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大數據城郊 隱藏一座世外桃源

村口入口城牆爬滿藤蔓的鎮山村牌樓。(圖/蹇金津提供)

貴陽自從大數據產業發展聞名於外,世人眼光莫過於聚焦其數字產業動態,熟不知,貴陽也是座歷史名城,距貴陽市西南21公里處有一個具有400多年曆史的布依族村寨:鎮山村。

湖光山色的鎮山村一景。(圖/蹇金津提供)

佈滿滄桑歷史感石板城牆。(圖/蹇金津提供)

鎮山村特色石板房。(圖/蹇金津提供)

該村位於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花溪水庫中部的一個半島上,與花溪風景名勝區毗鄰,由花溪大壩乘船約4公里可達。整個村的建築都是由石頭建成的,大小不一的石頭規整的搭起一間間房屋。走進這裡,就像進入了時光隧道,進入了400年前的村落。

貴州大學美術學院攝影教研室主任 楊安迪。(圖/蹇金津提供)

非遺文化傳播者 趙妍女士。(圖/蹇金津提供)

趙妍女士工作室。(圖/蹇金津提供)

趙妍女士工作室。(圖/蹇金津提供)

2019年1月,鎮山村入選了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進入村口,可以看到一個高高的門框上那歷經滄桑的鎮山村字樣。城牆依山而建,是用大塊規整的石頭築成,城門則是用條石拱建而成,像房屋的牆壁院壩是用小塊石板壘砌,而屋頂是用不規則的石板代替了青瓦,腳下的路面小巷臺階全部用大塊的石板鋪就。鎮山村坐落在三面環水的半島之上,形如烏龜的半邊山隔水相望,景色秀麗。

村寨像個古堡,城牆依山而建,城門則是用條石拱建而成,像房屋的牆壁和院壩是用小塊石板壘砌,而屋頂是用不規則的石板代替了青瓦,腳下的路面和小巷的臺階全部用大塊的石板鋪就。是一個典型的因地制宜的石頭寨。全村僅聚居140多戶村民,多以布依族爲主,由於該村人口不多,進入該村俯伏進入時光隧道,空氣裡飄着恬靜的農村味道,令人不禁想起藝術中的版畫風格。

藝術家駐村 小村寨生命有了新希望

2001年中國和挪威合作國際生態文化專案落戶鎮山村,建成了「中國·貴州花溪布依族生態博物館」,2019年經住建部批准爲全國曆史文化名村,鎮山村就像一座石頭城堡,內有石頭城樓、城牆、石屋、石板路等,就連許多家庭生活用具,諸如磨、鉢、槽、缸等等,也都是由石頭鑿琢而成,呈現出濃郁的布依族特色。該村分上下兩寨,上寨古屯堡區,民居全在屯牆之內,多爲三合院民居,木構建築,石板裝壁、石板蓋屋面、石板鋪天井。

正房爲面闊三間或五間,有吞口,堂屋除置大門外,還另置腰門。大門上方有門簪(門簪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大門構件,安在街門的中檻之上,有用兩個或四個的,用大木的銷釘將連楹結合在門框上,形式有圓形、六方形,但多用六方形,長按中檻厚一份,連楹厚一份半,再加本身徑的四分之五即長,徑按中檻高的五分之四或按門口寬的九分之一。),有向日葵圖案或「福祿」字樣。堂屋設神龕。明間或次間窗戶木雕圖案精美。三合民居設置朝門,與大門均不在一條軸線上。下寨原建於河畔,1958年因修建花溪水庫搬至屯牆之下「椅子形」地帶。居民爲三排梯級結構,無院落,無隔牆,木構建築。村內主幹道由屯門可通下寨碼頭,各小巷通至住戶,形成豐富的建築空間。已公佈登記不可移動文物數量18棟,建築面積3230㎡。

就因爲這些建築特色,吸引一些藝術家走訪進駐,貴州大學美術系老師楊安迪本身也是位攝影家作品也多以當代藝術創作爲主,當他走訪鎮山村拍攝貴州少數民族人像作品時便深深愛上這裡的滄桑歷史感,租了一間民宅做爲工作室,兩三年內更增租到四間民宅,他說,其中還有一間規劃中的開放圖書館,把外來文化帶進鎮山村。另一位從事服裝設計藍染的非遺藝術家趙妍女士更是精心佈置她租用的民宅成爲鎮山村的秘密花園,從此村裡的村民們經常往他們的工作室跑,成爲鎮山村一個美麗的風景。

山間回谷琴聲讀書聲飄揚 藝術家與村民和諧依存

週休假日時,貴陽郊區景點人潮車潮不斷,鎮山村依舊維持的恬靜緩慢的生活節奏,時而在山谷湖邊聽到旋律輕柔的鋼琴聲,原來是楊安迪老師的女兒來這裡蕉村名小朋友彈琴,據瞭解,楊安迪的鋼琴還是鎮山村第一架鋼琴,楊安迪也正在規劃自己其中一民居堂屋作爲圖書館,他希望村民們能就近享受知識的學習並和它們一起成長,像楊安迪老師這樣的藝術家進駐到鎮山村還有10人,未來鎮山村除了古建築外、藝術也同樣在這裡紮根,喜歡深度旅遊或藝術生活的遊客,在貴陽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