,例如美日澳、美日印澳、美日韓,大有把北約引進亞洲的企圖。再這麼走下去,臺灣走向「烏克蘭化」可能是個避不開的過程。

目前兩岸關係的低盪已經到了兵兇戰危的地步,就看動武的「那一天」什麼時候降臨。原本可以作爲調解人的美國卻不斷激化臺海情勢,就像當初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一樣,給足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理由和藉口。

兩岸軍事早已失衡,美國仍舊鼓吹「不對稱作戰」,以爲臺灣買了不對稱作戰武器就能改變軍事失衡的狀態;如果單靠幾件不對稱武器就能改變戰爭,回頭再看看烏克蘭,當初西方國家吹噓的標槍飛彈、刺針飛彈、多管火箭炮、155榴炮等不對稱武器呢?怎麼沒有改變頓巴斯和馬立波陷落的事實呢?

所謂的「不對稱作戰」,首先指的是思想上的不對稱,其次纔是考慮武器。例如國軍在思想上應先盤算如何在關鍵時候、在關鍵地點切割解放軍的優勢兵力,然後集中國軍優勢兵力打擊解放軍薄弱環節。而且在制網權、制電磁權、制海權、制空權階段,找出解放軍的薄弱環節並打擊。先決定要怎麼打擊,再考慮武器問題。

也許軍方找不到解放軍的薄弱環節,所以把後備部隊併入陸軍統一管理。地面作戰的企圖非常明顯,就是把戰爭拖進民間,把殘酷的城鎮戰作爲嚇阻解放軍的工具

事實上,俄軍在烏克蘭戰事進展緩慢,有很大的因素是俄軍不想傷害人民,特別是戰爭都在「俄語州」進行,絕大多數是俄語系居民,再加上烏軍混入城鄉,軍民不分,而俄軍無法像美軍在伊拉克或阿富汗一樣大規模空襲。

或許這是美軍在烏克蘭看到的事實,軍民不分的確可以拖慢戰爭進程。戰爭拖得越久,越不利於解放軍,不但坐實了中國大陸「邪惡本質」、更可以保住美國的霸權地位。

從這個觀點看來,美國其實不在乎戰爭是否降臨臺灣,誰贏誰輸不重要,只要美軍恪守不介入臺海原則,輸贏是兩岸的事,美國至少不會是大輸家。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